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为桥,“直观”为架

2019-01-03 09:20刘心沁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刘心沁

摘要:探索规律是小学数学渗透函数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归纳推理及其他推理为核心,强调独立思考和发现。低段主要培养学生“模式化”思想(规律即模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特点。《找规律》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二年级才开始叫数学广角)。本课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是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难点是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关键词:找规律;小学数学;评价与反思

【教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记忆力大挑战,考考谁的记忆力最好。游戏规律是这样的,这里一共有8个不同颜色的小球,请你在10秒钟内,记清楚每个小球的颜色顺序。敢不敢来挑战?

1.无规律记忆。(PPT出示:“红红黄绿蓝蓝黄红”8个小球)

生1:红、红、黄

师:接下来呢?

生2:绿、蓝、蓝……

师:再后面呢?(很多同学说不出)

师:希望下一次挑战可以一次记住所有的小球颜色。

2.有规律记忆。

师:第二次挑战,准备好了吗?倒计时3、2、1开始。

(PPT出示:“红绿红绿红绿红绿”8个小球显示10秒)

学生纷纷抢答:红、绿、红、绿、红、绿、红、绿。

师:为什么这一组小球,你们记这么又对又快呢?

生:有规律的。

师:什么规律,你可以说一下吗?

生:红、绿、红、绿

师:请把数量也说出来,几红几绿?(老师一边贴在黑板上)

生1:一红一绿一红一绿一红一绿一红一绿。

生2:反复了。

师:真厉害,说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词。但是我们不用反复这个词,用重复。几个一组,重复排列呀?

生:2个一组,一红一绿。

师:一红一绿重复的。如果这串小球一直这样排下去,我们不能这样一直“一红一绿一红一绿一红一绿……”说个没完。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规律。

(板书:小球的规律是按照一红一绿2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生齐读,老师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记忆力大挑战”的游戏活动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先出示一组没有规律的小球,再出示一组有规律的,让学生10秒内记忆排列顺序。对比两组小球,让学生判断哪组更便于记忆。这样的设计很自然将学生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初步感知有规律的图形。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PPT出示课本85页例1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是六一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得真漂亮呀!认真观察,你发现哪些排列是有规律的?按什么规律排列?

生1:好多东西是有规律的,灯笼、小旗、小花,人的排列也有规律。

引导规范说。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小旗的规律。请按刚才的模式说规律。

生:一面黄一面红一面黄一面红一面黄一面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贴小旗,贴3组)

师:我想请个同学上来贴。(生一边贴,其他同学一边说)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来讲清小旗的规律?(师指着板书:小球的规律)

生:小旗的规律是按一黄一红2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说得真好,表述真准确,声音又好听,掌声送给他,再请两个同学说一说。

小组按范式说。

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现在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旗的规律。

(生同桌互说)

师:你知道这条小旗中谁是重复的部分?

生:一黄一红。

师:为了把规律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用虚线将重复的部分圈起来。

刚才我们发现外旗的排列有规律,还有什么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生: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圈重复部分,找规律。

师:现在,希望你们小组合作,通过圈一圈的方法讨论出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规律,并用黑板上的那句话表述出来。

(教师在实物投影上示范圈小旗,四人小组讨论规律,师下去指导)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小花的排列规律?

生:小花的规律是按一红一紫2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怎么圈出小花的规律?

生:圈2个,一红一紫。

师:灯笼的规律呢?

生:灯笼的规律是按一红两蓝3個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那这次我要圈几个?

生:圈3个,一红两蓝。

师:同学们真厉害,找出了这么多的规律。咦,规律可以是2个一组的,还可以是?

生:3个一组的。

师:那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生: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按—男一女2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那怎么圈出规律呢?

生:圈一男一女。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点着PPT上的女同学)

生:还可以按一女一男2个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对,关键在于你从谁开始看起。

(让学生多练习几次说规律)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找到了哪些规律。(点着课本的实物投影说)有颜色的规律,有数量的规律,还有性别的规律。(张贴板书:颜色、数量、性别)

三、闯关寻宝,应用规律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神秘人。这个神秘人是谁呢?

