2019年3月29日,“生命教育与死亡关怀”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医学、哲学、生死学、生死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生死教育与死亡关怀”人士在清明节之际共话生死。
论坛上,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阐述了生命教育与死亡关怀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既从实用理性的角度阐述了生命何以教育的方法,又从结构方法论的角度阐明了如何进行死亡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赵法生介绍了儒家祭丧礼的人文精神。他首先借用《荀子》的典故:“天地者生之本也,祖宗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阐明了家庙、祠堂与国人信仰三者的关系。他通过分析儒家葬礼的传统与程序,展示了祭丧礼中报本反始、敬畏神明、安顿生命的人文精神,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与归宿。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邱鸿钟从超个人心理学的专业角度用中医学对时间观与生死观的最新研究启示人们如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从而更好地生活。据介绍,人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人的时间意识,超个人心理学是对死亡恐惧的超越,即以超个人心理的视野,从宇宙与人的关系和时间意识来看待人的存在。从而告诫人们生死恐惧不过是一种时间关联意识,从时间意识的构造性,可知人对死亡的恐惧源于人的想象。人生是时间有限的,生死有定数,安时而处顺,则可以哀乐不能入。不要将任何外己记挂在心,顺其自然就能与天和谐。
吉林省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孟祥光致力于革新殡葬行业社会风貌和推动生命文化的发展,她以华夏陵园的服务为案例,传递对生命与死亡的关怀,用爱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她说,真正的成功,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现在的每一天,无论是收获还是失去,都深爱着自己,因为心中有无数的爱的同行者相伴而行。
论坛还邀请到了台湾失落关怀与咨商协会理事长、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生死与健康心理咨商系教授李佩怡。她分享了人生最后阶段的成长,关怀临终与死亡带给现今科技时代的反思。通过解析人与人的关系本质,阐明末期病人所需要的关怀与陪伴。她突出介绍了终极关怀与死亡教育的全球运动与进展,并通过介绍台湾安宁照顾协会的案例解析了对生死的关怀,以及对待生死的正确态度:“对活着的热情,由思索死亡开始。”
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生死与健康心理咨商系教授、创系主任林绮云则从专家的角度,介绍了悲伤与失落情感的本质,传授了如何对病人进行关怀的原则与方法,如何帮助他们寻找失去的自我、重整新自我、适应新生活、重建新关系,以及其他悲伤辅导的相关理论。
生死教育、生命终端关怀等越来越受到学界、媒体及更为广泛的社会各界关注,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相关议案的提出也引发了一股讨论的热潮。这是可喜的变化,但依旧有很长的路要探索。未来北京大学清明论坛还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持续举办,并不断跨界、跨地域、跨学科运作,主题也将延展至“死亡与艺术”“濒死现象与死亡体验”“哀荣与爱的遗产”等多个领域。“生死两安,生死两悦”,需要社会共同持续努力。
清明不仅是一个法定假日,更是中华传统习俗的季节符号与精神驿站,作为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策源地,返本开新仍是北大的不变追求。今天,我们再次以北京大学为平台,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重新思考、书写我们民族的生命观、死亡观、殡葬观。
清明是礼赞生命的时节,是祭奠先人,更是安顿世人;是告慰亡灵,更是安抚伤者的心灵。漠视、轻贱、毁伤生命就是背弃人性,忤逆文明。礼赞曾经的生命,珍重当下的生命,期待未来的生命。
清明是启悟生命的时节,万物生长,但春天也有落叶。当自然生命开始凋谢,逐渐走向死亡,当医学救治和人力抗争已经无能为力,我们应该做的事是接受死亡,接受死亡的教导,从容地走向归宿。
清明是关怀生命的时节,关怀生命得到了全社会的注目。当生命进入垂危境地,仍然是富有尊严、值得敬重、渴望关爱而且应该得到眷顾,个体生命有必要得到“身、心、社、灵”的全要素关怀。
清明是关爱弱者的时节,追忆远去的亡灵,更要珍爱世人,倡导关怀,落实行动。我们倡导的生命关怀,是对弱者、逝者以及所有生命的无助、困难、痛苦等抱以同情、给予关爱。
哲人史华慈曾说过: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人类只有抛弃偏见,抛弃对他者生命的疏远性,与之休戚与共才是正当的、高尚的。敬畏生命,与他者的生命缔结命运共同体是人类世界的终极使命。
(本文根据2019年北京大学清明论坛“生命教育与死亡关怀”速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