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帆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是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是支撑国家跨越发展的基本途径。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经济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创新导向阶段[注]张毅、焦秀红:《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商业研究》1998年第3期,第7-10页。。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2 000~4 000美元时,就应该进入创新导向阶段[注]吕宏芬:《技术创新理论及杭州市技术创新能力评析》,《浙江统计》2007年第9期,第10-12页。。目前,我国一线城市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如北京形成了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模式,上海偏向于以引进技术为主的二次创新模式,深圳倾向于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据统计,2017年广州人均GDP达15.1万元[注]广州市统计局:《2017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03-14, http://yjx.gz.gov.cn/gzgov/s2885/201803/cde30ff763f44f909e7148abab736d5f.shtml。,已进入高收入城市行列,有必要确立科技自主创新的战略模式,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广州高校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更好地推进广州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值得探讨。
自2012年国家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后,学界对高校参与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且集中在高等教育与城市化进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不同类型高校与特色化社会服务的关系等方面,主要探讨高校与区域的发展关系,而关于高校与城市科技创新的研究并不多见。如陈辉民(2016)通过对1990—2013年的宏观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认为高等教育与城市化变量、经济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对经济水平的贡献小于城市化的贡献[注]陈辉民、徐运保:《高等教育、城市化与经济水平相关性研究》,《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第3期,第32-36页。。何丹等(2017)的研究表明,长江沿线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在城市群层面、城市圈内部都具有显著差异,部分区域有两极分化趋势[注]何丹、程伟、龚鹏:《中部地区长江沿线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9期,第30-35页。。曹如军(2017)探讨了不同类型高校在开展特色化社会服务中取得的效果并提出创新策略[注]曹如军:《地方性大学教师社会服务的文化抗拒及其消解》,《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第5期,第88-93页。。这些文献为开展高校与城市科技创新的互动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高校发展与城市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92年由英国学者库克提出的“区域创新体系”,后被迅速应用于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等领域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构成了区域创新的主体,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和资源条件构成了区域创新的环境,如果大学城区域内的高校、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相互配合、高度协同,便能实现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功能,从而促进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的产生、流动、升级及转化[注]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 Geoforum, 1992, No.3,pp.365-382.。本文以区域创新理论为依据,分析高校与城市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探讨广州高校在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方面的不足,提出广州促进城市科技创新的互动机制,以期助推广州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并融入粤港澳科技创新湾区目标的实现。
广州是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位。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广州市出台《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明确“到2020年,将广州建成体制创新、机制健全的国家区域创新平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形成开放、宽松、自由的创新生态”[注]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2015-09-02,https://www.huadu.gov.cn/gkml/HD18/201509/t20150902_256359.html。。2017年发布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提出:“将广州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争取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在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战略目标引领下,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作出回应。
教学、科研、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且三大职能代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高校夯实了高校的教学职能,以洪堡大学为代表的德国研究型大学扩充了高校的科研职能,而美国赠地学院的成立则代表了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始。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的泛海斯校长提出了“威斯康星计划”,他在就职演讲中详细阐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目标和理念,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并且这些职能应该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注]转引自冯向东:《大学职能的演变与大学的开放性》,《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0期,第25页。,这一思想就是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着大学职能的不断演变和完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如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塔克拉拉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为依托的“硅谷”高科技产业园,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为主导的波士顿高技术产业走廊,以英国剑桥大学为核心的剑桥产业园,以及我国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这些科技产业中心的共同特点是建于著名高校附近,依靠高校的科研资源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同步产出人才、技术、产品和成果等。反过来,高科技产业园又促进了高校科研的进步,高校与产业互相交织、融合,实现基础研究定向化、应用研究基地化、开发研究社会化、产业化、商品化、上中下游一条龙的整合模式[注]吴英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评价研究》,吉林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5-46页。。
一是城市科技创新要求高校为之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包括应用型、创新创业型、技术型和研发型人才,但当前还存在较大缺口。为对接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高校应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二是城市创新发展要求高校提升科学研究的实力和社会服务的能力。高校不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也应主动对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高科技、新兴产业开展科研探索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如“产学研”“校企合作”“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等都是近年来高校服务社会的典型模式。城市的创新发展和高科技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动,这些成果依托于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和研究型高校。
广州共有81所高校,集结了全省80%的高校、97%的国家重点学科、7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注]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广州市科技创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2017-03-23, http://www.giip.cn/news-31-106-1004.html。。其中,市属高校10所,以教育部与广州市共建“亚太教育交流与合作广州机制”为契机,先后与30个国家或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与科研合作关系[注]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穗府办〔2017〕22号)。,获得了一批具有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有新的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不过,拥有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的广州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不足,如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主体作用不够突出、创新人才缺乏、创新产出质量不高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可见,广州高校在对城市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的贡献还不够明显。
国外诸多发达城市之所以具有较强的资源控制力和科技创新力,得益于大量高端人才的聚集。美国哈佛大学就为“硅谷”产业园输送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其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培养出6名美国总统、37名诺贝尔奖得主和30名普利策奖获得者[注]陈佳:《哈佛育人之道》,2018-12-05,https://qkzz.net/article/1c57518d-d268-4a71-bcf8-d23369b02910.htm。。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编制的《广东省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分析报告(学校)》,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重复设置现象严重,专业结构失衡、低成本专业增长快、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不紧、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理工科专业设置不足、创新型人才培养较弱、人才创新精神欠缺、存在一批就业难及第一志愿报考率低的专业等问题。根据《广州市科技创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广州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在吸引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制度性瓶颈,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难以在本地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科技创新投入保障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型领军人才;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高端科技创新服务人才不足。可见,广州高校亟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匹配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建设的需要。
