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从敬,郝又国,孙豪
超微针刀疗法是一种以小针刀疗法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之中。本文对超微针刀疗法在颈椎病的临床运用及研究做一综述。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的总称,患者主要由于长期的颈椎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等,导致椎动脉、神经根、脊髓受到压迫,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其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常于晨起后及长时间低头后发病。临床尚无彻底根治颈椎病的方法,患者病情易反复[2]。
1.1 颈椎病的诊断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5]。我国传统医学中本无“颈椎病”一词,属中医“痹症”范畴,系颈椎慢性劳损导致瘀血内生,寒气痹阻,不通则痛[6-7]。颈椎病发病与经脉循行密切相关,根据发病所在经络循行部位,结合病因病机,明确六经证候[8]。现代医学中常将颈椎病分为6种类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最为多见,约占总发病人群的50%~60%[9-10]。研究认为,颈椎病的重要原因是颈椎生物力学的失衡,颈椎的内源性与外源性稳定是维持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11]。在《脊椎病因治疗学》中龙层花等提出三步定位诊断法,即神经定位诊断,触诊、检诊定位诊断和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三步相结合做出最终的定位诊断结论,一定程度上避免错诊、漏诊,提高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的疗效[12]。这种诊断方法立足于基层医疗单位,可针对颈椎病进行早期筛查及治疗[13]。
1.2 颈椎病的一般疗法 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一般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来选择。据翁凤泉等[14]统计的资料显示,非药物疗法在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以及椎间盘突出程度较轻的患者中效果显著,有效率达到98%,相关症状治愈率达到70%左右。其中非药物疗法常包括:针灸治疗、推拿治疗、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以及颈托制动等[15]。
2.1 超微针刀疗法特点 超微针刀属于小针刀的一种,针体长4cm,直径0.35mm,前端呈扁平利刃状,宽0.5mm,每个切割点最多切割3刀,进针深度为2.5cm左右,松解粘连组织,刀法以轻切为主。其通过对软组织反复损伤造成的粘连、瘢痕进行松解、分离,减轻对周围软组织、肌肉、韧带的卡压,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7,16]。超微针刀疗法是在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产生的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其兼具针灸和针刀疗法的治疗作用,结合运动医学和运动解剖学理论,通过切割深浅筋膜、筋节、浅在的肌肉附着点及皮神经卡压部位[17],达到松解肌肉、肌腱等目的,使人体恢复正常状态。
2.2 超微针刀的作用机制 超微针刀疗法的核心理论为改善软组织的力学平衡失调[18],结合自身独特的“弓弦理论”、“杠杆理论”和“链条理论”等,通过对人体浅表软组织进行刺激和松解,达到以下治疗效果:有效地恢复局部软组织的不平衡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局部受累组织的营养供给状况,促进受累组织的自我修复;刺激局部病灶,使血清中致痛物质下降,起到调整神经功能、活化组织的功能。超微针刀的作用包括: ①针刺作用:超微针刀兼具了针灸针与手术刀的特点,针刀刺入特定位置时较普通针灸针可产生更大的局部刺激,更快获得得气感;②松解作用:利用超微针刀对病变软组织的粘连、痉挛和疤痕进行松解和剥离[19], 可解除病灶压迫, 消除无菌性炎症, 改善局部血循, 恢复力学的动态平衡。③激发人体自我修复作用:超微针刀在治疗过程中对人体产生微小创伤,从而激发自身的恢复效应[20],促进被切断的软组织进行自我修复,提高周围软组织的弹性、刚度,恢复其理化平衡。
近年来,肌筋膜链(Myofascial Chain)理论为超微针刀疗法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肌筋膜链理论认为人体是以骨骼为支架,将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和筋膜等软组织联系起来,是存在于肌肉骨骼整体的一个模式系统[21]。它打破了传统肌肉解剖理念,将单块肌肉放在肌肉整体系统里考虑,为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中医经络中的“头痛医脚”提供了理论支持[22]。
研究发现:肌筋膜链与中医十二经筋在数量及在人体中分布、起止点、循行上大致相同,而经筋病的“灶点”也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有明显的相似之处。Dosher[23]与彭增福[24]等总结比较了常见MTrP与中医腧穴在解剖位置和临床主治上的相关性,发现二者有超过92.0%的解剖位置相对应,有79.5%的临床主治相似,并且在针刺治疗时患者针感的表现形式也极为相近。
肌筋膜链理论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整体分析肌筋膜链的结构状态和紊乱代偿模式,找到疼痛触发点并以各种方法降低或消除其活性,松解受累肌肉紧张挛缩的肌束,促使机体恢复生物力学上的平衡状态[25]。治疗时以针刺法配合肌肉牵张、物理因子疗法或推拿等效果最佳[26]。针刺法使用小针刀进行治疗时直接穿刺或横向切割松解异常的肌筋膜;也可在局麻下用于松解肌肉附着处的触发点和粘连挛缩的关节囊、韧带等,通过对MTrP的刺激以释放内部的压力来降低张力[27-29]。现今肌筋膜链理论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欧美各国的临床康复、疼痛治疗和慢性疾病预防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30-33]。
