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语篇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03 06:37:18杨丽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动名词语篇语法

杨丽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一、增强高职英语语法教学意识

(一)英语教学理念

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反语法教学”思潮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重点从注重语法教学转变到了注重听说教学。国家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据此,许多学校和老师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千方百计地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说英语的语境,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开口说。其理论依据很简单:模拟婴儿学说母语一样的程序和方法。实施这样的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学校大量投入设备,建设大量的语音教室和设施等;小班授课是最起码的保证;教师需要快速提高口语水平和大量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需要大量制作或是寻找适合的视频、音频等教学材料。众所周知,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提高和沉淀。

(二)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状况

高职学生大都经历过最少6年的英语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当然也包括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发音和对语法的错误理解和吸收。不敢或羞于开口说英语的现象很普遍,原因大致如下:没有能表达符合情景的单词——单词量不够;发音错误太多,即使表达了对方也理解不了;语法不正确,表达不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大胆说英语的前提是:有正确读音的单词储备;掌握正确表达的基本语法。高职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语言规则,具有一定的综合归纳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他们具备利用语法规则加快掌握语言的速度和提高掌握语言的质量的能力。高职学生已属成年人,母语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他们在二语学习时,很容易用概括或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他们认为母语中就是这样说的,或者二语中有类似母语的结构,然后就模仿母语生造出一些二语句子,其中有一些根本不能正确表达其意思。比如:“How are you?”逐字翻译成:“怎么老是你?”纠正高职学生错误的单词发音和语法点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和关键的一步,不可跳跃和忽略。

(三)增强语法意识

在“交际法”教学理念盛行的20世纪80年代,Sharwood Smith (1985)提出,在二语习得时,要增强语法意识,就是“有意识地使学习者具体注意目的语的形式特征 ”,其目的是使学习者注意自己语言输出的正确性。Sharwood提出的“增强语法意识”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之上的,和传统的语法教学并不一样。传统的语法教学是输入(in-put),而增强学生语法意识是吸收(in-take),转变的前提是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去“注意”。认知心理学认为,在二语习得时,学习者必须自觉地注意所学外语的语言形式及其体现的意义。Richard Schmidt(1994)指出,“注意”本身不能保证语言的习得,然而,“注意”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在语篇学习中,应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特征,而不是单单列出一个个语法点让学生自造句子。语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不是为了单纯说明其中的语法特征。对语法知识有了系统的“注意”,二语学习者在输出这门语言时,会大大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同时二语综合应用能力也能够快速提高。 这一看法也得到Susan Gass的认同,她提出,对语法的集中注意将为外语学习提供捷径(1989)。在语篇中对学习者进行语法教学,能使二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一) 翻转课堂定义及特点

2007年美国教育工作者萨尔曼·可汗辅导自家侄子时,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创办了“可汗学院”免费网站。后来高中化学老师乔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受可汗翻转教学的启发,模仿此法尝试着做了化学及其他课程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主要差别如表1所示。

表1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之比较

翻转项目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知识讲解者,课堂主宰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角色课堂上知识的接收器,被动学习者课前主动学习者和探究者,课堂上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堂讲解+课下作业课前学习+课中探究+课下补习时间的分配 课堂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新知识 学生展示和师生、生生探究学习占课堂绝大部分教学的内容 新知识讲解解决探究问题教学的手段教师呈现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和生生合作探究学习教学的评价大多为纸质一卷测试评估多维度评估

(二)翻转课堂在中国

翻转课堂传入中国并被吸收、应用、普及的过程已有四五年的时间,在中国知网搜索“翻转课堂”,从2012年开始出现相关的文章和研究:2012年23篇,2013年215篇,2014年1528篇,2015年4819篇,2016年8033篇,2017年8782篇。关于翻转课堂的论文繁多,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有概念研究和实用性研究两个方向,其中实用性研究占大多数。基于关于翻转课堂的200篇论文的文献研究发现,其中关于翻转课堂实施与应用的研究论文高达49.5%,关于翻转课堂设计与开发方面的研究论文所占比例为19.4%,关于翻转课堂的基本理论研究的比例为15.6%,翻转课堂的评价与反思研究有关的论文比例为11.4%。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大多数为翻转课堂如何在中国教学中的实施和应用,亦即,如何使翻转课堂本土化。论文发表如火如荼,然而据实际调查和了解的情况,很多高校英语教学由于各种原因,改革幅度很小,有些学校的教学方式几十年几乎保持不变。

三、翻转课堂增强学生语法意识的可行性

增强语法意识,在语篇中学习语法,要求把教学重点放在语篇或者句子意义上,这种教学法可以称作注重语言(具体)形式(M.H.Long,1988),让学生在完成以意义为中心的交际任务中归纳出语言的形式特征,加以“注意”。教师在语篇交际的框架内进行语法教学,以语篇的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传统的语法教学为中心。这种教学法得到Sandra Fotos的认可,她称之为“增强语法意识任务教学法”。此教学法发扬了“交际法”的优点,摈弃了其缺点。交际法不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复杂性,只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因为交际法认为学生的语言系统能够自动发展,不必学习语法,重复次数多了,语法就会自动生成。其实,语言是个意义系统,根本目的是为了表达意义,学习词汇和语法形式的目的是为了交际。“注意”语法形式是有效地学习和交际必不可少的过程。

