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瑾 缪丹 芦芸 夏有兵,2(指导)
1.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10029 2.徐州医科大学
刮痧(Scraping)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病方式,具有简捷易学、安全性高和适应症广等优点。刮痧可分为医疗刮痧和保健刮痧,在现代中医临床中运用颇多,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等科疾病的诊疗以及亚健康人群的防病保健[1]。刮痧虽然盛行,但不少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对刮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掌握。笔者将从“痧”与“刮痧”的含义及历史演变、刮痧的经络理论基础和刮痧的补泻三个方面来思考刮痧。
1.1 “痧”——从“沙”到“痧”的内涵解读 古代医籍中对于“痧”的记载形式多样,早期多以“沙”字出现,宋代之后可并见“沙”“砂”“痧”等表述方式[2]。《痧症全书》中提到:“古无痧字……缘南方体气不实之人,偶触粪土沙秽之气,多腹痛闷乱,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讹也。”[3]可见古人认为“粪土沙秽”即为痧症的致病因素。从“沙”到“痧”的演变,不仅仅是字形的改变,也是对“痧”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针对“痧”字的内核,笔者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1.1 致病的秽恶邪毒 痧为可致病的秽恶邪毒,可追溯至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沙虱毒,如:“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三日之后,令百节强,疼痛寒热,赤上发疮,此虫渐入至骨,则杀人。”[4]208阐述了“沙虱虫”致病表现及传变规律。“沙虱虫”即为现代“恙虫”,得此病者最初以皮疹为临床表现,而后传变则兼有寒热头痛等症状。用类似刮痧的治病方式,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以达治愈效果。宋朝《太平圣惠方·第五十七卷》专列治疗沙虱毒诸方[5],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记载的“臭毒”和“番痧”亦为此意[6]。
1.1.2 痧症 痧特指痧症,因感受六淫之邪或疫疠之气出现的病症。南宋《叶氏录验方》中首次提到“沙病”“艾灸得沙”[7],由此沙病与痧症密切相关。元代医籍《世医得效方》专列“沙症”[8],具体论述绞肠痧一症。夏秋季感受暑湿浊气,发为暑热病证,称为“痧气”“痧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等。清代疫病流行,痧病与瘟疫相合以致腹痛、吐泻等症状,《痧胀玉衡》中称为“瘟痧”[9]48,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等。
1.1.3 痧疹 痧专指痧疹之义,指在疾病过程中,皮肤表面出现粟状红点,且突于皮面、抚之碍手,如“风痧”“丹痧”等。《临证指南医案》写道:“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粟;瘾者,即疹之属,肿而易痒。”[10]详细记载了现代医学中麻疹的临床表现。《痧胀玉衡》中也有对麻疹的记述,在郭氏当地又称为“痧子”。
1.1.4 怪病 痧可解释为怪病。中医学认为“怪病多痰”“百病皆为痰作祟”,而《痧胀玉衡》载“怪病之谓痧”[9]11,如“中风”“痰厥”“昏迷”等疑难杂症,并认为痧之怪甚于痰。这里所指的“痧”范围较广、名目繁多,疾病亦有症候复杂、变化迅速等特点。
1.1.5 现代的“出痧”或“痧象” 从现代意义上来讲,“痧”指经过刮拭之后在皮肤表面出现的痧点和痧斑,也是目前中医学临床所指的“出痧”或“痧象”。这里的痧,也包括了出痧的范围、形态、颜色、快慢,患者的主观疼痛感以及施术者板下阳性反应点等含义。
1.2 “刮痧”——从“捪”到“刮”的起源探讨刮痧起源甚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古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现,借助石头、木材等外物按压或摩擦体表,可使某些疾病的不适症状得以缓解。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这种方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自然的医疗保健手段。笔者认为,对于“刮痧”的起源探讨,应从对“刮痧”的不同解读角度来看。
1.2.1 针对“痧症”,采用“刮法”,以达“出痧” 西汉《五十二病方》中论述了捪法治病,其中记载的“布炙以熨”“抚以布”[11]等方法类似于现在的摩、擦法,而治疗后出现“血如蝇羽”的状态则是对皮肤出血点的描述。晋代《肘后备急方》中有治疗“沙虱虫”的方法,为“以茅叶刮去,乃小伤皮则为佳”[4]208;宋代《太平圣惠方》又载“以竹叶刮之,令血出”[5],均为挑痧、刮痧之法。元代孙仁存在《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中也记有“麻绳擦颈及膊间,出紫点则愈”[12],描述了绳擦法的操作方法及痧象特点。
1.2.2 单纯将刮拭或放血手法称为“刮痧” 从这个角度来看,刮痧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可分为由砭石演变而来、由针灸发展而来、由推拿演化而来、由拔罐延展而来和由放血改变而来等。“砭石演变”可追溯至《山海经》中记载的砭针,晋代郭璞注:“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者。”有学者考证,砭石在古代最早用于刮拭体表、切开排脓,用于治疗体表的疮疡和脓肿等[13]。又描述砭石形似“箴鱼,其状如匙,其喙如箴”[14],即圆钝的头部用于按摩,锐利的尖部用于刺血和排脓等。战国医家扁鹊用药石治疗虢太子起死回生亦是砭石演变为刮痧疗法的典型医案。“针灸发展”可从《灵枢》中记载员针的相关表述中找寻痕迹,如“长一寸六分”“针如卵形,揩摩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病在分肉间”。古代员针的针身为圆柱状,针端为卵圆形,用于按压或按摩经络穴位,与现代刮痧中的按压法相似。“推拿演化”在《保赤推拿法》中有所记载:“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说明此法是以手指来刮拭小儿皮肤,与现代刮痧亦有相同之处。拔罐与刮痧过后皮肤上所有的表现相同,放血亦与刮痧中的放痧、挑痧相似。
