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代化“三步走”的逻辑

2019-01-03 09:04王洪才
终身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三步走现代化制度

□ 王洪才

一、现代化是一个“欲说还休”的话题

现代化之所以成为一个欲说还休的话题,就在于现代化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般全然是理想的、美好的、正确的,也并非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全然是理性的,因为现代化很多时候是盲目的,甚至会摆脱人类自身控制,从而也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但现代化无疑是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现代化从根本上讲是受技术推动的,而技术进步是不会停歇的;只有技术发展停歇了,现代化才会停歇,只要技术进步在持续,那么现代化就会持续推进。而技术进步反映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冲动,是人类希望做自己主人的愿望,这确实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因此这种力量是不容扼杀的。但技术进步带给人类的并非尽是福音,也会带来很大的创伤和危机,甚至毁灭人类自身。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是人类不愿意见到的。现代化发源于西方,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成果,但同时给西方文明造成了巨大伤痛。在西方社会,早已出现了“西方没落”的预言[1],反思人类理性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并呼吁现代化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多半是这种思想的支持者,因为后现代主义者大多对现代性持有异议,对“理性中心主义”持否定态度,认为理性中心主义使人类陷入了自大狂。目前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多半也出于技术进步的恐惧。这说明人类已经认识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双刃剑”效应,认识到理性自身并不是万能的,也有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而绝对的理性主义会对人类造成不可持续发展的灾难性后果。这些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警惕。[2]

在我国,现代化一直被赋予正能量,把它当成一种绝对美好的理想来追求,认为这是国富民强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对技术进步始终保持着一种拥戴心情,认为技术永远是为人类服务的,只要是技术进步就不会有错。这种心情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技术落后就要挨打的苦痛。自从鸦片战争之后,我们国人就被技术落后吓坏了,我们在与西方交往中发现了技术统治的逻辑,即谁技术先进,谁就有发言权,谁就可以为所欲为;而谁的技术落后了,谁就要遭受欺凌。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正是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的威逼下才打开国门,被迫走向现代化的征途,因此,现代化实质上就是西方化,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部分西化,都是不自愿的、被迫的。“中体西用”思想最能反映这种复杂的心态,表现出的认识仍然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最好的,因为我们是“礼仪之邦”,只不过是在“野蛮的”西方那里行不通,所以不得已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我们老祖宗内心是看不起这些“玩艺”的,认为它不过是一种“奇技淫巧”,是心灵堕落的象征。但为了不受洋人欺凌,只能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无论是早年的送幼儿出国留学(如詹天佑等第一批被送往美国留学)[3],还是后来举办翻译局(如京师同文馆),或是直接创办西式学堂(如北洋大学堂),特别是创办武备学堂(如天津武备学堂、浙江武备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等),都是从直接的实用目的出发。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我们才发现我们真的落后了,是一种全盘的落后,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文化或是教育法律,从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变成极度自卑,陷入了一种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潭,“废科举,兴学堂”(壬寅—癸卯学制)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表现,[4]其中作为中国文化精粹的书院也被废除了。[5]

当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后,中国才开始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思考自身文化,认识到任何文化都有优势劣势,需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说明我们找到了一条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的道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大的理论成果,而新中国成立则验证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的成功,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富强的科学真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则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二、现代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中国现代化之路从根本上说是一条科学技术现代化之路。无论是从清末时期建立新式学堂,还是在民国期间学习美国经验,或是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经验,都希望走一条科学技术强国路线。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完整概念,而核心是科学技术现代化,[6]因为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工业、农业和国防的现代化。[7]改革开放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8]也在于阐释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根本的道理。直至今天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说到底还是科学技术领先之争。因为历史早已证明,科学技术进步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状况,所以,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不会坐视中国科学技术出现的领先趋势,而中国也不甘心科学技术永远处于落后的状态。那么,在技术争雄的时代,谁能够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意味着谁就能够主宰世界的发展趋势。从这个角度看,中美之间冲突不可能避免。

