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霞
(山西大同大学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在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中我们谈到“见微知著”,“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那什么是“见微知著”呢,通过小的局部的变化,测知整体情况,这和当代“生物全息”思想非常相似。[1]“全息”是由嗄伯提出,他是匈牙利的物理学家。这个观点认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将反映在这个事物的各个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分析事物的某个部分,从而推出这个事物整体的本质。全息思想认为:局部的细微变化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通过这些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在祖国医学的典籍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到“生物全息论”,但是诊断的基本理论却始终体现出统一和完整的原则,《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应也。”[2]中医学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就是要把人体各部分与全身、人体与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视为一个完整体看待。
面部诊察是临床常用诊法。中医学认为面部能更敏感地反映全身的健康状况。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人体面部特征与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状况以及脏腑的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所谓“诸阳之会,皆在于面。”面部的血脉丰富,脏腑气血充盈,皮肤色泽变化易于观察,故临床将面部作为色诊的主要部位。
人有五脏,在外相应的部位显现五色,一般将皮肤的颜色划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色调,分别与五脏对应:“青为肝色,赤为心色,白为肺色,黄为脾色,黑为肾色”[3]。《黄帝内经》中也对面部色泽的变化与脏腑状态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医师通过对面部神色的观察来洞察病机和病性,从而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根据中医理论,面部的一定区域与某一脏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以观察不同部位变化,可诊察脏腑的病变。按照《黄帝内经》论述,主要有两种分法:
1.《灵枢·五色》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此法多用于内伤杂病,所谓“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如“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卒死”,提示心肾有严重疾病时,面部有局部变化特征。[4]
2.《素问·刺热》所提出,以面部分候五脏:“额候心,鼻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候肾。”此法多用于外感热病,如“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4]
这些临床症状都表明面部特定部位的色泽变化,对疾病诊断和病情预测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面部来推断人体内部的脏腑变化,这也正是“全息理论”在中医面诊中的体现之一[5]。
总之,“生物全息理论”的本质均已在中医理论中有所体现,特别是在中医面部的诊断中。因此,我们正确把握“全息理论”,面诊时做到熟练准确地运用,对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早期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