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延强 曾鸣鸣 段有德 张学敏
基于“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崔延强 曾鸣鸣 段有德 张学敏
介绍了“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概念,即研究生主文献是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掌握的主流、经典、前沿、特色的中外文文献;基于“互联网+主文献制度”指以研究生主文献研读为抓手,依托互联网技术,将主文献研读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阐述了“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探索了该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结合西南大学实践情况,介绍了该制度的实施效果。
研究生;研究生主文献制度;互联网+
研究生是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学研究队伍的重要生力军,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科基础较弱、师生协同效能不足、学术氛围不浓、培养过程缺乏抓手、创新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研究生主文献制度,可以作为解决研究生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有益尝试。
研究生主文献指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掌握的主流、经典、前沿、特色的中外文文献。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了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建设工程,着力从学科专业主文献资源建设、课程教学、培养指导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研究,建立了以科研为导向、以学科专业为平台、以学术团队为指导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该制度的构建对于研究生把握学科发展脉络,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术能力和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目前,多数高校大部分学科均列出了本学科需要研读的文献目录,但因缺乏学科专业主文献研读规范制度和相应平台保障,还不能满足各层次研究生对主文献研读的需要和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主文献在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西南大学以研究生主文献研读为抓手,依托互联网技术,将主文献研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建构和实施了集资源保障、导学保障、服务保障、过程保障于一体的“互联网+主文献制度”。该制度创建了研究生院、学科负责人、导师组、图书馆等多方联动的主文献资源建设协作机制;将主文献研读纳入研究生培养必修环节,有机融合了主文献研读与传统课程;构建了学、研、评一体化的主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创新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考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任何理论创新都源自哲人先贤思想养分的滋养以及实践的启示。追根溯源,无论是“去粗取精、由博返约”的哲学知识论和认识论,还是中国的“治要”传统,乃至西方教育思想,无一不呈现主文献制度的雏形,为主文献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毛泽东曾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2]这一改造过程就是从复杂事物中,通过分析、选择和提炼,最终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建立主文献制度,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学高效去粗取精的过程:研究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吸收消化、对所获得的丰富材料进行比较鉴别、理清材料间的相互关系、抓住材料中反映事物本质的精华即为去粗取精的过程;建立主文献制度,有利于缩短这一过程所耗费时间,使研究生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专业经典文献的阅读与思考上,从而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学术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需学习的东西却浩如烟海,这是教学中永恒的矛盾。孟子有言:“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其间对近远、约博的评价,道出了博约相济的教学智慧,要求教师博采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教学语言尽可能达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要求教师讲课力求少而精,避免多而杂,这样才符合学生学习与接受知识的规律。由博返约的思想,道出了建立主文献制度的必要性问题。
20世纪以来,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如以杜威等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和以巴格莱等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为主文献制度提供了诸多参考。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也称新教育运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在美国社会取得支配性的地位,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观念[3]。进步主义以实用主义哲学作为他们教育思想的基础,反对传统教育中知识灌输式的教学,主张教育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进步主义教育理论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却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这最终导致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衰落。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50年代末期达到鼎盛。要素主义强调教育的任务应该是把人类文化遗产中共同不变的文化要素传递给年轻一代,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一代的严格训练,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使之掌握坚实的知识,主张教育过程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中心作用而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进步主义和要素主义各有贡献和缺陷,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或许能够为研究生主文献制度建设提供某些启迪和借鉴。按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所倡导的价值主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积极发挥学校、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主体的自主性作用;但进步主义教育存在忽视系统知识学习的缺陷,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深化和专业素养培育是不利的,所以有必要借鉴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所倡导的加强系统知识学习的教育理念。建立研究生主文献制度,就要综合进步主义和要素主义各自的理论优势,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主性作用,又要学习和掌握系统知识。
