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硕,贾树培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2.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贾树培教授从事中医心血管疾病的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治病经验,在临床工作中,擅长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心血管疾病和内科疑难病证。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的范畴。一般认为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临床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为气血阴阳亏虚,痰浊、瘀血、寒凝为实,但历代中医界不同学派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的认识各有不同,目前普遍认为其主要证型有寒凝心脉型、痰湿阻滞型、心脉瘀阻型等。贾教授认为现阶段大多数冠心病心绞痛以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为主要证型之一,提出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治法,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冠心病患者大多数是四十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云:“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心力渐退”。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认为冠心病患者“心气不足,营卫不周”。随着年迈体弱、脏气虚损,本病心气虚是关键,气虚则行血无力,引起血液运行迟缓,停留而为瘀血,瘀血痰浊形成又可加重气血(阴)虚,即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且患病人群以脑力劳动者居多,长期思虑劳倦导致阴血暗耗,使气弱阴伤,因此贾树培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虚阴亏不能荣养心脉而脉道不利以及心脉瘀阻不通,故出现胸痛等症状。所以根据这一病机,贾树培教授提出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治法。
方药取《医学启源》中的生脉散和《医宗金鉴》中的丹参饮合方加减而成,处方:党参、麦冬、五味子、丹参、檀香、砂仁、降香、三七。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为大补之品。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三药合用,益气养阴,敛阴止汗,故为君药;丹参苦微寒,活血祛瘀通经,砂仁辛温芳香,和胃行气止痛,檀香辛香,擅理胸膈脾胃之气,以上三药合用,使气行血畅,诸疼痛自除,故为臣药;降香辛温芳香,行气活血止痛;三七甘苦温,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二药为佐药助臣药行活血化瘀之效。上面诸药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
病案举例:李某,男,77岁,主诉:阵发性左侧胸痛两年,加重一周;有3年糖尿病史,冠心病心绞痛病史2年,患者血糖控制尚可,控制在6~7 mmol/L;有左侧胸痛症状,就诊于省人民医院,长期服用消心痛来治疗冠心病,症状有所缓解,但心绞痛时有发作,尤在劳累后或情绪激动时,近期加重一周,服药无效。患者遂于2018年12月4日就诊于市中医院心血管专科门诊,自诉左侧胸痛隐隐,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神疲乏力,纳差,心烦多梦,舌质暗红,苔微黄腻,脉细结代;查心电图示:STv3-v5下移大于0.15 mv,Tv2-v5低平。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处方:党参18 g,麦冬10 g,五味子6 g,丹参10 g,檀香3 g,砂仁3 g,降香10,三七4 g,炒麦芽12 g,炒谷芽12 g,炒酸枣仁30 g,黄连4 g,7剂,日服一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二诊: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懒言症状减轻,饮食、睡眠好转,胸痛发作次数减少,舌苔薄白,去黄连,7剂继服。三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再继服7剂,稳固疗效。
按:患者中年男性,根据症状、舌脉表现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法。初诊原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为大补之品,重证适用,党参甘平,功效相似,力稍薄弱,故而代替;患者因瘀久生热,舌苔微黄腻,予加黄连以清热燥湿。纳差,加炒麦芽、炒谷芽以健脾和胃。心烦多梦,加酸枣仁以养心安神;二诊患者症状减轻,舌苔好转,去黄连,后症状好转继服以巩固疗效。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冠心病的重要的病因病机。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1]认为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冠心病的四个主要环节。因此,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是冠心病的重要治法之一。对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我们要对证治疗,灵活加减,从而取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