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配难点与装配质量控制措施—以某型发动机为例

2019-01-03 16:13:12许则富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工序发动机

许则富

(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云南 昆明 650051)

某型热动力产品是以热力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其结构及装配步骤较为复杂,装配质量直接决定发动机的可靠性。发动机装配作业时,根据工艺规程,除了保证组部件、零件的清洁、拧紧力矩、装配间隙等,还需保证组部件装配顺序、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才能确保机件、零件装配的精确性和较高的技术要求。一旦装配出现问题,将影响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如(如噪声),甚至影响产品的安全性[1]。发动机装配都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然而,发动机装配质量及控制措施等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寻求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完善质量管理机制、提升装配人员综合素质及操作技能、提高发动机维修质量等。本文在此对发动机装配难点与装配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在装配作业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发动机功能概述

发动机作为热动力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作用不言而喻。发动机不是单一简单动力机器,而是更为科学、严谨、合理的系统布局。每一个零部件都对其性能保障、功能发挥起到关键作用。“发动机”也被称其为“心脏”,其作用功能如下:第一、起到动力供给及传递的重要作用,将能量以动力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为机械产品的运行打下基础。第二、发动机起到安全保障的关键作用。发动机一旦失效,产品可能就不安全,因发动机故障与装配问题造成产品出现的风险事故时有发生。第三、对产品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发动机作为重要基础核心,其在产品整体使用寿命方面也影响颇大,主要是因为发动机自身问题、装配问题、磨损消耗问题等,一旦发动机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会间接对产品整体零配件的协调性、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长期以往下去必然会使其周期寿命下降[2]。

2 发动机装配主要难点

2.1 发动机装配工序复杂,且技术要较高

发动机作为产品重要动力核心部件,对产品运行的稳定发挥尤为重要。发动机装配最大难点为工序十分复杂,且装配技术要求过高。严格执行装配工艺规程且谨慎操作的装配思路虽然符合产品整体要求,但从装配效率与质量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制约性。首先,发动机零件、元件较多,还有传感器、电子模块等,这些两件加起来甚至上千件。在进行发动装配过程中需要对该零件、元件、传感器等进行认真分类、顺序组装,一旦出现零星失误就会导致其发动机质量问题出现。其次,装配工序繁琐,且关联性较大。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其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顺序执行”,发动机各元件与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装配过程中一但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发动机质量甚至故障的发生。最后,由于发动机生产技术不断更新,高技术、高设备、高工艺的发动机配置日益突显。这些需要装配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艺技术,一旦不具备其技术工艺就会导致因人为问题造成的发动机质量问题产生[3]。

2.2 缺乏装配质量管理制度

通过对试验发现,屡次造成其质量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为装配质量管理制度缺乏。质量的控制在于对其进行严格、精度、系统的监督管理,在装配过程中过度注重其数量、速度,进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质量保障。同时,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及细化检查也是造成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其次,目前缺乏有效的发动机装配质量评价手段和方法。因此,从发动机质量保障角度出发,对其制定严格、细化的质量管理制度尤为重要[4]。

3 发动机装配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3.1 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根据发动机装配的重要性,应该从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入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保障作为重中之重。具体如下:第一、明确责任机制,将发动机装配流程与工序进行责任分工,明确装配环节中的负责范围。通过责任明确可以使发动机装配工作更为效率化与保障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追查到指定责任人。第二、建立精细化质量管理机制,发动机装配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需要对较大工作量及复杂工序进行循环开展,在其过程中如出现马虎大意、应付态度极易导致质量问题出现。所以,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精细化管理机制十分重要。主要以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工序细化、元件质量细化、质量监控细化、完成检测细化等为主,将可能出现的任何细小问题、故障及风险等进行考虑分析,不断完善其质量管理机制[5]。

3.2 提升装配人员综合素质及操作技能

装配人员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是保障其发动机装配质量的重要前提,缺乏人工的有效保障,就无法实现发动机的整体质量提升。因此,提升发动机装配人员自身能力十分重要。具体如下:第一、定期举行相关技术培训活动、课程,将发动机构造原理、装配流程、难点问题等进行系统教学,强化装配人员装配技能与操作技巧。将装配质量问题降至最低。第二、强化其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从工作态度及理念入手,帮装配人员树立“精工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主题活动、经验交流等形式,让职工了解掌握发动机装配的重要性、流程性。提升了自身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第三、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掌握,发动机技术不断更新突破,需要装配人员对更为先进、科学的发动机技术与相关工艺进行实时学习,这样才能为日后发动机装配质量提升打下重要基础[6]。

3.3 提高发动机维修质量

“维修”作为提高发动机装配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对其进行发动机装配中的维修检测已成为当下诸多发动机生产企业及单位重要流程之一。首先,应该从发动机原理和特点入手,对存在故障问题的发动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故障问题出在哪里、影响波及哪里、如何优化处理等,不能片面的形式化、过场化,一定要细致深入、系统总结。其次,应该加大对“发动机”的全面检测,基于发动机的重要性,应该建立专项“发动机全面检测机制”,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进行及时排除,在确保发动机装配后无故障的前提下,继续进行相关工作开展。最后,应该进行装配技能培训及“大比武”等形式,不断锤炼及提升装配人员实际水平,对发动机应用装备及领域可能遇到的故障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并采用现场结合实践的方式,对其发动机装配进行“实地”演练,提升了装配人员的实际技能水平,为应用领域的稳定及安全打下重要基础[7]。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发动机装配难点与装配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发动机作用功能概述;发动机装配主要难点,其包括发动机装配工序复杂,且技术要较高、缺乏转配质量管理制度;发动机装配质量控制具体措施,其包括完善质量管理机制、提升装配人员综合素质及操作技能、提高发动机维修质量等。所以,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发动机装配难点与装配质量控制措施进行阐明,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工序发动机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昆钢科技(2022年2期)2022-07-08 06:36:14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石材(2020年4期)2020-05-25 07:08:50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如何构建医院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新一代MTU2000发动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