纵观中国历史,唐代魏征、虞世南等编著《群书治要》,民国时期张文治编著《国学治要》等,反映出我国在文献整理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素有“治要”的传统,“治要”之法术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主文献制度”。古人用“治要”的方法,分门别类地编纂经典文献。传承经典、教化后人,博古方能通今,既是古人对后生的循循善诱和教导,亦可使今人从中检视自己日常生活的得失;既是对经典的传承,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
当前,高校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一定程度上亦可借鉴古人“传统主文献制度”,建立当代“新型主文献制度”,将研究生所修专业的主要文献罗列出来,让研究生从广博的文献中分清主次,阅读精华,领略要义,这不仅解决了研究生对专业书目遴选的困惑,缩短并节约了研究生查阅文献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也有利于研究生对主要文献的深入思考、理解和研究,达到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之目标。
研究生“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构建,是将主文献研读制度化、程式化的实践探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将研究生文献学习由自发零散性向系统规范性转变,由泛泛的文献学习向主流、经典、前沿和特色主文献的深入研读转变,要研究和解决主文献是什么、怎么选、怎么建、怎么用、怎么读、怎么有效纳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问题,对于提升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比例有所扩大,其中跨学科考生逐渐增多。跨学科考生在入学之后面临着专业基础薄弱、只知“史”而不知“新”、只见“点”而不见“面”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我国高校部分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的基础、方法、主线、全貌、经典、成果、前沿等一系列要素知之甚少,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对专业主文献的选择缺乏准确性与专业性,学习与研究中面临“研究渊源不明”“研究方法不当”“研究选题不佳”等问题。“一些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功利性较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夯实自身学术根基,升华自身学术思想,提升自身钻研学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是想轻松地获取博士学位,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1]部分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如空中楼阁,缺少最基本的理论根基,盲目地蹭热点,对个人论文写作的要求往往只定在“短、平、快”,只关注、只了解、只写作学科研究中的最新热点问题。虽然这样的做法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取得不小的科研产出成果,然而却在过程中忽视了个人长久、沉稳的发展。同时,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中,主文献的研读及其成效往往都只能依靠研究生的个人计划与个人约束,这种模式缺乏合理的规划、确定的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督,本质上是一种缺乏约束力、实施力的学习模式,其计划、进度、成效都缺乏合理统一的制度规范和理论指导。
“互联网+主文献制度”具有主动性、互动性、持续性,是以研究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夯实研究生专业基础,有助于研究生回归学术研究本源。研究生主文献研读制度要求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重“前沿”也要重“经典”,“重经典”的培养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补足部分研究生的专业空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养研究生纯粹的学术气质。在强调科研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同时,环境育人的效果也不容忽视。“经典阅读的意义就是要唤起个体对人类过去经验的感知,让人类记忆激活于当下,以敞开置身现代性之中的个体生命视野,甄别现代人的精神路向,由此而最大限度地激励青年学生精神成人。”[4]“良好的科研环境是孕育创新人才的摇篮。科研人员所处的学术环境往往对其成长和发挥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涵养创新思维的沃土。创新思想的涌现离不开宽松、和谐的环境和学术氛围。”[5]主文献制度的建立在此意义上对高校回归学术研究的本原精神与气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带来知识爆炸、破碎和凌乱的困惑,另一方面,也为“泛在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泛在学习(U-Learning)又称为4A 学习,即任何学习者(Anyone)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通过随手可取的任何信息技术科技产品(Any device)进行学习[6]。泛在学习具有即时性、易获取性、交互性等特征,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数字空间中的知识内容得以及时更新,人们可以在时空不限的条件下,学习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内容,还可以实现在线互动。泛在学习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教育理念,是一种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学习方式,为切实提高研究生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提供了新颖而重要的实现路径。
当前,高校基本都已具备了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络等技术支持,各种智能终端已经普及,这使建立泛在学习型现代主文献制度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建立,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和微电脑、手机等终端,灵活、便捷地获取经导师团队过滤整合后的学科专业核心知识,还可以与老师、同学在线交流,有助于培育良性师生关系和学术风气。该制度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将本质上属于“知”范畴的文献阅读转化为“行”范畴的专业实践,促进了研究生学术知行合一。将文献阅读这种学习方式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线上线下的双层交流,导师与平台的双向监督,避免了研究生学习的盲目性,也避免了部分导师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对研究生疏于管理。