(PFT出示海盗船长)

师:对呀,是海盗船长杰克。他说,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的很棒,我带你们一起去寻宝。谁想和我一起去寻宝?

(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设计了闯关寻宝的游戏,将找规律、画规律、辨规律、贴规律、补规律、创规律,层层递进,融入游戏关卡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

四、创造规律,美化生活

师:恭喜你们收获了知识的宝藏。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生:找规律。

师:刚才我们玩的游戏是什么规律呀?

生:动作的规律(板书:动作)。

师:对了(师一边指着板书一边总结),规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颜色的规律,数量的规律,性别的规律,形状的规律,声音的规律,动作的规律,还有时间的规律。如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也是一直重复出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欣赏、创造。

现在老师带着大家走进校园寻找规律。

(教师一边展示校园中有规律的照片一边介绍)

希望你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观察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师:大家知道今年5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生:母亲节

师:对。今天的作业是用有关规律的知识设计一张母亲节贺卡送给妈妈。

【设计意图】总结规律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型的规律,从书本上的直观规律,上升到动作、音乐、时间等规律,并联系生活,发现身边的规律,并拓展应用,利用今天所学的规律设计贺卡送给妈妈。贺卡有两面:一面规律可以直接通过涂一涂呈现,另一面留白让孩子自己绘画、创作,也是一种规律的提升。

【军成品课】

方军成,佛山市同济小学副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禅城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找规律》这节课的亮点有:

(一)巧妙的“设”,突出教学的趣味性

本课通过结合日常生活素材,巧妙设计,整节课在老师极具感染力的教学下充满了童趣味和数学味。导入部分刘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记忆大挑战”的游戏,一组是有规律的排列,另一组杂乱无章的,让学生说说哪一幅图好记忆,并说明原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从这环节中让学生初步感受有规律的事物不仅便于记忆,还更美观,自然引入课题,为下面学生探索规律,体验规律做了充分的准备。练习部分的“寻宝闯关”,童趣盎然,教学效果不错。

(二)大胆的“放”,体现教堂的开放性

教学中,规律呈现的形式多样(颜色、形状、声音、节奏等多种形式)。在新知传授过程中,刘老师能够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于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出示的主题图中自主探索、寻找、认识、感受、发现规律的存在,并突出“找”这一过程。通过“找”彩旗、“找”彩灯、“找”小朋友的排列特点,有哪些规律,让孩子们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引发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学生的生成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在充分发现规律、感受规律的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适时的“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动的过程。刘老师注重手脑结合,观察推理结合,经历发现规律过程,积累数学基本经验,促进学生不断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注意从三个方面让学生动起来:(1)大量的新颖有趣的物化材料,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2)充分运用多种表征形式,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教学中开始的现实情境表征,物化材料的直观表征,孩子们按范式的充分的口头语言表征,以及图形符号表征的应用,极好地调动了学生眼、耳、口、手、脑的立体学习,对低年级来说,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3)做中学,学中做的恰当运用。如看一看、圈一圈、涂一涂、画一画、贴一贴、动一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1)注意教学风格的打造。刘老师热情亲切,感染力强,已初具风格,但仍需要提纯立特,每一位教师如果有个人教学风格意识,她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是会更有新意和动力的。(2)注意对数学本质知识的把握和拓展。如本课找规律背后的育人价值的认识,不仅仅是解题方法,更是数学思想和未来发展关键能力的培养;数学严谨性和低段学生具象散状思维的和而不乱的有效处理;找规律中要知道规律并不是唯一性,标准不同,分组不同,规律也就不同;还有规律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渗透……

【课后反思】

從记录课堂实录开始,反复重听自己上的这节公开课,脑中有很多如果当时我这样处理,会不会更好一些?正如专家点评所提及的教师的介入,必须有效,有目的。教师的语言需要更加精炼,没必要说的坚决不说。适时的追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规律的认知不单停留在这节课中,还是可以从有限拓展到无限,为之后学习循环小数、函数知识等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