根据区域创新理论可知,高校、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都是城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以“产学研用”的协同促进高校与地方产业合作,是最常用的一种模式。然而,广州高校在产学研方面还存在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区域人才短缺、转化平台建设缓慢和成果落地风险大等问题。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科技成果在6 000—8 000项,约80%的专利产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到1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6%。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已达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80%[注]卢为民:《增强高校服务城市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以上海为例》,《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23期,第12-18页。。广东省2017年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二,其中高校占3.8%,发明专利申请人中高校教师占6.4%,发明专利授权中高校教师占7.9%[注]崔惠敏:《广东省高校专利运营能力情报分析——以专利运营能力前10所高校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19期,第108-116页。。显然,广东省高校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比重并不大,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融合不够深入,与高校作为创新能力与资源高地的身份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未能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其科研攻关方向与城市创新需求不协同,产学研合作不深入,从而抑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广州作为全省高等教育核心区域,广东高校专利申请情况也基本体现了广州高校专利创新的概况。
良好的科研管理制度,是促进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创新的重要保障。高校科研的开展需要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多以团队的形式申请和开展。一些高校过于重视教师个人或个别单位、部门的科研成果,导致科研团队在跨专业、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合作未能形成有效合力。还有一些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务实高效的激励制度,在团队的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方面未能形成适宜的团队服务体系,从而限制了团队创新能力的发挥。此外,协同创新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开展合作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实验室设备和科研技术的最大价值,形成创新合力。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高校间的利益驱使、组织隶属不同,容易出现重复申报课题、恶性竞争等情况,从而影响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知识产权侵权事件频发,如美国对我国中兴公司作出禁令的“中兴事件”、华为诉三星、红罐王老吉之争等。目前,许多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不高,不敢轻易展示科研成果。据统计,近年来广东高校专利申请占比不超过5%[注]崔惠敏:《广东省高校专利运营能力情报分析——以专利运营能力前10所高校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19期,第108-115页。。2017年,广州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0万件,达11.83万件,发明申请量前10名中有7所高校、2家企业和1家科研机构,前3名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3 086件)、广东工业大学(2 184件)和中山大学(892件)。与上一年相比,广州专利申请量前10名的名单无变化,然而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3所高校发明申请量同比增长呈负数,尤其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同比增长最低(-29.6%),其余7名(包括4所高校、2家企业和1家科研机构)的发明申请量虽有所增长但不明显[注]《广州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0万件,天河区发明申请总量超万件》,2018-03-19, http://news.ycwb.com/2018-03/19/content_26121786.htm。。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未完全展示出来,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往往归属于高校,难以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影响了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应用。
高校与城市的互动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习近平指出:“大学是城市振兴发展的强大支撑,应主动服务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注]习近平:《大学是城市振兴发展的强大支撑》,2007-05-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5712666.html。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广州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反过来又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需要高校为其培养大量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以推动科技的进步、文化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高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实力聚集能力。国外高校与城市的互动发展经验,也充分展示了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实力,如“硅谷模式”“剑桥现象”。《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广州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创业创新人才更加集聚”。对此,广州高校应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建设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对接广东省的优势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布局。依据广东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及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加快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实施高校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基于校企双主体的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一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城市水平。依据《广州市科技创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型重点学科;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校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加强研发基础设施、研发服务、研发信息建设,提高服务城市科技创新水平。二是加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依据《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8—2020年)》,高校应充分利用专家、教授和院士等人力资源优势及科研条件优势,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共建技术输出型法人机构、科技成果转移咨询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技术创新中心等,以合作、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交易和作价投资等形式,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三是高校建设与城市科技创新基地相衔接。今后广州将重点打造包括科学城、天河科技园和黄花岗科技园等在内的14个科技园区,因此,高校应在校区布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研科研等方面,与科技园区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逐步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教师是科研成果的重要研究者、思考者和探究者,是推进高校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为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应优化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一是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变传统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制度,由考察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科研项目、论文数量、获奖数量,逐步扩展到考察教师科研成果的实际推广应用情况、社会服务评价等方面,将科研成果对经济、产业发展的贡献和推动作用作为重要的评价因素,并与薪金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交流培训等挂钩,使教师自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意识。二是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一方面,要重视高校内部各校区、各部门、各专业、各学科和各系部之间的资源整合,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减少内耗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间及高校与企业、政府、新型研发机构等部门的协作,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区域特色产业、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强化产学研合作、开展科研攻关并推动成果转化。高校是科研成果和专门人才的生产基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借助协同创新,高校可更好地融入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借助自身的资金实力和资源优势,协同高校完成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转化、应用和推广等。
广州要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必须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在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粤港澳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广州高校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一是强化知识产权的管理。有条件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岗位,配备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推进知识产权管理的规范化。二是明晰知识产权归属权和利益分配制度。在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上,高校应明晰产权归属制度,鼓励高校、二级学院和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学生和创新团队,按照一定比例,共同享有产权及相应的经营收益。三是建立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对在知识产权发明创造、转化应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师及相关人员给予奖励和机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