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肖晶,贾建萍*
(联勤保障部队第985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出现缺血、坏死等症状。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本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猝死率高的特点。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为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必要在术后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1]。本文就PCI术后的护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急性心梗患者术后为了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应绝对卧床休息1~2周,同时还应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探视。
护士应随时观察患者心率、心律的变化,如出现室颤、室早、室速等心律失常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一般术后常规鼻导管吸氧一周左右,氧流量为2~4 L/min,吸氧过程中注意定时更换湿化液。
PCI术后患者宜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选择适量蛋白质、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禁食辣椒、浓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牛奶、豆浆等容易导致胀气的食物。
指导患者卧床进行大便、小便,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护士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安慰和情感支持,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1)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皮下是否出现血肿,术区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活动情况,按时触摸桡动脉搏动情况,检查股动脉处鞘管是否存在移位现象。
(2)嘱患者术侧腕部勿用力、勿打折,按时松动压力止血器,经桡动脉穿刺一般术后6小时可撤除压力止血器,腕部于12 h后可自由活动,3 d内勿在穿刺侧行穿刺、测血压等增加肢体压力的操作,保持术区的清洁、干燥,以利于伤口愈合。经股动脉穿刺术后4小时可拔除鞘管,拔管后穿刺处给予无菌敷料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肢制动12~24小时后观术区无渗血可拆除绷带。
(3)对于出现皮下瘀血的患者,首先要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引起患者的恐慌,并使用绷带轻压瘀血部位,防止瘀血情况加重,减少患者的痛苦。
为了防止术后血栓的形成,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000 I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或两次,连续应用5~8天。用药期间,应每日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每日更换注射部位,注射时应避开皮肤有破损、瘢痕和硬结的部位,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皮下瘀血及出血情况。此外,应每日晨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替格瑞洛90 mg每日两次,服药过程中注意局部、全身出血以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还应关注患者的神志、血压情况,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情况的发生,及早发现出血倾向[2]。注意叮嘱患者每日按时服药。
患者术中应用大量造影剂使血管显影来判断病情,术后要鼓励患者大量饮水来排出造影剂,减轻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
(1)术后发生胸痛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通知医生,注意判断疼痛的程度,配合医生给予病人相应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2)低血压是PCI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细速、大汗淋漓、头晕、两眼发黑、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建立静脉液路,遵医嘱使用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动态监测患者的出入量。
(3)术后极少数病人可能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护士应迅速准备好心包穿刺包,配合医生进行心包穿刺[3],同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给予扩容治疗。
(4)对于鞘管周围渗血或血肿的患者,应随时观察局部血肿进展,通知医生调整抗凝药物的用量,做好输血准备。
PCI术虽然开通了梗死的部分血管,但仍然存在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心肌再梗死的风险,所以,术后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除了避免情绪激动和重体力活动,还应了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必要性。
急性心梗患者接受PCI术后仍有各个方面的危险因素,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综合的业务能力,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的护理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