西南大学基于“互联网+主文献制度”从研究生主文献资源库、研读平台、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构建(见图1),着力创建主文献资源平台、创新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模式,将文献教学制度化、主文献研读考评过程化。
文献是人类知识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研究生学习始于主文献研读。传统的主文献局限于纸本文献,研究生的主文献研读受所在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其他同学的借阅情况、个人学习时间分配、各种学习场所的交通距离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限制了主文献研读这一研究生重要学习任务的落实和效果的取得。而今,我们处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可通过建设研究生主文献数字资源库,彻底解决以上问题。研究生随时进入数字资源库就可获取本专业主文献,而不用到资料室或图书馆借阅纸本文献,提高了研究生的主文献研读效率;学科负责人可以直接在资源库中管理和维护本学科主文献资源,即时更新、调整和完善主文献资源,缩短了主文献资料更新的时间,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自2012年以来,学校本着“先行试点、循序渐进、共同建设”的工作思路,按二级学科分三批完成学校所有招生学科专业的主文献资源库建设。建设研究生主文献数字资源库为研究生“互联网+主文献制度”建构提供了文献资源保障,是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和构建合理知识体系的基础条件。
图1 研究生“互联网+主文献制度”建构图
研究生主文献数字资源库主要基于解决主文献如何遴选、如何建设、如何更新的问题进行建设,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确保这项工程的正常运转,从工作机制上,建立了“学校(研究生院)—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组—图书馆”等主体联动、资源共建的协作机制。学校统筹组织和协调主文献资源库建设,提供必要的建设经费,督促和检查各学科专业主文献建设进程和质量;文献遴选、维护和更新由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负责人、专业导师组等共同完成;对于跨多个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本着学科整体发展的思路,确定主文献资源库建设项目拟牵头单位,整合学科力量,成立跨单位的学科专业主文献遴选工作小组,共同参与资源库建设;学校图书馆根据文献遴选目录清单进行文献资源的订购与整理[7]。主文献遴选内容要兼顾多维度,因为研究生教育具有层次多、类别丰富的特点,除需要结合学科特点遴选学科专业主文献外,还要注重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别研究生的特点,如针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可在主文献中加入民族政策、处理民族事务能力方面的文献等。
基于师生文献资源服务方式的改革和需要,为解决研究生在哪里研读和研读有效性的问题,需建设学、研、评等多功能主文献资源共享数字化服务与管理平台,为研究生、导师、学科负责人等提供多元化资源共享与管理服务功能。①研究生通过该平台随时随地在线研读学科专业主文献,并评论所研读主文献,提交读书报告,实现了超越时空限制的文献共享与研读功能;导师不仅能了解所指导研究生研读主文献情况,还能对研究生提交的读书报告进行审阅和评论,实现了师生间良好的学术交流功能。②主文献数字资源服务平台与学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对接,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平台间信息实时交互与管理,从而实现主文献研读与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的有机结合。③强化精细化服务管理,主文献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开通短信提示服务功能,学生提交研读报告后指导教师将及时收到短信提示,促进师生即时导学互动,为研究生提供定期与导师进行学术讨论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
主文献研读平台可以减少研究生文献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降低研究生主文献学习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加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研究生文献学习的积极性,为研究生“互联网+主文献制度”建构与实施提供了服务保障。
研究生处于科学精神和学术素养形塑的关键时期,但受学术视野限制,其文献辨析、研读和学术创新思维能力不够强。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主文献研读能力,主文献制度应优化文献研读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中外主文献研读”专业必修课作为导读课程,解决主文献如何读的问题,促进主文献研读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从而突破文献学习无课程、无学分的制度限制。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了解并把握相关学科国内外发展的动态和趋势,掌握本学科的核心文献、拓展文献和外围文献的范围,掌握文献研读方式、文献综述写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从国内外文献中去发现科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研究型学习氛围,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对专业文献的辨析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主文献研读课程教学模式,①进一步转变原有人才培养的思维模式,加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化为教学环节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带领研究生一起进行学术研讨和解析,培养研究生高昂的学术热情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引领他们迅速进入学术研究轨道。②打破传统师徒制、单一课堂讲授模式,组建由学科负责人、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主文献教学组织范式开展“中外主文献研读”课程教学[8]。③加强对研究生主文献研读课程教学情况的考察和指导,组织课堂观摩和座谈,即时掌握研究生主文献学习情况,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设置主文献研读必修课程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生“互联网+主文献制度”建构与实施提供导学保障。