4.1 超微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 超微针刀通过切割、剥离深层及浅层的粘连软组织,缓解损伤部位肌肉的紧张痉挛现象,缓解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内神经根卡压状态,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营养供应,消除局部水肿及无菌性炎症,使损伤后颈肩周围软组织恢复到原来的动态平衡,从而消除或减轻颈肩背部的僵硬、疼痛,手指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针刀医学认为,组织损伤最根本的病理机制是动态平衡失调[34],超微针刀治疗颈椎病是通过对颈部病变肌肉起止点的松解,对颈椎受累的棘突及棘旁压痛的痉挛韧带、筋膜及横突后结节周围软组织的松解,剥离粘连、切开瘢痕、纠正挛缩、疏通堵塞,改善颈周长期的紧张痉挛状态,恢复颈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及颈椎各关节的生物力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35]。研究显示:超微针刀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疗效优于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覃海滨[7]在研究中对使用超微针刀疗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进行了疗效的对比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愈显率达到76.7%,对照组为50.0%,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较好的阵痛效果。范达[18]通过对116例颈肩不适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治疗组采用超微针刀结合推拿与单纯使用推拿手法对比,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4.8%,且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组患者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应明君等[5]通过研究认为超微针刀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颈肩部疼痛的症状、改善受累部位的活动功能,疗效优于传统针灸疗法。李亚军等[36]在近期的综述中也针对针刀松解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做了总结,认为针刀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上治愈率良好,一定程度上优于针灸、电针、牵引及西药治疗,有费用低、疗程短的优点。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医可视化微创操作受到了重视。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对利用X线、CT、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引导小针刀进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可视化技术的支持下,小针刀进针准确率明显提高,患者施针后VAS评分下降相比传统盲探法也更为显著[37]。超声可实时监测穿刺过程,同时避免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造成放射线暴露伤害[38],在引导小针刀穿刺方面优于X线和CT。这种方法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也更为确切[39],得到了研究者的认可。由于超微针刀无论针长或直径都与传统小针刀有所不同,是否需要利用可视化技术引导或许还需继续研究。
4.2 超微针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治疗颈椎病 王海水[40]综合运用超微针刀疗法结合中医推拿、牵引对6年内5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后得出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马文慧[41]等结合龙氏正骨手法与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AS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陈悦[42]在采用超微针刀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时,患者的头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陈培芳[43]在研究中也提到了综合疗法的应用,联合针刀、手法、中药、针刺、埋线及静脉输液、牵引等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但他同时认为这样的治疗方案或许存在耗时高、花费多的缺点,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患者也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学习麦肯基(Mckenzie)力学疗法进行自我牵伸训练,通过一系列的颈部运动纠正颈椎小关节的紊乱现象,改善颈椎的活动度,缓解颈部的不适感,增强患者颈部肌肉力量,进而恢复颈椎的动、静力平衡[44-45]。综上,综合应用超微针刀疗法,针灸推拿等中医相关治疗方法,物理因子疗法和运动疗法等康复治疗手段结合药物治疗有缓解病变累及部位软组织疼痛不适感,降低肌肉紧张痉挛现象的作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椎间盘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作用[15]。但如何能更高效地发挥各种疗法的治疗作用,综合疗法的应用是否能达到利大于弊,造福患者仍需探讨。
本文阐述了超微针刀疗法特点及其作用机制、理论基础以及在颈椎病中的应用现状。小针刀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被认为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46],超微针刀作为在小针刀的基础上改良而来的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操作更简便的新型治疗方法,有望提高颈椎病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未来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也值得期待。肌筋膜链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临床诊疗、物理治疗与运动训练理论,与超微针刀疗法相结合,将有助于超微针刀疗法在国际上的应用与推广。
目前国内学者对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做了许多探索研究,但单纯针对超微针刀疗法的研究还存在总体文献量偏少的问题,且主要集中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其他颈源性疾病,有研究分型不全和切入角度单一等问题。超微针刀疗法也尚无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和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还需继续实践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