如何才能做到科学技术领先?显然,最直接的选择就是重金引进科学技术人才,因为没有懂科技的人才就无法进行技术革新,就很难实现技术创新,当然也就不可能做到技术领先。可以说,引进科学技术人才是一种短平快的发展思路。但这种思路仅仅能够解决一时一地的发展问题,也只能解决局部的发展问题。因为引进科技人才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需要相应的文化环境相支撑,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软环境,即使人才引进来也很难发挥作用。“引进人才创新能力不断退化”就是社会上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软环境支撑。那么,社会要长久持续全面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发展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接触科学技术前沿,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时期往往是人的心理和智力都趋向于成熟的时期,一旦一个人确立了对科学技术的钻研兴趣,就很可能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虽然基础教育对一个人的思维成熟和研究兴趣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毕竟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和智力发展都还不成熟,没有定型。发展教育本身就是在创造一种文化软环境。我国自20世纪末以来就开展的创新素质教育和今天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力推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在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一个社会文化氛围。毫不犹豫地说,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今天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高等教育必须为现代化服务,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确立的教育方针。从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之后,整个教育界都开始把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基本的服务方向。[9]高等教育为现代化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大批科技创新人才。为了培养大批科技创新人才,高等学校从过去的教学中心变成了“教学中心”与“科研中心”两个中心。[10]很显然,不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就很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从国务院的学位条例颁布开始[11],提高人才培养的科研能力就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象征。后来国家采取的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硕博士学位点不断扩充计划,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的科研实力,而且也成为高校实力竞争的主要对象。后来国家实施的“211”工程与“985”工程,又把高校的科研能力建设提升到新水平,甚至出现了从“教学中心”与“科研中心”双中心向单一的“科研中心”转移的趋势,高校教师晋升中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说明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已经失去了平衡状态。可以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第一个挫折。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

目前,世界上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究竟该怎么走并没有一个确定答案,这正是该问题探讨的学术价值所在。我们究竟是照搬国外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还是应该有选择地借鉴一些成功经验,对于这样的问题回答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一般而言,我们不会同意照搬照抄国外的高等教育模式,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不照搬照抄,又该从何处学起?对此人们是缺乏深度探讨的。有选择性地借鉴需要我们具有科学的判断力,必须知道我们自己需要什么,特别是知道我们能够做什么;否则,主观选择性可能是一种盲目性的表现。

对于是否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人们基本上也是没有异议的。到今天,几乎没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是最好的,不需要学习国外教育发展经验。如果放在一百年前或更早,可能答案就不一样。当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际上就是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但由于这种保守主义国策无法阻挡外国列强的侵略,因此必然遭到唾弃。鸦片战争的失败教训告诉我们,必须扩大国际交流,大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才能使我们自身充满活力,不至于太过落后而被历史淘汰。

就高等教育而言,我们从清末开始基本上是完全照搬西方大学模式,因为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与西方大学制度之间基本上格格不入,如果不照搬照抄,就不知道新型的教育制度该如何建立,这也是“废科举,兴学堂”的根本缘由。但即使是西方大学模式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究竟以哪一个为标准模板,则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清末我们学习日本的教育制度,而日本的教育制度又是学习德国的教育制度。之所以学习日本,就在于日本在学习德国经验之后很快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日本明治维新与我国清政府实行的洋务运动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但日本学习国外经验是成功的,而我们学习国外经验并不成功,这也是我们学习日本经验的原因所在。[12]清末大量的留学生留学日本就是学习日本经验的表现。当然,我们学习日本经验还有一个地理条件的便利和语言文化相近的因素。

但随着“庚子赔款”奖学金的实施,留学美国成为一个新的潮流。之后大量留美学生归国带回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开始以学习美国为主。而且随着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增长,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赴美留学成为中国留学生的主体。特别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氛围与中国文化中的务实主义具有天然的亲近性,也使中国民众更加相信美国的高等教育。20世纪3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为美国高等教育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基本上是效仿美国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高等教育放弃学习美国模式,转向学习苏联模式。随着中苏友好条约的签署,大批苏联专家援华,我国政府大量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特别是在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大学院系调整之后,苏联教育模式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标准模式。在中苏关系恶化之后,虽然我们并没有完全否定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但我们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如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选派工农兵子弟上大学,废除入学考试制度等,甚至出现了办大学“大跃进”现象,这些探索都走了一些弯路。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大学一度停办和停止招生,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长期的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恢复发展并开始进行新的改革探索。此时高等教育改革的参照系变得多元化,主要对原来实施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主导思想是:尊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给大学以充分的自主权,消除条块分割办学的弊端,打破大学与科学院的分割系统,主张大学要变成科研中心,而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机构。大量减少单科性院校设置,鼓励大学走综合化发展道路。不得不说,此时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借鉴美国模式,因为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整个世界高等教育都在学习美国经验,我们要改变自身高等教育落后面貌,自然也要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所以,大量派遣留学生去美国留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政策之一。

在学习美国高等教育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美高等教育体制的根本不同。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经验之一是拥有发达的市场机制,即强调竞争性是美国高等教育充满活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过程中也吸收了大量的市场因素,如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体现得非常明显。大学招收自费生是把市场因素引入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的最典型事例;大学实行收费制度,也是引入市场要素的重要例证;而实行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制度是运用市场机制的成功案例。高等教育拨款制度从过去单一的定额拨款到弹性的专项拨款转变也是引入市场机制的表现。当然,对高等教育体制影响最大的是开放高等教育办学市场,社会力量成为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高等教育办学出现了多元化体制。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基本上占到总体1/3的份额,说明民办高等教育力量发展壮大,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不得不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非常成功的经验。从根本上说,我们对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模仿的状态,还没有达到一种完全的内化程度,甚至在搬用国外经验时经常出现形似而神非的状况。所以,往往在国外实施得非常有效的制度,引入国内后却非常不成功。这说明,我们对于国外经验的学习还没有完全消化,未能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实现有效的结合,特别是没有考虑中西文化不同因素的影响。当然,出现这种失误与我们在学习国外经验时的急于求成心理有关,也与我们缺乏文化自信有关,特别是与我们在下意识里存在的“走捷径”动机有关。

