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娣
自我按摩是指在自己身体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按摩,短期可以缓解症状,长期可强身防病。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经穴按摩方法,主要用于舒缓头部,对缓解压力、眼部疲劳、精神紧张、失眠、头晕、头痛(排除器质性变化)有一定作用。
● 睛明穴 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是治疗眼部疾病的要穴。
● 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是治疗偏头痛的首选穴。每日揉按2~5分钟,有预防感冒、头痛的作用,还可美容除皱。
● 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对缓解头痛、鼻炎、近视、咽喉病、卒中有一定的作用。按摩风池穴应采用按揉、拿法,向深层用力,如用对捏法按揉风池穴1~2分钟。
●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此穴可治疗感冒、头痛、颈项酸痛。
●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耳尖指折耳向前时耳郭上方的尖端处)端连线的交点处。按摩百会对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忧郁烦躁、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卒中失语、脱肛、子宫脱垂等有一定作用。
● 四神聪穴 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處,主治头痛、失眠、眩晕、神经衰弱、健忘等症。扣此穴1~2分钟,可使思想集中,缓解精神压力。
● 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一般按揉1~2分钟,有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等作用。平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晕车、晕船时,也可按压此穴位。
● 合谷穴 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即为合谷穴。凡颜面部位的疾病,如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等,均可通过按压此穴缓解症状。按揉合谷穴时,可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到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按揉10~20次,双手交替,可舒风解表、开窍、醒神。需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患者不宜采用较强刺激,孕妇一般不宜按摩合谷穴。
● 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按摩此穴有养心安神的作用。有头痛、眩晕、睡眠障碍时,均可按揉此穴位。一般按揉1~2分钟。
1按压各穴 用手指、掌或肘尖,安放于合谷穴、睛明穴、百会穴、四神聪穴、大椎穴、内关穴、印堂穴,逐渐用力加压,由轻到重,用力勿猛,自我感觉酸胀而没有痛感。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
2按揉睛明穴、太阳穴等 按揉睛明穴1分钟,按揉两侧太阳穴1分钟;用按法揉按眼眶(左右眉下),刮眼眶,1~2分钟;按揉风池穴1~2分钟,可缓解头痛引起的眼部痉挛,有明目提神的作用。
3叩百会穴、四神聪穴 以指尖或大小鱼际、掌根配合,有节律地敲打百会、四神聪等穴。
4拿风池穴 用拇指与其他四指捏风池穴,收拢如钳,以对合之力提拿。力量应适宜,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5扫散头部 用拇指桡侧面及其他四指指端,自太阳穴沿头颞部向脑后(胆经循行部位)做弧形单向推动。拇指在额角发际自耳上范围内移动,其余四指在枕骨两侧的上下范围内移动,左右交替进行3~5遍。
6拿五经 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头部正中线),两旁的膀胱经(起于内眼角)、胆经(起于外眼角),左右相加,共五条经脉。五指分开,指腹着力,单手或双手从发际向后拿,或指梳至后枕部10~20遍。
1引起头痛的原因较为复杂,按摩推拿虽对缓解头痛症状有一定疗效,但推拿前一定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手法轻柔,由轻到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避免在头面部使用蛮力,以免损伤头部。有较严重骨质疏松者,最好去医院进行治疗。头痛分风寒、风热、瘀血、肝阳、痰湿、肾虚头痛,需中医师辨证论治。自我按摩适用于风寒、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或偏头痛。
3如出现头痛、头晕、胳膊发麻、脚踩棉花感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血管、神经受压,需到正规医院由医师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按摩。
4妊娠期或经期女性,有传染病、外伤、皮肤病者等,不适合按摩。
大众医学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