刮痧疗法利用工具与体表肌肤直接接触,刮至皮肤或皮下组织出痧,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在传统中医理论方面,刮痧疗法可与藏象、经络、全息、瘀毒、枢机学说关系密切[15]。笔者认为,从经络学说角度出发,皮部理论和络脉理论在刮痧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皮部是刮痧直接作用的部位,也是脏腑经络气血的外在反应部位;络脉布散于全身,沟通表里、联系脏腑、灌渗气血,与皮部有着密切相关性。
2.1 从皮部理论看刮痧 《素问·皮部论》云:“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阐述了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区,也是络脉之气的布散区。一方面,皮部可以防御疾病。《素问·皮部论》又云:“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气的传变过程依次为皮毛、络脉、经、腑、脏,强调了皮部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在防止疾病传变的早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皮部可以诊治疾病。“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络脉之变反映于皮部,临床可以通过观察皮部络脉的颜色、形态等变化来诊断疾病的性质,如“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强调在疾病初期应当及时治疗,以防疾病深入发展。皮部在刮痧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诊断和防御两个部分。
2.2 从络脉理论看刮痧 《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络脉是十二经脉在浅表的分支,分布于机体表里内外,无处不在,起着渗濡灌注、沟通表里经、通调营卫、渗化津血的作用[16]。《素问·经络论》中依据分布层次把络脉分为阳络与阴络。阳络循行体表,运行卫气为主的精微物质,又称为气络;阴络循行于深层组织,运行营血为主的精微物质,又称为血络。又云“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两者颜色变化各异,阴络对应五脏五色,而阳络与季节气候变化相关。清代痧症专著《痧胀玉衡》中提到“血肉痧,看青紫筋刺之,则痧毒有所泄”[9]6,又记有伤寒医案:“车文显次子恶寒发热十二日,昏迷沉重,不省人事……夫脉洪数者,痧毒搏激于经络也。十指青黑者,痧之毒血流注也。面色红黑者,痧毒升发于头面三阳也。及视腿弯痧筋,若隐若现,放之,微有紫血点而已。”[9]27-28医案中患者感受寒邪,经络滞涩,气血运行不畅而致“面色红黑,十指头俱青黑色”,故采用放痧之法以疏通气血经络,此为络脉理论在刮痧疗法中的典型运用。
《素问》中记载“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刮痧疗法同针刺一脉相承,都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病证运用相应补虚泻实的方法,以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之目的。刮痧不是单一的补法或泻法,对于其补泻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不同角度考虑。
3.1 操作手法的补泻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是刮痧疗法的治疗原则之一。补法适合年老、重病久病、形体瘦弱的虚证者,泻法适合年轻、急病新病、形体壮实的实证者。刮痧的补泻一方面与腧穴的治疗作用相关;另一方面,与操作者刮拭的方向、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时间的多少、刮痧的次数等多种因素密切联系[17]。补刮法要求刮拭力度轻,速度慢,范围小,作用浅表,动作轻柔,刺激时间短,顺经脉运行方向操作,主要取补虚作用的穴、区、带,出痧要求色淡红而量少;泻刮法则相反;平补平泻法的操作则介于补刮法与泻刮法之间[18]。这是现代中医临床中被广泛接受的补泻方式,易于理解和操作。
3.2 经气相关的补泻 《内经》云:“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明代高武《针灸素难要旨》注解认为并非“补”即“补益”,“泻”即“泻损”,当依据“气”分析。“补”与“泻”的真实含义是根据经气虚实,施行“补”或“泻”的手法[19]。补泻不可只拘泥于操作手法,也应考虑患者治疗前后的经络气血虚实变化。患者治疗后由邪实或正虚的病态向平和的常态转化,即为经气相关的补泻变化。《理瀹骈文》又云:“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为补。”刮痧即外治法,通过对皮部和络脉的刺激,通经络而行气血,使得精微之气得以运行,濡养周身,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随着自然疗法的兴起,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广为应用。纵观刮痧的发展过程,其内涵不断丰富,理论日趋完善,治疗范围逐渐扩大,适应病种也更加多样。同时,刮痧的工具、介质得到了创新,操作方法也趋于成熟和规范。临床中,无论是医疗刮痧还是保健刮痧,都必须有完整而系统的规范指导,遵循相应的辨证论治原则,方能得到满意的疗效。目前,对于刮痧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的研究报道较多,且多为刮痧与其他治法配合使用。对于刮痧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的论述较为少见,有研究证明刮痧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20,21]。探析“痧”和“刮痧”的内涵、经络理论以及补泻基础,正是对刮痧疗法科学和规范认识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刮痧既可以补虚,也可以泻实,对于不同的病证应施以相应治法。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还需掌握刮痧的治病原理、操作要点和施术禁忌,进一步探究痧象的诊断和治疗作用等。对于刮痧疗法,还有更广阔的领域值得讨论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