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宾,周 丹
(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江苏 常州 213200)
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1]。研究表明,血浆Hcy水平能直接影响外周血管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针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否有关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诊断治疗的ICVD患者250例作研究对象,250例患者均是符合ICVD诊断,发病后2天经CT等检查均证实为ICVD。在选取的患者中,男145例,女105例。
(1)25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会议》提出诊断要点及相关标准[3]。
(2)所有患者以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为唯一病患,未出现意识障碍、痴呆精神紊乱等疾病。
(3)所有患者的病程为大于5个月以上小于1年。
(4)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签订的同意书。
250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所用的仪器为飞利浦牌24J-5200型多普勒超声仪。取卧位,嘱患者伸长颈部,将探头对准锁骨上窝,对管腔流通、血管走向以及血管壁厚度进行记录。同时,将检查结果与对应患者的颈动脉主干、分岔处以及颈内动脉行扫描并记录。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颈部的斑块存在情况分为无斑块、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Hcy水平。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时,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无斑块形成者确定为无斑块组,出现低密度回声且斑块表面粗糙不平的确定为不稳定斑块组,有高密度回声且表面光滑的患者确定为稳定斑块组。
血浆Hcy大于15 umol/L时,诊断为高Hcy血症,并观察不同斑块组Hcy含量,分析Hcy对斑块的影响。
用SPA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材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的比较t检验,相关性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无斑块组58例(24.8%),不稳定斑块组122例(49.7%),稳定斑块组70例(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Logistic线性回归性分析,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呈正相关,OR值>1,为1.29,96% CI值为1.10~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显示,无斑块组患者的Hcy水平含量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而且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相比,Hcy水平及高Hcy血症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可能因为不稳定斑块会容易脱落,造成脑血管堵塞形成脑梗,相比于稳定斑块组的患者其危险性更高。高Hcy水平可以破坏患者斑块的稳定性,使危险性变得更高,所以高Hcy是易损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血浆Hcy水平的升高是形成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危险因子,对其的检测,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