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9-01-03 20:48:20霍杰坤
关键词:基点胃肠道螺旋

霍杰坤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广东 广州 511340)

胃肠道肿瘤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则对患者生命健康极易造成直接威胁,临床上对该疾病患者往往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及图像清晰等显著特点,其对有效诊断该疾病具有有效优势[1]。本研究分析了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放射科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1~40岁有2例,41~50岁有6例,51~60岁有10例,61~70岁有7例,71~80岁有9例,81~90岁有18例。

1.2 方法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检查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胃癌: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嘱咐其检查前禁食8~12小时,扫描15分钟前服用清水500 mL,以其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点对患者静脉注射210 mg(除外),排除禁忌者,实施检查前再次服用清水500 mL。(2)肠腔肿瘤:相关检查人员需检查两天前嘱咐患者使用少量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同时实施检查前1晚需口服60%、100 mL MgSO4,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结肠内无残留积液出现。以患者身体实际情况为基点,次日需禁食禁水,扫描10分钟前对其肌肉注射20 mg 654-2[2-3]。

1.3 扫描情况

以飞利浦多层螺旋CT扫描仪为重要点,采用平扫+强化CT双期扫描措施诊断患者病情,同时充分利用高压注射器对患者实施100 mL肘前静脉团注碘海醇,保持速率为每秒3.0~4.0 mL,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患者经注射造影剂前实施过敏试验,在整个扫描过程中需嘱咐患者配合屏气对图像加以采集实施处理重建措施[4-5]。

2 结 果

5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发现,均属于胃肠道肿瘤,其中肿瘤处于大肠患者有20例,肿瘤处于小肠有14例,肿瘤处于胃部有10例,肿瘤处于肠系膜有8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发现,被检出肿瘤患者有49例,诊断准确率为94.23%。

被检出肿瘤患者中影像学表现出: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患者有22例,肿瘤呈不规则状患者有16例,肿瘤呈分叶状患者有11例,以常规平扫为基点,肿块多呈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其密度可均匀,亦可不均匀;以增强扫描为基点,患者肿瘤密度处于动脉期有强化趋势[6-7]。

3 讨 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耐受性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对胃肠道的解剖特征及病变的准确位置加以良好显示,同时对肿瘤部位、肠腔狭窄程度、范围与肠壁浸润深度加以显示,使得患者自身病变与周围组织脏器关系加以明确,切实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8]。其次,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能确保相关原始数据具有完整性,对重复检查胃肠道具有灵活性与方便性。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多角度观察可疑病变往往采用MPR与VR诊断患者病情,其具有全方位性与多角度性,对诊断患者病情具有实效性。另外,该肿瘤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就是胃肠道钡透、胃镜、肠镜与镜下取活检,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来,从腔内肿块无法采用钡剂检查直视,仅仅采用钡剂间接显示病变实际过程,但是采用纤维胃镜与肠镜检查发现,诊断该疾病仅仅从表面对肿块实际情况加以观察,对实际消化道浸润程度与邻近脏器受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加以判断,上述检查结果均使得患者具有疼痛感。众所周知,临床上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覆盖范围广、扫描速度快等显著优势,其相应的Z轴空间分辨率能达到0.5 mm,在各向同性扫描和多平面重组方面均能实现重要意义,从而确保清晰显示病变实际情况。除此之外,相关检查人员在实际检查前需不断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图像质量提供可靠性保障,如对患者实施最终检查前对采用禁食、清洁灌肠等基础工作,同时以患者病情实际情况为基点对其注射适量654-2使得患者胃部与肠腔蠕动度得以显著降低[9]。

综上所述,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其肿瘤形态结构加以密切观察,有利于及早诊断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基点胃肠道螺旋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06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