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慧
【摘要】差异教学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教学思想,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研究重点。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差异教学的要求十分明确:“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连续性、自主性、整合性特征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是随着时代和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学习方式。将差异教学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 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75-01
我国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都提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差异教学正是对这一教育理念的贴切诠释。差异教学一改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刀切”理念,提倡从学生之间的差异出发,通过调整教学目标、方式等使教学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个性化、开放化强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社会实践等能力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将差异教学理念落实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一、将差异教学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小学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有考察探究、社会服务、创意设计、职业体验四个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虽然是跨学科实践性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重要。首先,它的受众对象范围广,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性化发展,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其次,它的开展形式主要是以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探索为主,给予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对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个体性特征,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调整以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差异教学的教学理念正好与之相契合。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前设置好,对每个学生使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过分追求教学进程的一体化和整体化,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种“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差异教学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尊重学生差异性,改善教学方式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之间差异性的尊重。学生在智力、思维、情感、观念等诸多个人条件上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不可避免也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一刀切”模式只能做到满足一部分同学的学习需求,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坚持差异教学,就能将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这需要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和改善,首先要从认识学生的差异性开始。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思维特征、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和交流方式等个人特点有一定了解,以便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策略,策略制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入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形式上不做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给学生创造更贴近生活实际、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更大帮助的学习机会。
(二)重视情感特征的作用
情感特征对学生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发挥情感特征就是指通过提高学习意愿和学习动机等,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过程中的意愿、态度、情感等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教师可以变革评价方式,将教学评价环节重视起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后,要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和结论进行恰当的点评,对学习成果进行赞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師生关系也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教师应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并及时加以关心和疏导。在实践活动开展时可以针对学生的活动策划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将多学科融合,并提供一些实践思路和方案,辅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即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达成目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差异教学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差异教学策略,促进我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玉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柳艳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