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虹
前不久,英国埃塞克斯集装箱事件引起世界各国媒体关注及广泛报道。其中一些西方媒体滥用警方提供的案件信息,在挖掘受害人身份、赴英背景及原因時,任性地将此事件与中国联系在一起,妄加评论。在报道时无视自己始终引以为傲的客观、中立的新闻准则和忠于事实的职业操守,导致误导性的传播效应,引起中国民众的不满,其公信力大损。西方媒体对中国做不实报道屡见不鲜。西方新闻界不乏怀有崇高理想和操守的从业者,然而他们仍然囿于刻板印象。围绕英国埃塞克斯集装箱事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西方媒体基于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成见做倾向性报道,再次让我们反思。
对事件信息过度猜测和想象
英国当地时间2019年10月23日凌晨1:40,埃塞克斯郡警方接到报案后在一个工业园区发现一辆卡车集装箱内有39具尸体。消息一出,震惊世界。10月24日警方在介绍案情时,措辞是“确认(confirmed)了39人中有8名女性和31名男性,所有人“据信”是中国人(all are believed to be Chinese)。在未对死者做任何鉴定的情况下,警方在短时间内给出的这个初步判断立即被世界各大媒体报道,“39人是中国人”的字眼或是直接成为了新闻标题,或是被用作新闻导语。在这其中,一些媒体对警方提供的信息做了过度猜测、想象和评论,将事件放大。
警方最初宣布死者悉数为中国人,大概是因为过去十多年里在英国曾经发生过涉及中国人的类似案件。2000年6月,英国多佛港海关人员在一辆卡车密封的集装箱内发现58具中国偷渡客的尸体;2004年2月,23名非法中国劳工在英格兰西北部莫克姆湾拾贝时被突然上涨的潮水吞没,不幸身亡。基于这些案件,加之死者的亚洲面孔等外观特征,英国警方由此推断此次的39位死者为中国人,并将这一未经确认的初步推断公之于众未免失之草率。事件随后的展开证明警方是被过往经验、对亚洲人外观特征的生疏、甚至是传统刻板印象误导而做出了错误的推断。但这本身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多有先例,而且事实证明这样的初步推论并没有影响警方随后对受害者身份的核实与认定。
然而由此开始的媒体报道却延续并扩展了误导性的传播效应。
在关注死者身份发布的各大媒体中也有准确报道警方发布信息的媒体,如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独立报》、路透社、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周刊,它们在报道中写明了警方作为信息发布者——警方说(police say or said)——这一基本事实。有的媒体则误报称警方“确认”了(police confirmed)39人为中国人,如英国《卫报》、美国商业无线电视网(CBS),更有甚者,英国《镜报》未给出信息源,自己发布消息称死者为中国人。
警方在10月25日提醒记者,不要猜测涉事人员身份,事态在不断变化,死者身份仍在核实之中,且不能确定死者的国籍,在进一步调查前不对国籍问题发表评论。然而,围绕所谓“中国人”身份的问题,一些媒体在后续报道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猜测。《镜报》10月24日发表的报道标题是:《39位移民命丧埃塞克斯卡车,中国“蛇头”帮遭追捕》(Chinese‘snakeheadgang hunted over deaths of 39 migrants in Esses lorry)。在10月25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CNN驻京记者更是进一步将这一事件与中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发问:为何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还会有人逃往海外?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回复道:“我们正在与英国警方保持密切联系,英国警方表示正在核实遇难者身份,目前尚无法确认是否为中国人。”她接着反问:“你刚才把它先入为主设定为中国,把它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系在一起,这个出发点很有问题。你到底希望得到什么答案?”
发布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报道
10月25日,CNN以《为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人们却要冒生命危险投奔英国?》(Why would people from China,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 risk their lives to enter the UK?)为题,做了分析报道。CNN的结论是,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并未惠及大多数人,还被“政治迫害”,没有“人权”,因此才会向往自由民主的西方国家。10月26日,CNN在报道案件进展的新闻中,称警方已经言明卡车中的死者为中国人(这里CNN将警方声明中的猜测的语气“believed to be”改成了确定的语气“were”),但是中国挑战了这一说法,中方认为尚不能确定死者国籍。10月24日,中国驻英大使馆在其网站表示:“中国驻英国使馆已派负责领事事务的公参抵达埃塞克斯郡,并与英国当地警方取得了联系。英国警方表示正在核实遇难者身份,尚无法确定遇难者是中国国籍。”10月25日,美联社以《中国的不平等促使许多人到国外寻求更好的生活》(Inequalities in China drive many to seek better life abroad)为题,发表了和CNN观点类似的文章。它是这样开头的:“在英国发现了39具据信是中国人的遗体之前,中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活动,庆祝该国从一个贫穷的亚洲巨人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章接着说,在英国发生的悲剧暴露了中国发展中的一些重要但是被忽略了的问题,中国一些地区依然贫困,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贫富差距。
卡车内死者被发现数日后,因有越南国内亲属提供家人失联信息,死者中有越南人的可能性显得越来越大。英国警方经过确认39名死者身份后,于11月1日公布称所有遇难者都是越南公民,11月7日越南公安部对此也做了与英国警方同样的信息发布。各主流媒体由此开始将视线从中国转向了越南。
这是一起严重的跨国偷渡或人口贩运案,39人惨死,犯罪嫌疑人涉及多国人员。英国警方称之为“高度敏感”的恶性案件。对于此类事件,媒体报道的第一准则应该是真实、客观、准确、理性。该类报道应讲求时效,时效可让媒体赢得影响。但是比时效性更为重要的应该是真实性、准确性。媒体应该本着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传递真实信息,不夸大、不渲染、不危言耸听、不为抢首发而罔顾消息是否真实准确。但是,一些西方主流媒体从最开始便错误地引用警方发布的信息,接着又基于错误的判断得出错误结论,继而根据错误的结论加以分析、评论。
CNN、美联社等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发生在英国的卡车集装箱惨死案时,将中国的问题与之挂钩,报道夹叙夹议,形式上似乎印证了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019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的结论。这份题为《数字时代的新闻:对多个媒体平台新闻信息呈现的长期比较》的报告跟踪了15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媒体平台(《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圣路易斯邮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有线电视新闻网、福克斯广播公司,以及“政治家”“布赖特巴特新闻网”“赫芬顿邮报”等)在1989至2017年发布的新闻报道,分析了它们的新闻报道在风格和形式方面的变化,并对不同类型平台的变化进行了比较。报告发现,美国新闻业正逐渐从客观报道转向基于观点、诉诸情感的主观性内容,其中有线电视新闻节目的用语明显转向更主观、更抽象、更具辩论性的风格,内容也更多地以观点表达而非事件报道为基础。
