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梅
摘 要:兴趣像催化剂一样,能不断地促使幼儿实践、探索,开辟智慧发展的道路,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产生画画的愿望,才能迅速地提高绘画技能,绘画能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美好情感及对美的欣赏力,发展其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促进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因此,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是让幼儿完美运用这种“语言”的基础。我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幼儿的玩、生活经验、情景化语言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绘画兴趣; 玩; 生活化
孩子们都喜欢画画,但是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根据观察和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各有所异的逐渐发育成熟,手、眼、脑逐渐协调,对多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逐渐变得游刃有余,对外界信息的把握逐渐丰富,对线条、色彩、空间等艺术语言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对形式美的领悟,也逐渐深入。总之,寓绘画兴趣的培养于日常生活之中,对幼兒绘画能力提高有着充分的必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在生活中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一、学玩结合,培养兴趣
古希腊的柏拉图普说:“若把强制与严格训练成为少年做孜孜求学的方式,改为引导兴趣为主,他们势必动力喷涌,欲罢不能。”孩子天性爱玩,常常提出“玩”,时时念着“玩”,学与生活中的玩虽然对立,却又可以统一,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把玩的要素渗透到学中,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比如:“踩影子”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在玩之前,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要认真观察,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集体在纸上作画,人物形态各异,这样一幅生动鲜明的“踩影子”图便跃然纸上了。有的幼儿虽然画的不怎麽形象,但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表现已经获得了最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结合生活经验,尝试情境表演,激发兴趣
要创造出丰富的、有表现力的画面,单凭想象和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加上实地观察,亲身体会,以积累感性经验。泡泡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幼儿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我和孩子们玩吹泡泡的表演,大家用吸管吹泡泡、用手扇泡泡、捉泡泡,观察泡泡…… 分组轮流进行,并根据绘画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观察。让每个幼儿都有表演和观察的机会,幼儿在尽情嬉戏、尝试中,体验观察吹、扇、捉等动作,欣赏到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中飘动、变换的样子等,结果,不论是添画泡泡,还是人物画创作都没有拘泥于范画,画面生动有趣,富有活力。
三、运用生动的情景化语言,激发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用生动灵活的情景化语言更能激起幼儿的绘画兴趣。我在教幼儿画大灰浪和小兔时,不是“开门见山”地教幼儿怎样画,而是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关于狼和小兔的故事:森林里住着一只凶狠的大灰狼,这只大灰狼不但凶狠还很觜馋,整天偷吃小动物。一天夜里,大灰狼又想起了鬼点子:“我整天偷吃小山羊,都吃腻了,今天,我要换换口味,去偷一只小兔来吃。”它一边走一边想:小兔的肉多好吃啊!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小朋友想把这只凶狠的大灰狼和勇敢的小兔画下来吗?”小朋友都说“想”。说完都拿起画笔专心的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就展现在我的眼前。又如画小猫时,我边画边念:有一间小房子(头),上面两个小窗子(耳朵),挂着一副门帘子(眉毛),住着两个小孩子(眼睛),同用一张小锅子(嘴),各有一双小筷子(胡须),房下有个土墩子(身体),房子上有个大钩子(尾巴)。幼儿记住了这首儿歌,不但对画小猫感兴趣,还容易记住小猫的画法。
四、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所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创设生动的绘画情境,将幼儿的生活与绘画学习结合起来,让绘画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并发现绘画的作用。
如中小班,让幼儿感知不同的线条,我设计了《爱跳舞的笔宝宝》这一活动,引导幼儿随音乐的节奏,在教室里跳舞。幼儿时而跳跃;时而旋转;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通过自身的感受,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是怎样跳舞的。刚才笔宝宝看到小朋友跳得这么漂亮,也想在纸上跳一跳。随着音乐,幼儿手中的笔翩翩起舞,于是,纸上就出现了斜线、直线、长线、短线、弧线、曲线、螺旋线及各种各样的点。每个幼儿都是那样的投入,情趣饱满,兴高采烈。他们的心灵自由放松了。伴着惊喜、兴奋和忘我的情感体验,他们潜在的艺术本能被调动,人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成功”之中,创造的兴趣、热情得到充分显示。
五、增加生活感受,提高幼儿兴趣
要使幼儿保持稳定而持久的绘画兴趣,关键要引导幼儿观察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自身的情绪感受,从而挖掘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里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如果教育不能培养孩子开拓生活的动力,它就失去了意义。”
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想象力是无拘无束的,要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正确的引导孩子大胆去体验、去感受、去联想、去表现。如带领幼儿参观、交游、组织幼儿参加亲子活动、运动会、引导幼儿欣赏所有美好的事物等。让孩子充分体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生活的多姿多采,从而给幼儿提供生活素材,适时引导幼儿表现自己所见、所感、所想的任何事物。教师要及时加以辅导,及时收集作品,及时展出,及时推荐参加各种书画比赛和各级报刊杂志。当幼儿有了一定成绩以后,会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绘画兴趣的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幼儿的绘画兴趣稳定而持久的保持。
总之,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兴趣,用心去呵护、发展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使他们感受到绘画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对绘画的兴趣和追求,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自己的作品,通过循序渐进的绘画实践,从而逐步培养起幼儿对绘画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2.孔起英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