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

2019-01-03 14:19
关键词:安全事件内科心血管

孙 营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为了对比临床常规心血管内科护理干预与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之间的临床应用差异,笔者特以90例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对照分析,具体情况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选出9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临床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9岁,平均(62.23±1.48)岁;其中,19例心力衰竭,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9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高血压危象。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50~82岁,平均(62.53±1.37)岁;其中,18例心力衰竭,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0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高血压危象。将上述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对比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9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评分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后,对照组实施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环境干预、心理干预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①首先,护理人员应先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如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心脏骤停、心律失常、休克等,以便于针对风险因素做好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②时刻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定时为患者更为体位,一方面提升其生理舒适度,另一方面实现预防压疮的目的。在患者病床两边加设防护栏,且于床头、床尾处粘贴严防坠床的标识语,时刻警醒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相应的坠床预防工作。在病房走廊、通道处不堆放杂物,地面应保持干燥不潮湿,从而降低患者跌倒风险。③在用药前,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核对药物、药物使用剂量以及使用间歇,防止错漏用药。用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也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增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便于及时发现其不适。④对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治疗或护理工作中所需要使用到的诸多仪器,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设备,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养护与维修,减少仪器故障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同时,采用我院资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设置其评价总分为100分,评分越低,则表明满意度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满意度评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22%(1/45,1例跌倒),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3例跌倒,1例坠床,2例错漏服药,1例仪器故障),x2=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21±1.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0±1.66分,t=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在临床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等不安全事件的风险相对较高,故而如何提升该科室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纠纷,也成为广大医学界学子与患者群体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1]。护理风险管理是指针对护理工作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前做好准备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一种管理方案,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主动规避风险,并将风险预防措施严格落实到每个护理环节中[2]。本研究中,则主要从风险预判、风险预防应对、加强用药干预与仪器设备管理等诸多方面改善护理管理工作,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明显较低,则进一步说明,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与护理安全性行之有效;其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则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运用风险护理管理更易于收获患者对于医疗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降低医患纠纷。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的改进措施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