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心 ”之旅

2019-01-03 22:58冯思儒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9年12期
关键词:黄土地梁家延安精神

冯思儒

在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学习期间,我参观了宝塔山、凤凰山、枣园、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革命旧址,沿着革命先辈奋斗的足迹,把往昔的峥嵘岁月回望;实地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知青生活的现场,体会习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展现出的逆境中的奋发精神以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聆听了多名老师的现场授课和红色故事会上革命后代对父辈故事的讲述,了解到他们“初心”的坚定与信仰的光芒。

在延安这片古老而又青春的土地上,我切实感悟到了我党在此孕育出的“延安精神”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回顾这五天四夜的行程,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延安精神”永垂不朽

我党在延安时期,全国正值多事之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可谓是“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但谁也没有料到,就是在当年这个鱼沉雁杳的小山沟里,就是在宝塔山的峭壁间,就是在枣园的窑洞里,聚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是他们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也正是他们,为建设一个和平、民主、自由、繁荣的新中国而艰苦奋战、纵横捭阖,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彪炳千秋的锦绣华章。

是什么支撑了这些先辈前仆后继地投入当时精英阶层并不看好的革命事业中去呢?

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从张思德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到白求恩大夫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从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到三五九旅全体战士的“自力更生”。黄土高原上,迸发出了这一代年轻的共产党人用青春谱写出的交响乐章,并拉住历史的鼓角,为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时代敲响了振聋发聩的最强音——延安精神!

习近平同志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延安精神的诞生,给当时尚处稚嫩期的中国共产党打了一针强心剂,给了所有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延安精神以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共产党人赋予了新的灵魂,以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党的传承树立了优良作风,以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党的未来描绘了宏伟蓝图。

正如习近平同志2009 年11 月在陕西考察时所说:“伟大的延安精神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延安精神历久弥新,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的“初心”,也是所有共产党人应秉承的一贯作风。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应当常思常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传承延安精神。

回首这片先辈们朝乾夕惕、宵衣旰食的黄土地,一步步走过岁月的交替,仿佛和他们同处在一个时空,仿佛看到那个璀璨的年代里,延安精神的光芒从这里照亮了陕北,照亮了全体共产党人,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

延安精神永垂不朽!

梁家河的启示

梁家河隶属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位于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 公里处,多年前,这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

如今的梁家河,已是昂霄耸壑、气象万千,柏油路也早已四通八达。沿着崭新的路面一路前行,在山壁间的窑洞里,在围墙外的树荫下,“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知青淤地坝”“知青井”,一块块静静矗立的石碑悄然记录着上世纪70 年代初发生在梁家河的变化。在这里,我看到了习近平同志长达七年的知青岁月。

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时,是一名尚不满16 岁的少年,面对黄土高原的恶劣环境,他没有退缩,没有避让。无论是当时知青闻之色变的“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还是与当地民众的相处,他都能俯下身子,与人民站在一起。白天他与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手上磨出了血泡,肩上勒出了红印;晚上他就和其他五名知青挤在一间窑洞,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他能找到的所有书籍。

他的吃苦耐劳、平易近人,他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发自内心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获得了梁家河人民和党员的一致肯定,于是1974年他又挑起梁家河大队支书的重担。办铁业社,建沼气池、代销点、缝纫社、磨坊,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1974 年粮食总产量由1971年的10 万斤提高到18 万斤,给贫困的梁家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5 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前往清华大学深造,自1969 年到此已逾七载。当时同来的15 名知青,他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后来,回忆梁家河的七年岁月,习近平曾深情地说:“15 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在梁家河了解习总书记的经历后,我豁然开朗,对“初心”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初心”,绝不仅仅是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概括,也不仅仅是“共产党员的担当”可以总结。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培养出的坚定信念并不是从成为共产党员才开始,也并没有因为他离开梁家河而结束。

当年,他带领梁家河人民提产量、置产业,他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如今,他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兴实业,时刻把人民的需求记在心上。当年,他运用科学知识,在梁家河挖通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如今,他强调“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当年,他扎根基层、不辞辛劳,梁家河的粮食盈车嘉穗、穰穰满家;如今,他轻关易道、通商宽农,中国的经济总量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当年,他从一名下乡插队的知青成长为人民拥护的大队支书;如今,他号召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担任当地“第一书记”,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的硬仗。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仍然坚定着不变的信念,牢记自己的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的初心做了最生动最详细的注脚。

或许,这才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把自己在梁家河的岁月深深记在心间,并把其中的精髓应用在治国理政上。他把自己的心得感悟告诉了我们,希望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不忘自己的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的启示是如此深刻,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的哲学思维和现实意义。

离开延安时,抬眼凭窗远眺,只见崇山环抱,天高而云阔。延河与南河的水路蜿蜒,环绕三山,望北而逝。此情此景,我不禁叹然,别了,延安,你承载的精神就像你的黄土地那样厚重,你用黄土地养育了延安的人民,也用精神教育了我们所有共产党人。延安,我们的初心,从你而来。

猜你喜欢
黄土地梁家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黄土地》画报
走进梁家河
延安精神
不忘黄土地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黄土地走来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读《梁家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