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民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逐渐成为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当前研究较多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现状,指出在不同城市发展背景下所存在的问题,然而缺乏对于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4年其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城市群的走向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研究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三地所呈现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均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依然存在着文化资源转化效率较低,产业创新能力依然相对不足,具有品牌效应产品或企业仍有待开发的问题;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多集中于外围文化层真正深入至核心的产业相对较少,并且当前发展主要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缺少全国性领军企业;河北省在发展中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发展趋同性明显,不能形成当地特色。基于当前北京、天津、河北所构建的经济协同发展框架,以三地不同发展背景为依据,分别从扩大国际影响力、创造本地品牌及打造平价产品三个角度为处在城市群中的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建议,从区域协同发展角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群;京津冀;发展趋势
1 引言
在文化产业基础上衍生出的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其中所强调的“创意”,是推进当今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核心推动力[1]。“创意”一词包含两层含义,其一需要对现有或是现实存在的事物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接下来开展进一步的创造与加工。本文借鉴这一观点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对城市群中文化创意产业现存状况展开分析,另一方面整合经济、社会和环境多角度为文化创意产业在大区域中未来发展提出新的方向。
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内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逐渐成为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动力[2]。2004年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仅将“文化产业”分为两类:“文化服务业”和“文化相关产业”。2006年提出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将“创意”这一想法融入到文化产业发展当中。2007年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首次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并在正文中规定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在这一内涵阐释中,强调了这一产业中“创新”的地位,并且对于产业行为的约束与文化产业保持一致。自此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2014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统字(2014)24号)中详细列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具体包括的内容,比如文化艺术、广告会展、新闻出版、广电影视、动漫游戏、新媒体、设计服务、文化旅游等细分门类。2018年国家统计局最新印发修订的《文化及相關产业分类(2018)》,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细化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的小类,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管理。
国内外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概念的界定。创意产业最初来源于澳大利亚,接下来各国由于自身特点分别将其发展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版权型”,以英国为代表的“创意性”,以中、韩为代表的“文化型”[3]。我国学者们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来源,对其概念进行了不同的探索,侧重点可以分为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别[1, 4]、突出“创意”理念[5]、或是完全将创意产业看作是与文化产业不同的新兴行业[6]。厉无畏和王慧敏[7]认为这是一类以人的创造性为核心增长要素的产业,强调人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张蔷[2]通过总结国内学者的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意”和“创新”,是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发展的新兴产业类型。其次对现有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评价。金元浦[8]通过分析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认为结合当今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和“文化+”是解决文化“创新”的有效手段;贾绍宁和王华彪[9]指出当前京津冀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市场发育不完善和缺乏创意创新人才的问题。
3 京津冀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4年其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城市群的走向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现有京津冀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三地产业增加值呈现不同增长趋势[10]。北京从2004年至2015年大约增长了4.4倍,尤其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着重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从2010年至2015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加产值12.6%,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3%,居于全国首位。天津“十一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2%,在2015年投资超过100亿元推进60余市级文化项目发展。天津市充分依靠发展较好的动漫产业建立滨海新区动漫产业平台,推动优势产业的先行发展。河北省同样在“十二五”期间呈现出增速明显的趋势,依靠河北省原有的特色文化县及文化产业群,2015年增加值同比增长22%。然而不同于北京和天津,由于河北省若干城市产业结构始终以重工业加工为主,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另外,由于新兴文化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滞后的现状导致文化资源利用率较低,文化产业创意远远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是否超过10%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是否具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第三产业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表现方式。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背后,三地所呈现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均衡且河北产业类型相比北京和天津呈现出较为单一的发展态势,都是制约京津冀地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
4 京津冀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京津冀三地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处在领先地位,从早期改造老仓库老厂房等发展起来的北京酒仙桥“798艺术区”,以及首钢搬迁后改造石景山区旧厂房建成的中国动漫游戏城;到依托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发展的中关村软件园、科技园等,都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吸引艺术创意企业及艺术爱好者。天津作为临海直辖市,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是依托地区优势发展较快,其所呈现的三大发展聚集区“意库创意产业园”、“和平区台儿庄路的6号院”、“天津创意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依靠原有的老旧建筑,吸引大量创意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同于北京和天津,主要是围绕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发展。目前已经建成了以各地特色为依托的承德鼎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唐山陶瓷文化创意中心等。
然而,三地文化創意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京津冀地区在协同发展政策的引领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依然存在着文化资源转化效率较低,产业创新能力依然相对不足,具有品牌效应产品或企业仍有待开发,产业出口规模小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的现象。虽然当前北京已经涌现出大量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意企业,但是从数量、规模、经济效益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很难带动整个行业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另外,如何将已有企业与国际接轨,对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国际化策略实施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多集中于外围文化层真正深入至核心层的产业,如互联网、网络游戏等方面相对较少。并且当前发展主要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缺少全国性领军企业,产业链依旧处在低端状态,文化项目层次不高。而河北省在发展中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发展趋同性明显,不能形成当地特色。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链发展及相关平台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居民对创意产品认知程度较低。
因此如何在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充分利用区域及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5 京津冀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京津冀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协同发展”这一理念,结合北京、天津、河北多个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特色,对照城市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建议。
北京市应当依旧发挥城市群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利用首都所具有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的地理位置优势,进一步依托智力资源,增加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北京地区人才优势,丰富科技、文化、信息等创意资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提升国际产业合作,加深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家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北京历史名城特色,运用现代化手段以及营销模式,例如故宫周边产品的销售,不仅为故宫带来经济收益,更大程度上为鼓励人们了解历史、了解国家文物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津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更进一步打造天津本地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同时积极开发本地文化消费市场,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开拓天津民俗旅游文化,打造天津旅游新名片。与此同时,加大对创意产业的投入,重点提高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在鼓励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大中型企业的成长创造条件。
河北省应进一步立足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平价、原创的创意产品,例如河北梆子、唐山皮影等民间艺术,都是河北文化创意产业不竭的动力源泉,对于这些资源,应当立足于资源特色,合理规划,有针对性的提出开发方案,形成河北独特的地域特色,并由此扩大河北在北京甚至在国际的影响力。另外,由于河北不同于北京和天津的直辖市特点,在消费品价格方面也需要重点考量,比如设计贴近百姓生活的艺术周边产品,开发既实用又具有艺术品位的平价产品,更有助于开拓消费市场。
总之,为了推动京津冀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应当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整合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推进要素资源有序流动、文化市场开放互通和产业链条分工协作,从区域协同发展角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 张树武.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形态辨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 117-121.
[2] 张蔷. 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布局及发展对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8): 1227-1236.
[3] 姜宁宁. 基于价值链角度的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 金元浦.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 张晓军.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特质与发展关键[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6): 6-6.
[6] 高红岩. 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创新内涵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0 (6): 80-86.
[7] 厉无畏, 王慧敏. 创意产业新论[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09.
[8] 金元浦. 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态, 新趋势与新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30(4): 2-10.
[9] 贾绍宁, 王华彪.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 20: 083.
[10] 李冉, 刘颖辉, 张晓阳.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共享路径研究[J]. 人文天下, 2018, 116: 44-51.
基金项目: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策略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HB18-QN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