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应激介导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机制及其防治进展

2019-01-04 14:02:21李承斌徐志猛李萍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7期
关键词:活性氧线粒体毒性

李承斌 徐志猛 李萍(通讯作者)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9)

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一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心脏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甚至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DOX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有很多,包括氧化应激、细胞凋亡、钙离子稳态失调等[1]。目前研究认为氧化应激是DOX引起心脏损伤的重要原因,但其确切的机制仍然不明确。以下主要从氧化应激方面归纳总结了DOX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为临床防治DOX引起的心脏毒性提供一些思路。

1.氧化应激介导DOX引起心脏毒性机制

活性氧是含有氧原子的活性分子,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等。活性氧过多会导致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活性氧生成与清除之间不平衡,导致其过多累积的现象。DOX引起氧化应激有以下机制。

1.1 线粒体产生活性氧

线粒体是活性氧产生的重要场所,也是DOX引起的心脏毒性中损伤最严重的亚细胞器。线粒体中产生活性氧的酶通过单电子还原将DOX转化为半醌,而半醌易与氧分子反应产生(O2-)[2]。DOX还可以通过减少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链复合物I的氧化循环导致活性氧产物增加[3]。心磷脂是线粒体内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负电荷而DOX有正电荷,两者容易相互结合形成不可逆复合物。DOX破坏了心磷脂蛋白质导致呼吸链中的酶不能与心磷脂结合,影响氧化磷酸化过程并且产生超氧化物[4]。

1.2 NADPH氧化酶激活

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是与线粒体膜结合的氧化酶,通过单电子还原将分子氧转化为(O2-)。NOX 是除线粒体外活性氧的主要来源。DOX诱导的心脏毒性与自由基的产生有关,最终导致活性氧爆发。这些自由基是通过NOX催化,由DOX氧化还原循环产生[5]。大鼠在给与DOX后NOX的表达量升高,产生(H2O2),引起氧化应激[6]。NOΧ2敲除的小鼠与野生型相比,在DOX引起心脏毒性模型中心功能受损程度减轻[7]。

1.3 一氧化氮合酶解偶联

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是一种能够催化产生NO的同工酶。心脏中NO主要由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产生。DOX能够与eNOS的还原酶域结合,通过单电子还原使DOX成为半醌自由基,这个过程消耗氧分子产生O2-[8]。Neilan等指出敲除eNOS可以减轻DOX引起的心功能障碍,而且小鼠活性氧生成水平明显降低[9]。iNOS在DOX引起心脏毒性过程中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DOX处理心肌细胞后,iNOS的水平升高[10]。抑制iNOS后可以减轻心脏毒性[11]。

1.4 DOX-铁配合物影响铁代谢

DOX-铁配合物在1980年就有报道,当时认为这些复合物与带负电的细胞膜相互作用并引起脂质过氧化[12]。有研究表明,DOX对铁代谢的影响不是直接由DOX-铁相互作用介导,而是通过蛋白质螯合影响细胞内铁稳态介导。DOX代谢物与铁调节蛋白1(iron regulatory Protein,IRP-1)形成复合物,增强了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mRNA的稳定性并防止翻译,使自由基生成循环永久化[13]。

1.5 解偶联蛋白与活性氧生成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与线粒体活性氧调节密切相关。Bugger等发现DOX造模后大鼠心脏中的UCP2表达量下降,而且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升高,提示UCP2与DOX引起心脏氧化应激有关联[14]。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eneral control nonderePressible-2,GCN2)在氨基酸代谢中起调节作用。Wang等发现GCN2通过eIF2α/CHOP/UCP2途径介导DOX引起的心脏毒性,最后UCP2被抑制[15]。UCP2被抑制导致线粒体内膜外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质子减少,内膜两侧质子电化学梯度升高。这一过程加速氧化磷酸化偶联,呼吸链上的电子泄露增加使活性氧产生增多[16]。

1.6 抗氧化酶抑制

DOX可以显著降低一些抗氧化酶的水平,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17]。这些抗氧化酶水平降低使活性氧的累积增多,进一步加剧氧化应激。

1.7 其他机制

除了上述机制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与氧化应激介导DOX引起心脏毒性有关联,但确切机理仍不清楚。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过诱导在DOX处理期间发生的自噬来预防氧化应激,调节氧化应激和自噬之间的平衡[18]。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也参与调节DOX引起的氧化应激,过表达Sirt1能够降低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的活性氧水平[19]。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的一种转化酶,有研究表明过表达ACE2可以降低DOX引起大鼠心脏的氧化应激[20]。

2.从氧化应激方面改善DOX引起心脏毒性的途径

许多研究尝试使用不同方法干预DOX引起的心脏毒性。这里主要总结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改善DOX心脏毒性的药物干预方法。

2.1 右雷佐生

右雷佐生是应用最多的DOX化疗心脏保护辅助药品。它是一种铁螯合剂,可以与细胞内铁结合,减少DOX-铁配合物生成,干扰铁离子介导的自由基生成,从而减轻DOX的心脏毒性[21]

2.2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DOX引起的心脏毒性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维生素C可以通过降低DOX模型大鼠心肌活性氧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保护心脏[22]。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它可以减轻DOX导致的氧化应激[23]。目前抗氧化剂防治DOX引起心脏损伤大多是依据经验来使用。由于DOX引起氧化应激的机制复杂,单独使用抗氧化剂效果可能不明显。

2.3 天然产物

许多研究表明一些天然产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DOX引起的心脏损伤。胡萝卜硫素通过调节Nrf2增加下游抗氧化应激产物来减轻DOX引起的心脏损伤[24]。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作用,DOX造模前预给药2周可以明显减少心脏活性氧和提高抗氧化酶水平[25]。但对这些天然产物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动物水平,缺乏临床试验的支撑。

3.小结

DOX导致的氧化应激主要是由于氧化还原平衡被破坏,一方面活性氧生成量增加,另一方面活性氧清除量减少。虽然氧化应激在DOX引起心脏毒性中的研究很多,但如何寻找合适的预防策略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许多动物模型上的研究往往与临床应用存在差距,这也与DOX引起心脏毒性机制的复杂性有关。本文从线粒体、NOX、NOS等方面总结了氧化应激介导DOX引起心脏毒性机制,为临床从减轻氧化应激方面防治DOX引起的心脏损伤提供研究思路。

猜你喜欢
活性氧线粒体毒性
棘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海洋通报(2021年1期)2021-07-23 01:55:14
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生物学通报(2021年4期)2021-03-16 05:41:26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TLR3活化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活性氧簇表达的影响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8
PM2.5中煤烟聚集物最具毒性
硅酸钠处理对杏果实活性氧和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NF-κB介导线粒体依赖的神经细胞凋亡途径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和毒性分析
O2联合CO2气调对西兰花活性氧代谢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科学(2013年24期)2013-03-11 18: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