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梅铃
(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14500)
房颤属于临床中较为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房颤的发生主要与器质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家族遗传及其他因素等相关,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心绞痛、心悸、胸闷、心慌、脑栓塞、心室率及心音强弱不等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在针对房颤患者实施起搏器置入术治疗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合并房颤表现,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心力衰竭、脑卒中甚至死亡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报道显示[1],术前及术中存在较多危害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术后合并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首先是基础疾病的影响:多数房颤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合并较为严重的左心房扩大及高血压现象存在,会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王帆,李树岩[2]认为:高血压疾病患者由于不稳定的血压状态导致左心室出现肥厚及舒张功能障碍,且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增高影响 了左心房的压力,导致心房出现纤维化及扩大的表现,最终引发房颤。其次,心力衰竭导致患者发生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促进心脏结构发生变化,激活患者神经内分泌,进一步增加房颤发生的危险。其次是年龄的影响:慢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增长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且研究显示[3],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房颤的发生率相对于65岁以下患者更高。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窦房结功能出现程度不一的减退表现,增加了心肌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延缓了传导速度,患者心脏功能出现退化,最终引发房颤的发生。最后是病因的影响:SSS患者在置入起搏器后极易导致房颤的发生,SSS患者的窦房结组织细胞明显缩减,并存在脂肪变性及纤维变性的变化,说明窦房结病变的发生能进一步增加房颤的发生。方永有,徐广,刘莉,等[4]在研究中指出:SSS患者在置入起搏器后容易发生房颤,主要是由于SSS患者新功能障碍及激动减少,使得窦房结的冲动刺激减少,极易发生不规则折返现象及异位激动现象,导致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且SSS患者的信工过缓延长了心房的易损期,增加了心房不应期离散度,使得心房容易发生损坏及折返,当心房肌出现病变后,较为突出的各向异性传导引发房颤的发生[5]。
外界因素主要包括起搏器置入手术相关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陈晓丽,任学军,韩智等[6]认为:起搏器的起搏模式对于房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生理性起搏模式比房室顺序起搏模式更具效果,能显著减少术后房颤的发生,且生理性起搏模式相对于心室按需型起搏模式能明显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此外,心房及心室起搏的比例也是影响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房颤的影响因素。临床报道显示[7],心房超速起搏程序对于减少房颤负荷及房颤发生风险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及意义,较高水平的心室起搏比例会增加起搏器置入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主要是由于心房起搏主要通过对房性早搏进行抑制,将房性期前收缩后的长间歇消除,将心房不应期离散度降低,以此达到稳定心房传导路径的效果,继而预防房颤的发生。但由于心房起搏会导致非生理性的电传导顺序出现,将 心房激动时间延长,导致双房收缩不同步现象的出现,减少了左心室的充盈现象,导致左心房压力异常,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最后是起搏器的置入方式影响,以往临床中一般实施传统起搏器心房电极植入右心耳的操作,但极易出现心房内收缩不同步现象,增大了心房不应期的离散度,导致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室间隔部或希氏束起搏较为接近生理传导顺序,能保证左右心室间激动的同步性,提高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减少房颤的发生。
综上所述,实施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病因等自身因素,还包括起搏器的置入方式、起搏器的起搏模式等,临床中针对房颤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应综合分析患者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预防对策,合理选择起搏器的起搏模式及置入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术后房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