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

2019-01-03 16:13:12徐永平李淑华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定价利润价格

徐永平,李淑华,韩 颖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 金昌 737100)

内部转移定价,是指企业集团内各单位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半成品或劳务而引起的相互结算、相互转账所需要的一种计价标准。它反映企业集团内部各单位(利润中心)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联系,一般不直接与消费者发生联系,是“内部市场价格”的一种形式。内部转移定价影响内部各单位的经营业绩和利益,决定企业集团的资金流向,是涉及企业战略的重大问题。

1 内部转移定价的必要性

(1)明晰所属企业的经营责任。集团的整体经营目标,必须在内部进行分解,将责任落实到各个经营实体,对涉及到内部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必须通过制定合理的转移价格来调节内部供求关系和各方的利益,有利于改善内部单位的经营管理。

(2)实现集团内部资金调度。内部转移定价,是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调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3)取得避税效应。通过制定转移价格,可以将利润集中转移到享受纳税优惠的子公司,从而降低整体税收负担。

(4)实现企业经营战略。通过转移定价,将资金配置到企业集团战略发展所期望的项目上,发展优势产业。

2 内部转移定价实现的前提条件

(1)单位从属一致。内部转移价格的各单位从属于一个企业集团,企业利益、目标一致。

(2)定价公平合理。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应公平合理,按等价交换原则实行高质高价、低质低价,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必须为各方所接受。

(3)从主从重定价。企业需要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的对象成百上千,如果事无巨细,不但不必要,而且很难实施。因此,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必须抓住抓重,对价高量大、耗用频繁的对象,一定要科学计算,从严定价;对一些价低量小,不常耗用的对象,可以从简定价。

3 影响内部转移定价的主要因素

(1)集团战略。转移定价作为一种管理行为,其动机必然受集团企业战略的影响。处于竞争中的企业集团,其竞争战略主要有一体化战略和优势战略。在一体化战略方面,以经营产品为基准,可以采取横向拓展经营广度,将关联产品或非关联产品纳入一体化,或纵向将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或经营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纳入一体化;在优势战略方面,可以采取成本优势战略或技术优势战略。

(2)经营业绩。内部转移价格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可以确定转移产品或劳务的价值量,且价值量必须正确体现到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接受单位的经营业绩中,正确体现“收入”和“支出”关系,有利于核算经济效益。

(3)资金流量。企业内部各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通过内部转移定价可以确定一定时期内各方的资金流入量和资金流出量,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集团资金周转的需求,合理制定各经营单位的资金占用量。

(4)经理人因素。由于职业经理人通常拥有较多商业秘密,在内部定价时,可能出现因协商谈判技巧的误导而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人力。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从客观实际出发,避免主观随意性,既便于双方接受,又服从或服务于集团整体战略的管理要求。所以,内部转移定价的方法设计和使用至关重要。

4 内部转移定价的原理

(1)建立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建立基于销售、生产、采购、投资、筹资等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企业经营中的业务、财务会计和管理流程深度融合,发挥财务对业务的指导和支持作用。在定价过程中,首先对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数据之间的变动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而预测未来数据,按决策需求合理地选择相关成本,以此作为定价基础。

(2)体现导向作用。内部定价可以把投入和产出全部定价管理,按照“全部产出-全部投入=利润”的基本模式,对不同产品实行不同定价。如主产品定价最高,副产品次之,残次品定价最低,在等量投入情况下,生产主产品越多创造的利润就最大,反之利润越低。

(3)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充分利用盈利性、独立性、市场化特征,建立内部交易机制,明确相互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市场价为基础确定收费标准。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利润中心)共同负责某种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时,必须通过内部转移定价进行利益分配,既传感市场压力,又促进企业内生动力。

5 内部转移定价的主要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基本思路是先计算成本基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成数”,通过“成数”获得预期的利润,以此得到产品的目标价格。成本基数既可以是完全成本计算法下的产品成本,也可以是変动成本计算法下的变动成本。 完全成本加成法的“加成”包括非制造成本及利润空间;变动成本法的“加成”涵盖全部的固定成本和预期利润。除了上述方法以外,企业还可以使用标准成本法,即以标准成本作基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成定价。

(2)市场定价法 。根据市场价格来定价,或者根据市场上同类或者相似产品的价格来定价。邯钢经验中的“模拟市场核算”,其核心要义就是对集团内部各种消耗和内部转移价格基本按照同产品的市场价格来进行定价。市场定价法有利于直接传感市场信息,随时关注市场行情。它包括利润共享定价法、协商转移定价法和共同成本分配法。具体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定价目的选择或配套使用。

(3)新产品定价方法。 新产品的定价一般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企业对新产品定价时,通常需要试销定价。通过试销,获得有关市场信息,以此确定产品的最终销售价格。新产品定价策略包括撇脂性定价法和渗透性定价法。撇脂性定价适用于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且以获取销售初期较高利润为目标;渗透性定价法适用于先占领市场份额,然后逐步提高价格获取较大利润。

(4)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是指在企业有闲置生产能力时,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所采用的定价方法。当公司存在剩余生产能力时,增量成本即为该批产品的变动成本。这种定价方法虽然定价会较低,但是短期内可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并保持员工的稳定,还可以抵补一部分固定成本。在这种况下,企业产品的价格应该在变动成本与目标价格之间进行选择。其中,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成本加成=固定成本+预期利润;目标价格=变动成本+成本加成。

(5)跨国公司的内部转移价格。

跨国公司运用内部转移价格的依据,一是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各子公司之间都存在着经常性的资金、商品、技术、劳务等往来,而交换总依赖于一定的价格作为核算的依据,由此转移价格得以产生;二是国际间的税率差异使转移价格成为可能,利用各子公司所在国的税率存在差异,有效采用内部转移定价,可提高或降低交易价格,调节公司内部利润分配,实现总税负最小;三是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可以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利用转移价格,把成本降至最低,取得最大利润。

内部转移定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企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内外环境。企业集团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不应死搬教条,应该从实际出发,灵活选择或配套使用定价办法,完善和规范内部契约化管理,营造内部生产经营竞争机制,实现利润最大化。

猜你喜欢
定价利润价格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08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价格
汽车之友(2016年18期)2016-09-20 14:10:22
观念新 利润丰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6
价格
汽车之友(2016年10期)2016-05-16 14:18:45
价格
汽车之友(2016年6期)2016-04-18 18:29:21
帮爸爸定价
读写算(下)(2015年11期)2015-11-07 07:21:02
利润下降央企工资总额不得增长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