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想与现实错位

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经历观念、制度、行为三个方面的连续变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首先是要树立现代高等教育观念,因为只有在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后才能真正开展现代化。其次是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因为在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后必须建立一系列制度进行保障落实,否则现代化就可能流于空话。最后是确立现代高等教育行为方式,因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最终体现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体现在具体的管理行为上,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组织安排上。在任何时候,观念都对人的行为发挥着导引性作用,没有观念的变革,行为方式就不可能自动变革。只有认识到现代化是什么,它带来直接益处是什么,以及知道应该做什么之后,我们才可能确立推进现代化的动力并为之付出具体的努力。但因为人们对何为现代高等教育在观念认识上的不一致,从而它对人们的行为导引方面是乏力的。在没有树立现代高等教育观念之际也很难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可以说,制度就是对观念的具体化和固化,使思想观念变成一系列可以操作的现实。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导引作用更为明显,因为有效的制度能够对人们行为产生规范作用,既可以强化一些有效的行为模式,也可以抑制和消除一些无效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建立有效的行为方式。

但从现实的层面看,高等教育现代化往往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局部向整体不断推进的过程,很难一开始就进行一个整体设计,因为人们一开始对高等教育认识并不深,无法把握高等教育全局,也无法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从而无法设计一个精确的操作方案,只能不断地进行尝试,不断地进行改进,从表面向深层不断推进。在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时也是如此,开始时只能把握一些有形的东西,对于那些精神性的、实质性的东西往往难以领悟,因为人们很难立即深入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境中去把握。如果要深入到那样的情境,就必须进行长期的持久的参与式的观察,而不能作为局外人的角色进行观察,那样的观察很容易表面化。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时往往会陷入这种局外人的尴尬,无法获得其精髓。

自然而然,我们在观察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时,首先看到的是大楼,以及在大楼中的硬件装置,如先进的图书馆条件和实验室设备等,这些有形的东西能够让人直观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也很容易学习和仿效。其次看到的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不同,因为一旦进行深入交往就能够发现行为差别,无论是走进实验室还是走进教室,这些都是人们可以体验到的。最后是发现管理制度的不同,如我们的制度规定往往流于粗疏空洞,而国外的制度建设往往细密具体。管理制度的不同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加以印证,也可以把制度文本拿来进行细致研究,从而比较容易观察和学习借鉴。而最难发现的是制度设计的逻辑,因为其中所蕴含的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价值观的不同,说到底是文化的不同,这一点就难以把握了。即使把握了,如何进行跨文化移植又是一个难关。这涉及文化改造的问题,又是一个重大课题,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最难的。

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并非最先完成,而是最后完成的,最先完成的可能是硬件设施建设,其次是一些具体的行为转变,再次是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建设。正是如此,人们常说,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集中体现在思想观念上。

五、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工程设计

我们把对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学习的过程称为自发的现代化过程,如前所述,这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阶段我们的出发点是试图领会国外高等教育成功的本质,直接借用他们的成功经验,达到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这种学习具有浓厚的模仿意味,此时我们还没有真正设想过如何超越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因为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高等教育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受文化环境和政治体制的制约,这些外在条件都是不可超越的。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当技术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阻力,当社会急切需要知识创新带动技术创新时,人们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变革上,才会关注建立适合自己的大学模式问题。换言之,如果社会经济发展是低技术含量的,而且这些技术是容易从外部引进的,人们就不会把主要精力转向技术创新,也就不会真正关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模式问题。我国在新旧世纪转折关头,意识到了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意识到了高等教育对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意义。这个时期也正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门槛之际,是我国初步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之际。