很多教师可能经常听说翻转课堂,然而,实施起来却感觉无从下手。翻转课堂实施的关键是设计好学习任务。亦即,教师设计好学生课前的学习指南、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组织形式、问题设计和评价方式,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设计恰当,学生根据个人的时间和知识基础自主安排学习的步骤,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道理,取得学习的实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就能够有效实施真正的翻转课堂,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好能够解决语言教学中形式意义和语言意义失衡的问题。

(一) 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往往只注意形式或者语言意义,两者总是彼此分开单方面进行的。一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单词和词组的读音、用法等。这一过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在课前自行完成背默单词的任务,因为记忆单词需要一定的时间。传统教学新课开始就是讲解单词,紧跟着分析课文,学生没有时间记忆单词,会影响对课文意义的理解,进而,会影响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程度。二是教师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理解课文意思,其中穿插一些长难句的语法讲解。在这一步骤中,教师所做的工作大多是翻译工作,亦即,教师只是带领学生注意语言的意义。其中长难句的语法分析,仅仅让学生注意了语言的形式,很少或者没有引导学生把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三是讲解课文之后,教师一般会带领学生总体把握课文的文体特征及其结构特点,并加以总结。四是教师会以学生做课后练习、教师核对答案的形式来巩固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五是大多数教师会在下次讲解新课之前,以简单提问学生旧知识的形式来督促学生在课下及时复习课堂所学新知识。六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经常以学生出勤加课堂表现加期末试卷测试的形式来打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了很多年,其中不乏一些小改革,但改变不大。

(二) 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

在语篇中学习语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课堂的45分钟延长到课前和课后。高职院校课程安排不是很紧,学生课外时间比较充裕,可以自由安排课前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步骤。新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语篇语法翻转课堂新模式

新课程的开发,是促使教师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深钻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新媒体使用方法。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知识内化这一过程,主要是学生的展示和交流,不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其胆识和气质也会逐步提高。在教学评价这一项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互评标准。在课后,教师们应该多反思,多交流,使新课堂走向成熟。

具体以学习动名词这一语法点为例详细阐述。新概念第二册的第68课Persistent《纠缠不休》属于学习动名词的模范课文。

课前设计学习任务很重要,也是翻转课堂实施成功的关键一步。

首先,把此课学习内容的教学视频和有关动名词讲解的PPT或word文档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手机上或电脑上学习。其次,就是制定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了解动名词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动名词的常见用法。

学习方法建议:首先看懂或听懂课文;反复看教学视频,注意语言点和动名词的用法,认真体会动名词的形式和其中的意义; 查看有关动名词的word文档,弄明白动名词的语法规则。

课堂组织形式:分小组展示课文背诵;分小组进行课文角色扮演;分小组推荐代表讲述对课文中动名词用法的注意。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的核心。

问题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义的题目和关于语法点动名词用法的题目:1.Why did Elizabeth lie to Nigel that she was going to the dentist?2.Did Elizabeth enjoy being with Nigel or not? Why or why not?3.课文中用到动名词的地方; 4.总结动名词的用法规律。

评价方式:分小组展示的项目,以小组为整体打分;个人展示的项目,给个人打分。

在语篇中学习语法的翻转课堂上,应尽量按照课前学习任务单里设计的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在所有程序进行之后,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另一篇小文章或一些使用动名词的句子,让学生看懂小课文或句子后找出使用动名词的地方并解释其意义。每一项活动结束时,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行组间互评,教师做详细记录。对于学生有疑难的共同问题,先由学生讨论,可以让学生代表来讲解,不完整或有欠缺的地方再由教师讲解补充。

在课后,要求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完成。学生在阅读时,找出10个用到动名词的句子,并体会其用法和用意。有疑问的学生,可以在微信群或QQ群里向其他学生或老师提问。

四、结语

高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一样,英语基础知识差别很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培养增强学生的语法意识,语言学习的捷径是掌握其语法规律。在语篇中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语言意义,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翻转课堂有效地解决了高职公共英语课时偏少的问题。当然,教师在课前设计学习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在课前需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它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素养,要求学校具备相关教学资源和设备。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它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教学特点,丰富了课堂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开口讲英语的机会。此外,通过开展小组学习,增强了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间的交互性,促进了师生的共同进步。与此同时,翻转课堂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不适应。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动名词语篇语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日语动名词中二字汉语与四字汉语语构成的对比研究
A team works smoothly
动名词or不定式,真的只能死记硬背吗?
跟踪导练(二)4
KEYS
Keys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