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荣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状动脉持续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种心肌坏死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部剧烈疼痛,可能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有高死亡率、高发病率、难治愈率等特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急救,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最适用的急救办法。而护理人员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主动配合急救工作,大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本次实验主要分析了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研究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1.16±6.67)岁;研究组男40例,女10例,年龄47~86岁,平均年龄(57.26±8.03)岁。(1)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全部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实验研究。护理人员与家属沟通后达成意见统一,签署过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疾病者、其他类型心脏疾病者、语言障碍者、药物过敏者等。
(1)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做出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镇痛等基础护理内容。
(2)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在基础护理内容上添加:
1.组建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业务熟练的护理小组,定期展开急诊护理培训,让他们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有能力协助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2.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第一时间观察其症状,判断其病情,决定是否开启绿色通道,实施优先急救方案。抢救开始前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同时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将0.5 mg硝酸甘油放于患者舌下。如见患者病情没有改善,要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继续给予硝酸甘油。向患者家属说明情况,适当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治疗办法、护理注意事项等[2]。
综合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治疗情况、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观察,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时间(24.46±5.52),治疗效果(108.22±7.65),住院天数(7.53±4.01);对照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为(49.82±6.68),治疗效果(41.05±3.32),住院天数(16.98±5.77)。总的来看,研究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观察,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46%),其中满意36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4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2.88%),其中满意20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19例。总的来看,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89%);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6%),研究组普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缩短了患者进入抢救阶段的时间,护理人员的接诊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能迅速稳定下来。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变“机械化护理”为“主动化护理”,还从根本上促进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更有意义,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的成功率,还可以优化护理效果和治疗质量,值得广泛的推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