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泰州市为例

2019-01-03 05:39:08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泰州市泰州高质量

王 婷



新时代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泰州市为例

王 婷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25)

近年来泰州市企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在与镇江、常州、扬州、南通四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泰州市经济发展依然存在短板。究其原因,有龙头企业偏少,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等。因此,应创造良好环境,助力企业成长;加强自主创新,助推企业发展;加强运营效率,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一流品牌并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泰州市;企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2018年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元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鲜明的特征。[2]自2015年以来,泰州市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出台了若干政策意见。泰州企业正蹄疾步稳地朝着高要求高标准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总量跃上四个“千亿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发展总体形势平稳向好。但与当前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着龙头企业数量偏少,缺乏创新力,品牌影响力较弱,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为消除这些制约因素,企业外部、企业自身必须同时发力,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为建设现代化泰州提供新支撑。

一、泰州市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两年来,泰州市紧紧围绕中央、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的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盯重大项目和关键领域,大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全市企业发展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完善政策措施,提升企业实力

泰州市政府对企业发展非常支持,要求各职能部门以最快速度响应企业需求,以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创新,以最强力度服务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做精、做优、做强。自2015年以来,泰州市相继出台《关于推进泰州市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企”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扶持市区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关于深入推进创业富民的意见》等文件,针对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激励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与变革。截至2017年底,泰州市成功培育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1家、江苏省质量奖企业2家、市长质量奖企业10家,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二)树立品牌意识,推进品牌战略

近年来,泰州围绕“品质泰州”建设,全面推进品牌发展战略,统筹实施品牌发展工程、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和知名品牌培育工程,助推优势产业爬坡登顶、传统产业转型出关、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区向品牌集聚区转变,进一步推动泰州向品牌大市、品牌强市迈进。[3]截至2017年底,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9个、江苏名牌产品21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企业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7项,占全省国际标准制修订总数的14%;扬子江药业集团荣获全国质量标杆企业,成为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榜中国生物医药类品牌强度、品牌价值双料冠军。

(三)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泰州地处长三角北翼中心,是苏中入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这种地理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为船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泰州依托中国医药城,积极发挥医药制造业的优势,医药企业也逐步壮大。2017年,扬子江船业列中国制造业500强第252位,扬子江药业、新世纪造船分列江苏民企百强第11、83位。除此以外。扬子江药业、中海油气和新世纪造船三家企业已成为省经信委公布的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

二、制约泰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泰州与镇江、常州、扬州和南通四市同属于长江经济带的重点城市,亦是扬子江城市群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各市的企业发展速度、企业竞争力、企业发展规模等均不相同。为了使泰州在长江经济带和扬子江城市群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把泰州和镇江、常州、扬州、南通四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制约泰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新时代下泰州实现企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一)龙头企业偏少,产业集群发展滞后

近几年来,泰州市企业总体数量越来越多,发展态势良好,但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拉力偏弱,协同发展联结不紧密。以泰州高新区为例,2017年符合国家高新区评价制表体系的龙头企业只有2家,低于创新型特色园区、省内国家高新区和国家高新区的均值。因此,将泰州与镇江、常州、南通和扬州四市在集群发展方面进行对标找差如图1所示,泰州市国家级开发区2家,占全省4.5%,数量与常州、扬州持平,低于南通和镇江;省级开发区7家,占全省8.4%,低于南通、常州,与扬州持平。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家,占全省10%,与镇江、常州和南通持平;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4家,占全省5.3%,低于其他4市。综上,泰州市的集群化发展在江苏省内稍显滞后,还需进一步培育龙头标杆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促进城市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图1 集群发展情况

(二)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

当前,泰州在新兴产业领域缺少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较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主业方向明确、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与四市相比,泰州市拥有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省占比8.3%,低于常州(2家),高于其他3市。另外,泰州市拥有9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全省占比5.5%,低于常州、南通和扬州。当前泰州市成长性好、产业链延伸性好的创新型、科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尚处于培育阶段,大部分现有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制约着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三)生产效率偏低,规模效益不足

根据2017年规模效益的相关数据来看,如图2规模效益图所示,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4.5亿元,占全省5.5%,高于镇江(4100亿元),低于南通(7734.6亿元)、常州(6622.3亿元)和扬州(5064.9亿元);年均增长8.2%,高于4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75.5亿元,约占全省比重8.2%,年均增长10%左右。综上,目前泰州市企业生产流程、制度支持、监管、经营管理等尚未最优化,企业生产效率并没有达到最大,但泰州市企业效益存在很大的增长动力和潜力。

图2 规模效益情况图

(四)知名品牌偏少,综合竞争力不强

根据2017年调查数据,如表1综合竞争力情况表所示,泰州市共有上市公司8家,全省占比1.7%,低于其他4市。在《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泰州市尚无企业入围,而南通、常州和镇江分别有9家、3家和1家企业上榜。在《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全市共有2家企业入选,分别为扬子江药业和扬子江船业,占全省2.4%,高于扬州(1家),低于南通(13家)、常州(10家)和镇江(5家)。泰州市有1个品牌(扬子江药业)入选《201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占全省3.1%,低于常州(2个),与镇江持平,高于南通和扬州。