受制于意识形态的新闻报道
美国比较媒体制度学者丹?汉林(Daniel C. Hallin)曾经说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民主的主导价值是我们可以把美国新闻在政治上分成三类的试金石。这三类新闻分别是共识类、合法争议类以及异端类。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赵月枝说,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议会政治框架内,客观性是存在的,但超越国家利益、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性是没有的。比如,西方主流媒体从来没有宣称过要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保持客观和中立。以美国为例,中国在美国主流媒体上的形象与美国对华政策及对华定位契合。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蜜月期。冷战后,美国不再将中国视为盟友,而是逐渐将日益强大和崛起的中国视为强劲对手,认为中国在军事和经济等各方面给美国带来了巨大挑战,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在“接触”和“遏制”之间徘徊,中美关系也一直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特朗普上台后,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
美国对中国定位的变化在美国主流媒体上有所体现。当年尼克松访华时,在美国记者笔下和镜头里,是一个浪漫且富有异国情调的国度,当时美国所有的媒体都在赞扬红色的中国,几乎要把它乌托邦化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左翼思潮回落,整个西方社会趋于稳定保守,西方媒体和学者掀起“文革”批判热;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呈现好转的迹象,1979年邓小平登上美国《时代》周刊,1986年再度成为该杂志的封面人物,西方主流媒体试图改变西方的中国形象,甚至强调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西方阵营的一员;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媒体上出现“中国崩溃论”“中国崛起论”“中国威胁论”,其报道里有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也体现出西方国家的不安;到了21世纪,伴随着“大国”这个字眼,“中国模式”“中国责任论”“中国霸权论”出现在西方媒体上,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解决贫困和历史文化底蕴方面大体客观,但当涉及到中国政治制度、军力建设、社会矛盾、货币汇率、环保、西藏、新疆、台湾、人权等方面时,它们便大做负面文章。相较上个世纪单一、简单的中国形象,今天中国在西方媒体上有了更多面的模样。但是,它依然不是客观、真实的中国。
受制于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也因为新闻界的白热化竞争,争取持有某种政治倾向的受众的认可成为媒体谋求生存的一种手段。随着美国主流社会保守主义复兴,一些媒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西藏、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的报道上迎合当前的保守主义政治倾向,甚至为了吸引受众而不惜牺牲新闻的客观性法则。在美国国内,除福克斯新闻网之外,美国主流媒体凡特朗普便批。但是在对华态度上,它们又与特朗普政府亦步亦趋。在香港局势升级之时,美国参众两院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使香港事态更加复杂。美国媒体每天刊发充斥着倾向性的香港报道,无视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基本事实,袒护和掩盖激进示威者的暴力行为,有些文章占据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有影响力的报纸的头版头条位置,左右着美国政客及民众对香港的了解。可以说,美国主流媒体对《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出台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可小觑。
结语
自1704年美国第一份报纸出现以来,美国主流传统媒体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辉煌的过去和不可磨灭的功绩,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看门狗”的社会监督作用。美国新闻编辑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ws Editors)制定的《新聞记者守则》明确了媒体的责任,鼓励新闻从业人员遵守更高的道德和职业标准,包括责任、公允、真实和准确、公正、公平、光明磊落六个方面。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性与客观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是真实的前提。新闻报道应力求客观、真实。客观性法则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力求客观、中立、不带感情色彩、不加主观评判的一套报道原则以及一系列相关手法。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荣誉财经教授爱德华?赫尔曼(Edward S.Herman)和麻省理工学院语言与哲学系教授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曾论及美国媒体与政府合作及其作为宣传工具的功能。在《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他们对数十年间美国主流媒体对于越战、“水门事件”、科索沃战争,以及针对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抗议活动的报道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美国新闻媒体与其以往执着、无所不在地追求真理和捍卫正义的形象截然不同,它们在实践中维护的是对在美国国内社会、国家及全球秩序中起主导作用的精英阶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议程。传播学的大量研究和理论证明,当刻板印象已经形成时,人们就会注意那些支撑它的事实,而忽略与之冲突的事实,比如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在报道英国埃塞克斯集装箱事件时,一些西方媒体将英国警方不对涉事人身份做猜测的提醒置若罔闻,继续沿着它们选择的臆想和理解,发表了一篇篇建立在它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基础上的新闻分析。他们的做法再次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值得反思的案例,引发人们对于如何避免倾向性和误导性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参看文献」
1.曲星、苏晓晖、李静:《西方媒体涉华形象的形成机制与利益驱动》,《当代世界》2012 第5期。
2.王悠然:《美国新闻报道主观性渐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17日。
3.赵梅:《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媒体》,《国际政治研究》2018 年第4期。
4.赵月枝:《为什么今天我们对西方新闻客观性失望——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