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丹,马占英,杜会平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河南 邓州 474150)
腰腿痛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其主要表现腰腿酸胀疼痛,并伴有下肢麻木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日常生活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姿势、步态上表现出异常反应,且容易反复性发作,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腰腿痛患者,对其实施舒适护理,现在对其护理过程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疼痛科收治的腰腿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女10例,男20例,年龄29~80岁,平均(41.29±5.72)岁;对照组女12例,男18例,年龄31~78岁,平均(41.37±5.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指导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鼓励患者,帮助他们树立起治疗的信心;②疼痛护理:急性期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关注腰腿处保暖与血液循环畅通,协助他们做好止痛安神作用,评估疼痛性质、部位与运动等情况,利用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其减轻疼痛。常规使用药物消炎止痛,必要时可用阿片类镇痛药物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③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安全的、舒适的环境,配备轮椅、硬板床、腰带等用具,为其提供帮助;④体位护理:急性期用三折床取患者平卧位屈髋屈膝位、侧卧位屈髋屈膝位交替,根据患者实际感受合理调整屈髋屈膝位高度,以缓解由于下肢神经牵拉引发的腿部不适,减少腰部负荷,帮助其改善舒适度;⑤饮食护理: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提供饮食指导,引水量每日保持1500~2000 mL,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与水果;⑥功能锻炼:急性期保持卧床休息,睡硬板床,3~7 d后开始功能锻炼,屈伸运动相结合,7~14 d后疼痛逐渐缓解,开始腰背肌、核心肌群锻炼。
所有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对照组为76.7%(23/30),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2,P<0.05)。
腰腿痛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腰、腿疼痛,严重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急性发病期需要患者卧床休息,一些患者病情严重,会伴有行走困难、活动受限等问题,这时需要护理人员或家属帮助,其自理能力大大降低[3]。腰腿痛患者往往会呈现出心理上的负面情绪,这些心理的出现严重影响疾病发展,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影响其预后[4]。本次研究选取60例我院疼痛科收治的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对腰腿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疼痛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