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春,白严峰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交感风暴又称心脏电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后简称室速)或心室颤动(后简称室颤),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救治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1]。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个体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的延迟的和(或)延长的反应[2]。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交感风暴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需要反复快速电除颤,对患者而言是一强烈的恶性刺激,易造成PTSD,严重者无法回归社会。我院成功救治一例AMI并发交感风暴致PTSD的患者,引导其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50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10余天,晕厥1次于2017年2月25日入院。既往体健,居民医保,家庭支持良好。患者10时突发意识丧失,自行清醒后至我院检查,急诊心电图示室速,血压测不出,予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当日17:30再发室速,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泵入后转为窦性心律。03~06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反复出现室速,给予电除颤3次;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期间,频发室速,约数分钟一次,予电除颤2次;03~08患者强烈要求由ICU转入我区,精神高度紧张、强烈惊恐状态,入睡困难,易怒,自诉梦中反复被电击,过度警觉除颤仪等抢救设备,担心其异常放电。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3]诊断为电除颤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CL-C)评分60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63.75分。患者晚间再发室速,予3次电除颤。电除颤期间均配合使用抗心律失常、镇静等药物。03~20患者心脏相关病情好转,出院。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4分(总分≥60分,评定为生活基本自理),但是拒绝生活自理,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依赖助睡眠药物。2018年2月因探望生病的亲属后自觉胸闷不适、失眠一周再次入院治疗,生命体征正常,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患者自诉可以进行3~4公里的步行体育锻炼,但是对外出工作存在恐惧心理,担心受到伤害,无法胜任,镇静安眠类药物剂量减半。2018年6月患者因自觉全身乏力、胸闷不适第三次入院,生命体征正常,治疗同前。出院后患者睡眠逐渐转好,偶尔使用镇静安眠药,后外出从事轻体力工作,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做好基础护理;根据病情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关注主诉及生命体征、心电图的变化,必要时备好抢救车、除颤仪等抢救设备;严格遵医嘱用药,关注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做好心脏专科相关健康教育。
该患者年纪轻,既往体健,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生命威胁,产生恐惧、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再加上多次电风暴除颤的恶性刺激,使患者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应激状态又会使交感神经继续过度兴奋,促使交感风暴的发作[4],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患者出现PTSD,影响治疗预后及生存质量。因此,心理干预必须和临床治疗护理同步进行,并追踪至患者最终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后。
2.2.1 关注环境设备,减少负面刺激
第一次住院期间安置患者于抢救室,因反复除颤后不能正确对待监护仪、除颤仪等抢救设备,对仪器设备报警声产生高度恐惧心理,害怕除颤仪异常放电,故将除颤仪、抢救车隐匿于床帘后,便于取用且避开患者视线范围。同时合理调节仪器的报警限,避免仪器设备触发患者的创伤性体验。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医嘱,尽早撤除相关的仪器设备,转至普通病房,摆脱创伤性环境、避免进一步刺激。限制人员探陪,避免他人情绪变化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影响。第二、三次住院时,患者病情平稳,安排其与病情较轻、积极乐观的病友同住一室,以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2.2.2 营造良好氛围,增加患者信任感
在诊疗护理流程中,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是PTSD干预的基础。工作人员温暖随和,主动询问,鼓励患者倾诉,对其防御机制表示认同、理解与支持,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取得其信任。患者由ICU转入我科后精神高度紧张,晚间恐惧心理更甚,床位医生护士床边陪护,指导其学习适应性的技巧控制症状和管理情绪,如:深呼吸、聆听音乐等,至其入睡。后期及时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介绍成功病例,强化疾病预后良好的观点,鼓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弱化患者角色,做好生活自理。
2.2.3 伴侣陪伴,增强信心
通过夫妻间的交流和相互慰藉,有利于释放患者的负性情绪,建立起正性情绪,以提高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5],医护人员向家属交待病情、诊疗计划和预后,建议调整陪护家属为其伴侣,争取家属充分理解并合作,床边陪护,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关心、尊重患者,但又不能过分迁就。相比其他家属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负性心理,促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充满信心。患者后两次住院均由其伴侣陪同。
2.2.4 药物方面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睡眠障碍会导致疲劳、焦虑、易怒,严重影响创伤的救治效果,加重应激障碍,需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6]。第一次住院期间,患者自诉梦中反复被电击,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值班护士及时巡视,并与医生沟通,应用思诺思、阿普唑仑片等镇静安眠类药物,减轻其急性PTSD症状,减少痛苦体验。护士及时向患者解释药物的积极促进作用,告知其用药的必要性,有效避免其对镇静安眠类药物的排斥心理。后期指导患者采取放松、积极暗示等方法调整应激心理,逐渐减少药物用量。
患者第一次出院后,护士每两周电话回访一次,每两月家庭访视一次,在常规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情绪管理、睡眠护理等。指导患者做好自我生活管理,合理饮食、保证睡眠、按时服药复诊等。对患者进行医学及运动评估,告知及时活动对康复的益处及必要性,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计划,教会其活动中的监测办法,肯定其生活自理及简单劳动的能力,鼓励其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第二、三次出院后,每月电话回访一次,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情况,尤其是睡眠及活动方面,评估心理状况,指导其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消除恐惧心理。指导家属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休息环境,能正确识别并主动避免不良刺激,如:亲人生病、关系不和谐等负性事件。引领患者参加我院心梗沙龙活动,鼓励病友间的交流,借鉴经验,逐步弱化患者角色,增加其对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的信心。
干预16个月后,患者PCL-C评分27分,较第一次住院期间下降55%,SAS评分:35分,较第一次住院期间下降45%,情绪平稳,睡眠质量良好,梦中未再出现被电击现象。患者由拒绝生活自理过渡到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最终外出工作,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交感风暴对患者而言是强烈的恶性刺激,易造成创伤性应激障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早期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及后续针对性的追踪随访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对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针对该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的多方式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回归社会,参与工作,达到身心共同康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