表1 综合竞争力情况表

三、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发展有着质的变化。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指某一种产品或服务标准符合国际先进水平,而是整个供给体系都要有活力、有效益与有质量。[4]泰州市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而是渐进的、积小变为大变、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这需要制定并实施长期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创造良好环境,助力企业成长

推动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本市企业实际情况,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中心,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等;二要完善促进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泰州市虽已出台多项激励优惠政策,但对比其他城市稍显不足,可通过对比分析和市场调研的方式找出短板,予以补充完善,激活企业创新力;三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持续纵深推进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使企业具有更大自主权,从而创造有效供给、拓展消费市场。

(二)加强自主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6]大量实践证明,企业的创新既包括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品,还包括对现有企业、产品、设备、工艺、生产线等改造升级。一是要针对传统产业和产能过剩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升级。顺应全球激烈的竞争市场,通过全面提高生产装备、技术水平、生产效率、能效环保和产品质量,做到改造中创新,创新中提升,激活老企业、老产品和老生产线的潜能和活力。二是要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品。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大力提升企业的决策能力,进而提升产品的品质档次,最终激发消费需求的增长。三是要盘活市内大企业、科研院校已有的人才资源。鼓励我市大企业、科研院校已有人才采取兼职、技术成果入股、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产品、管理创新。

(三)加强运营效率,提高企业效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因素。企业效率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系统推进。一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创新等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二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适应新时代市场需求,引用最新智能化工具,积极探索各种新型生产制造方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三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引导大型企业输出配套产品标准,实现资源共享。重点引导扬子江药业、新时代造船、三江电器、泰通、双鱼食品等行业标杆企业带领配套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工作、输出技术服务、联合高校开放共享研发检测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帮助中小企业由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基础零部件加工逐步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核心部件或业务拓展,提升本地系统集成能力。

(四)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一流品牌

品牌是高质量、高经济效益、高市场占有率、高信誉度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品牌建设尤为重要。首先,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导向和经营底线,加强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的研究、制定、采用、监管工作,以方法先进的工艺标准促进生产力进步发展,以指标科学的产品标准防止问题产品、缺陷产品进入市场,倒逼企业树立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其次,加强品牌培育。改变以往的重视生产轻视品牌的观念,重点围绕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环保等优势主导产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品质与品牌的同步提升,培育一批创新能力一流、规模国内前列的品牌领军企业。最后,加强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面向全市制造业,尤其是大健康、食品等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行业,深入实施“品牌富农、品牌兴企、品牌强市”战略,强化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以消费引领推动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五)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需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置于开放系统之中,落实十九大报告“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战略要求,着力构建现代化开放格局。[7]对外开放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政府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辅助企业融入全球化竞争新时代。一是鼓励企业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抢抓当前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机遇,推动泰州市工业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鼓励企业不断提升价值链位置。二是鼓励企业与社会资本联合设立投资基金,支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开展直接投资、股权投资、海外并购和战略联盟等形式的国际投资合作,获取高端的生产能力,在研发、设计和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积累竞争优势。三是推动泰州市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合作园等基地建设。鼓励将落后生产能力企业向部分资源和劳动成本更低的区域转移,鼓励优势企业建立海外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

[1]彭智敏.新时代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J].长江经济带发展,2018(1):8-11.

[2]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4):6-16

[3]叶桂华.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报告会在泰州举行[EB/OL].[2018-09-10].http://www.zgjssw.gov.cn/shixianchuanzhen/taizhou/201805/t20180508_5366287.shtml.

[4]王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经济建设[J].南方经济,2017(10):1-2.

[5]冯俏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特征与五大途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1):59-61.

[6]邹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发展[J].学术前沿,2018(1):31-38.

[7]胡乐明.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人民论坛,2018(2):68-69.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New Era: Taking Taizhou City as an Example

Wang Ting

In recent years, enterprises in Taizhou are developing well. After comparing the relevant data of Zhenjiang, Changzhou, Yangzhou and Nantong with that of Taizhou, it is found tha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aizh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asons include lack of leading enterprises in Taizhou, lag in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weak innovation ability, low product added-value, etc. Therefor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to help the enterprises develop; the enterprise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so as to improve their benefits; the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build first-class brands, open wider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improve thei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new er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aizhou City; enterprise

2018-09-13

王婷(1987- ),女,江苏泰州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助教,硕士。

10.13685/j.cnki.abc. 000365

2018-10-29 14:08:5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242.Z.20181029.0858.003.html

F426.61

A

1671-9255(2018)04-0025-05

(责任编辑 夏名首)

猜你喜欢
泰州市泰州高质量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泰州行吟
中华诗词(2023年7期)2023-02-06 09:00:10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幸福水天堂——泰州
华人时刊(2022年1期)2022-04-26 13:39:32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2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2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0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大众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 08: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