为解决研究生培养中缺乏抓手而导致研究生学术训练不足、学术视野狭窄、学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充分保障主文献研读制度的实施,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要以形成性评价理念为指导,着力完善培养环节,创新培养方式,将主文献研读纳入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除开设“中外主文献研读”专业必修课程外,增设主文献研读必修环节,并将其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学科综合考试、论文选题查新与论证、答辩资格审查等环节,要求研究生在答辩申请前完成本学科主文献研读并接受考评,对主文献研读未达到要求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了以主文献考评过程化为特色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体系。①根据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的特点和性质,完善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将专业主文献作为学科综合考试的独立考核内容,重点考察研究生主文献研读情况及学科理论基础掌握情况。②结合主文献研读制度,增设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查新必修环节。为进一步促进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其开题论证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前瞻性,考查其对论文选题相关文献、本学科理论发展历程、已有研究成果和前沿研究动态的掌握程度和驾驭能力,学校要求每位博士生应在开题前在教育部科技查新站进行选题查新工作。查新报告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重要依据,开题论证时需现场提交专家小组审阅,最后随开题报告一并存档备查。③开题论证时,阐述对本学科主文献研读情况,并说明与所研读主文献的内在关系。④强化过程控制和考核,将研究生主文献研读完成情况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资格之一。研究生在提交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申请前应在主文献数字资源服务平台提交本学科规定的主文献研读报告,经导师评审合格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主文献研读与培养制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新型培养方式,实现了主文献研读考评过程化,有效地保障了主文献制度实施效果,为研究生“互联网+主文献制度”建构与实施提供了过程保障,强化了导师育人职能,促进了师生互动,夯实了研究生的知识基础,提高了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该制度在学校研究生培养中全面实施,经过5年多的实践,成效逐步凸显,促进了师生学术互动,形成了良好学风,研究生学术能力、整体培养质量显著提升。①“中外主文献研读”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课程教学方式新颖、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学术及学位论文打下良好基础[8]。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不断提升。学位论文评阅中反映论文水平的选题、文献综述、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研究方法与科研能力、论文写作等关键要素评价优良率明显提高,学位论文选题更具有前沿性、科学性。③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学术贡献不断提升。2014~2017年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SCI、SSCI、A&HCI收录的期刊及国内顶级学术期刊)数量较快增长,年均增幅达25%,2016年始,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突破1000篇。
该制度整合了学科优势力量,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学校综合影响力和学科实力不断提升。如学校在中国科教评价网国内重点大学排名中由2013年的58位上升到2017年的42位。2015~2017年学校新增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领域,新增数位居西部前列。2017年学校成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24个学科比第三轮评估结果明显提高,其中,A类学科增加2个,B+学科增加5个。
构建“互联网+主文献制度”是学校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内容,学校将其列入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重点工作项目,积极鼓励导师、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初步取得了系列教学研究成果,撰写或发表与主文献相关的教改论文20余篇,与主文献相关的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有8项获得主项,引领和推动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其中,学校以主文献制度建设为核心形成研究生课程建设方案,获批“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互联网+主文献制度”激发了教师教学改革热情,进一步端正了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人才观、质量观,促进了师生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树立了良好的学风。
[1] 吴晓求, 宋东霞, 吕莉莎. 建立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探索新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之路[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5): 37-40.
[2] 毛泽东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91.
[3] 谷亚华. 从西方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之争思考我国的基础教育模式[J]. 文史博览: 理论, 2008(6).
[4] 李长伟. 经典阅读与大学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 53.
[5] 吴善超, 陈敬全, 韩宇. 克服学术功利化倾向, 促进基础研究健康发展[J]. 中国科学基金, 2010(2): 98.
[6] 靳瑞霞. “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22).
[7] 钟金锋, 覃小丽, 张甫生, 等. 食品专业博士研究生主文献资源库的建设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1(8): 169-173.
[8] 谢小玉, 王龙昌. 研究生主文献研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1(3): 222-227.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主文献制度构建与资源库建设”(编号:yjg131006)
10.16750/j.adge.2018.12.007
崔延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教授,研究生院院长,重庆400715;曾鸣鸣,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主任,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重庆400715;段有德,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重庆400715;张学敏,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重庆400715。
(责任编辑 周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