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王晓娇
编者按:软枣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arguta (Sieb. & Zucc) Planch. ex Miq.)别名软枣子、猕猴梨,为猕猴桃科落叶藤本植物。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生动描述过猕猴桃名称的由来“其形如梨,其色如桃,猕猴喜食故有诸名。”软枣猕猴桃果实营养丰富,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是其他水果的几十倍,是开发功能保健食品的绝佳原料,其果型“迷你”小巧,果面光滑无毛,种子小,非常适合鲜食和加工成整果罐头、果脯等。
虽然在国际市场上软枣猕猴桃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新宠”,但是在国内市场上,人们对软枣猕猴桃的了解还微乎其微,为了让国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软枣猕猴桃,使软枣猕猴桃在国内市场上也能畅销,让中国的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少走弯路,丹东北林农业研究所所长张明瀚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张明瀚,现任丹东市北林农业研究所所长、丹东市软枣猕猴桃协会秘书长、丹东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张明瀚2001年毕业于辽东学院园艺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工厂化育苗等方面的工作。他先后攻克了花卉、药用植物、小浆果等20多种植物的工厂化育苗技术,其中2003年的“切花百合种球脱毒快繁技术”获得了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同时获得了一项专利。2007年以后, 张 明瀚主要针对蓝莓、软枣猕猴桃、树莓、蔓越莓、草莓等多种小浆果进行规模化育苗,先后承担省市级种苗繁育方面的科技项目。2017年他被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授予“丹东好人·最美振兴发展带头人”荣誉称号。
丹东北林农业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2008年成功繁育蓝莓种苗40多个品种,年繁育量达到100万株,生产各种花卉种苗100多万株。2009年开始选育软枣猕猴桃品种。2010年承担丹东市科技局《树莓新品种繁育与示范》项目。2011年蔓越莓种苗繁育及试种获得成功。2012年研究所迁至丹东市汤山城镇龙泉村,建立300亩种苗繁育基地。2013年繁育各类小浆果种苗300万株,承担丹东市科技局《软枣猕猴桃种苗快繁技术研究》项目。2014年繁育各类小浆果种苗达1000万株,承担辽宁省科技厅《软枣猕猴桃种苗繁育及科技示范》项目,取得辽宁省农业厅批准的《种苗生产许可证》和《种苗经营许可证》,组织筹备成立丹东市软枣猕猴桃协会。2015年取得中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的《出境种苗花卉生产经营企业注册登记证书》,软枣猕猴桃陆地规模化种植取得成功。2016年蓝莓和软枣猕猴桃温室立体栽培获得成功,建立软枣猕猴桃品种资源圃。 张 明瀚多年来一直从事优异植物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优质种苗的研究与生产,农业新技术的开发与综合运用,十年来共为全国广大种植户培养优质蓝莓、软枣猕猴桃、树莓、草莓、蔓越莓、黑果腺肋花楸等小浆果种苗3000多万株。研究所占地800余亩,拥有600平方米的种苗繁育室和检测室,10万平方米的种苗驯化室,300亩标准的生产示范园和品种资源圃,以及完善的种苗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年繁育能力达1000万株以上,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林业科普基地,侨爱心精准扶贫(丹东)基地、优秀农业产业基地。2016年,北林农业研究所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东北软枣猕猴桃遗传育种中心”同时建立软枣猕猴桃标准化种植模式,2017年初,研究所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小浆果营养物质的提取及深加工产品。
随着北林农业研究所的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壮大,市场对软枣猕猴桃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形成供不应求状态。怎样才能把软枣猕猴桃原果的产量提高上来,张明瀚所长凭借多年的经营之道和前卫的思想,通过政府这个有力的平台,与农户达成一致,果断地将研究所迁至丹东市汤山城镇龙泉村,在政府的指导下,研究所解决了供应问题,还带动了一批质朴勤恳的农民共同致富,拉动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让种植户到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去贫困户家里走访慰问,为农户提供种植方面的技术指导。
在丹东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推动下,北林农业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将在丹东北林研究所基地共同建立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同时打造东北亚软枣猕猴桃遗传育种中心。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筹建于1956年,195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解放后最早建立的国家植物研究所之一。武汉植物园现有职工270人,其中科研人员209人,拥有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5个硕士学位培养点和植物学、生态学博士学位培养点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资源与育种中心在猕猴桃物种及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猕猴桃分类及系统进化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是世界三大猕猴桃资源、育种及科研基地之一,2010年被农业部核批为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
2017年,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签署合作协议,引进大连化物所长期从事食品、药品研发的研究团队,带领公司科研人员,共同开展丹东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先后有18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截至2016年底,在所工作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6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0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42人。研究团队所在研究组隶属于大连化物所生物技术部,现有各类人员2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人,研究生十余人。研究人员专业涵盖了药学、生物化工、植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在开发领域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研究组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00篇,申请专利40余项。同时,研究组拥有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总资产超过1000万。大连化物所在研究实力、项目管理、人才队伍、研发平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化物所国家色谱中心、大型仪器设备检测平台等均为北林农业研究所开展的项目提供服务。目前双方拟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资源评价:针对辽东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及中药材资源,系统开展评价工作,清楚了解各种资源的特点,明确优势所在,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产品深加工工作。2、主打口感及天然概念的产品开发:充分利用某些资源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通过一些物理手段,将其加工成口感好、绿色天然的产品。3、功能性产品的开发:通过提取、分离、转化等手段,获得资源中富含的功能性物质,再通过复配、制剂等工艺,最终开发出具有某种特殊功效的产品,这些产品既可以是功能性食品,也可以用于医疗、美容、日化、农业等领域。
北林农业研究所在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诚践行秉实追求”的企业理念,踏踏实实干工作,认认真真做技术。本着“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信念,“科技惠农共同发展”的企业宗旨,北林农业愿与拥有农业情怀的新农人,携手并肩,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