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丽,夏绪梅
(1.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中医医院护理部,新疆 昌吉 831200;2.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新疆 昌吉 831200)
临床上,慢性心衰是常见且多发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指的是机体所需代谢量及心脏排血量产生失衡症状,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由于老年人自身抵抗能力、免疫能力及各项功能逐渐降低[1],因此,在开展基础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同时,联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课题针对本院接收的慢性心衰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康复治疗效果进行简单分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选取2018年2月~12月本院接收的慢性心衰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号、双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3~78岁,平均(54.32±1.65)岁,患病时间1~4年,平均患病时间(2.31±1.21)年;研究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4~75岁,平均(54.29±1.58)岁,患病时间1~5年,平均患病时间(2.29±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经诊断确诊为慢性心衰者;②由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心理异常者;②存在肾脏、肝脏器官功能不全者。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发展为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知识,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进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改善护患关系。
研究组则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康复治疗:①心理疏导:因为慢性心衰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所以,大部分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加重了患者心理压力及临床病症。所以,护理期间,应开展有效、合理的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病情具体发展状况,主动关心、安慰患者,让患者感受到他人的关爱。与此同时,为患者介绍疾病治疗方法、禁忌、注意事项等,增强疾病抵抗自信心。②饮食指导: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清淡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告知患者加强对保暖的重视程度,减少寒冷食物的摄入,睡觉前,按摩足部。指导患者多食用山楂、玫瑰、橘子及萝卜等,确保患者身体营养均衡。③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活动,按摩相应学位,通过穴位针刺方法刺激机体,进而获取疾病改善效果。除此之外,按摩穴位有助于情志的调节,使不良情绪得以改善。通过耳穴埋豆方法按、压、耳穴等,刺激耳穴部位。此外,耳穴贴压有助于心肌耗氧量降低,使心血管风险发生概率减低。研磨药物,并在穴位上涂抹所研制药物。
比较两组心功能状况。心功能包括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中,心功能分级如下:Ⅰ级24例,占比68.57%;Ⅱ级9例,占比25.71%;Ⅲ级3例,占比8.57%;无Ⅳ级患者;研究组中,Ⅰ级33例,占比94.29%;Ⅱ级2例,占比5.71%;无Ⅲ级和Ⅳ级患者,研究组Ⅰ级与Ⅱ级心功能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即为慢性心衰,由于患者自身抵抗能力及免疫较差,致使生活质量降低显著[2]。该类患者需长时间住院治疗,所以,需要于治疗的同时开展护理干预对策,慢性心衰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该类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进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予以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及心功能[3]。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Ⅰ级与Ⅱ级心功能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康复治疗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管理中,不仅可以减轻临床病症,同时有助于心功能及早改善,值得采纳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