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军,黄 娇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555)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憋气,心电图出现异常,临床治疗可能仅限于扩冠、微循环改善[1]等,但是有的患者患有鼾症,长时间的鼾症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鼾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本文临床分析冠心病与鼾症的相关性,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冠心病合并鼾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的重视。
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8例冠心病合并鼾症患者为鼾症组,28例非鼾症冠心病患者为非鼾症组,鼾症组患者男女比例20:8,中位年龄(51.8±4.5)岁;非鼾症组患者男女比例19:9,中位年龄(54.3±3.2)岁,参照组与研究组的基线资料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药物治疗
对鼾症组与非鼾症组患者均应用扩冠、营养神经药物,根据患者心血功能具体情况应用ACEI、β受体阻滞剂[2],对患者给药前后的心电、SaO2以及血压情况进行监测,给药10~12天。
1.2.2 监测
利用SunRain CD2000中央监护系统,每隔30分钟自动检测一次患者的血压,对两组患者白昼(晨6:00~晚9:00)以及夜间(晚9:00~晨6:00)平均动脉压重点监测。观测患者夜间平均SaO2。
1.2.3 CPAP治疗
对鼾症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行CPAP治疗,主要包括循序渐进地增加患者睡前的通气压,直至患者所能承受的最大值,CPAP治疗时长5~7天,治疗后及时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复查。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经t检验和x2检验,对应以(±s)、(n)%表示,当P<0.05,则表示组间所得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表明,鼾症组患者患冠心病年龄早于非鼾症组,鼾症组患者血压节律不稳定,夜间平均SaO2显著低于非鼾症组,研究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鼾症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行CPAP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复查指标显示患者血压节律稳定,夜间平均SaO2升高,一旦不使用CPAP治疗,患者病症复发,血压节律不稳定,夜间平均SaO2降低。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冠心病患者伴随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且休息时此类症状有所缓解,患者活动时则加剧病情,由长期缺乏运动,导致患者肥胖,上气道狭窄,咽腔过长松弛,导致鼾症的形成。长期患有鼾症导致病人出现氧气不足,刺激交感神经,增加静脉回流[3],小动脉产生收缩,肺循环机制压力增大,严重时导致患者机体动脉压力普遍升高,最终导致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的发病。出于保护机制,正常人体的血压节律降低,鼾症病人出现的血压节律不稳定,尤其是血压的升高,会导致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突发。鼾症患者夜间平均SaO2,出现低氧血症[4],易导致机体释放缩血管物质,心肌缺血缺氧。本次研究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鼾症病人行CPAP治疗,有效缓解症状,血压节律稳定,夜间平均SaO2提高,但是停止CPAP治疗病人反复出现血压不齐等症状。研究表明,冠心病与鼾症具有相关性,两者相互影响,当冠心病患者出现明显的睡眠中打鼾、憋气,患者患者过于肥胖,医师对患者进行鼾症检查,从解决鼾症入手,兼顾鼾症与冠心病,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更好的医疗效果。对于冠心病合并鼾症患者,应指导其进行必要的CPAP治疗,改善生活习惯,适度保持运动,使得病情得以缓解。总之,临床医学应重视冠心病与鼾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