当社会发展需要大批创新创业人才,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支持举办世界一流大学时,高等教育现代化就开始从自发转向自觉的状态,即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现代化,此时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工程”的面目出现的。可以说,“985”工程的提出正式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序幕。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工程设计,是从规划蓝图开始的。“985”工程提出了中国顶尖大学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大众化则是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高等教育制度建设构想。这样,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既有量的发展目标,也有质的发展目标,还有制度建设目标。首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最基本的量的发展目标。原计划是在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因素的影响,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结果不到5年就实现了目标。之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不断进行调整,最新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目标,实际上在2019年就已经实现。[13]其次,质的发展目标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大学排行榜统计,我国已经有个别大学进入世界大学百强名单甚至进入50强(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少量大学进入世界大学200强(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一部分大学进入了世界大学500强名单(如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这说明“985”工程建设取得了一些实质性效果。[14-15]“双一流”建设的启动,将持续推进我国顶尖大学建设计划,也将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建设的推进。最后,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开始实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在强化大学学术权力方面有比较具体的举措,特别是大学章程建设使高等教育法治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可以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工程的第一步,这一步是比较顺利完成了。这不仅体现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博士生教育规模也居世界首位,更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了普及化水平,远远超过国际上高等教育平均发展水平,甚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那么,今后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将不再是量的扩展方面,而是质的提升方面。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依据。

而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没有先进的制度保障系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第二步是推进制度的现代化,这与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息息相关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核心。虽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已经提出这个目标,但真正要推进和实施难度和阻力都非常大,因为传统高等教育体制形成了很大的惯性,要做彻底改变几乎不可能,只能从局部转变慢慢寻求突破,而且只能以个别大学的改革成功示范效应来带动高等教育整体改革成功。毋庸置疑,制度变革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因为涉及许许多多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往往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阻力源。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第三步是人的素质现代化,这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而人的素质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就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就是使人树立一种现代化的价值观,自觉地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无需制度等外在的规范。人的现代化目的就是使人自觉地认同现代化事业,使自身主动地投入到现代化大业中来,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现代人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把自由平等作为自觉追求,把敬业爱国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把公正法治作为社会的基本理想,把诚信友善作为基本的道德准则,把民主富强作为共同的价值观,把文明和谐作为社会的基本秩序。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看成是高等教育逐渐实现公平化的过程,因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使高等教育机会分配更加公平的过程,如马丁·特罗所言是从特权转变为一种权利的过程[16];把高等教育制度建设过程看成是一个走向法治化的过程,因为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的核心是使大学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使大学教授充分拥有学术自由和学术创造的乐趣,它本质上是使高等教育权利划分更加明晰化和得到法律保障的过程;把人的素质现代化看成是一个实现主体化的过程,因为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最终要体现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体现为对自我发展的主宰能力,这本质上就是一个使个体成为真正主体的过程。所以,公平化、法治化、主体化构成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六、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

从历史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漫长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的不断渗透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吸收外来文化逐渐内化为自身行为的过程,从而也是一个重新塑造高等教育自我形象的过程。从直观方面看,高等教育落后首先表现在高等教育规模上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入学率比较低,所以国际上在研究现代化过程中也一直把高等教育入学率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17]高等教育入学率低说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少,从而也代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水平低,[18]自然而然反映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潜力比较小,进而说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这当然是社会不发达的表现。所以在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第一步就是提高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非易事,因为它牵涉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扩大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因素。所以在整个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都比较缓慢,到1998年高等教育开始大扩招之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尚不足10%。

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不改变招生制度、不改变投入机制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教育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加深。我们首先是开放了社会力量的办学市场,使得民间资本可以参与高等教育办学。当然,要让民间力量放心投资办学并非易事,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很难从根本上调动民间投资办学的积极性,为此国家出台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等[19],目的在于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保驾护航。[20]正是民办高校力量的介入,使得高等教育办学市场迅速活跃起来。招生制度变革不仅为公办高校扩大招生注入了活力,也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过程中,如果高等教育观念不改变,就会制约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很显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再单纯强调培养注重理论研究的学术人才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为此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有新的质量观,必须能够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不单纯是教育内部的事情,同样也是社会的事情,因为高等教育发展成果如何最终必须要看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如果高等教育的办学供给与社会需要不一致,那么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会成为一个直接的社会问题,甚至会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因此,高等教育发展要求高校办学必须打破封闭性办学模式,主动与社会合作,自觉地走向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提升。唯如此,高等教育现代化才能成为整个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有可能成为整个现代化的带动力量,而非包袱。

可以设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成功之际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摆脱依附性发展模式之际,此时中国高等教育不再是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主,转而是主动与国外分享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成为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跃升可以借鉴的样板。所以,从宏观的视野看,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三步走逻辑是从西方化走向本土化进而走向中国化的过程。西方化是一个后发型、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无法逃脱的命运,因为现代化发端在西方,那么现代化必须从学习西方开始。本土化是对现代化发展成果改造吸收的过程,是一个内化和主体化的过程,也是现代化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中国化则是一个超越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最后归宿,是中国创造自己的发展模式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中国大学模式。唯有建立了中国大学模式,才能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从根本上是成功的,因为它代表中国文化实现了现代化,中国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并开始支持学术创造,从而有可能把中国大学带入一个持续的健康发展轨道。[21]从西方化到本土化再到中国化构成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外在逻辑,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逻辑。

猜你喜欢
三步走现代化制度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