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诗雨
在当代学者眼里,视图时代与全球化时代、电子时代、读图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一样,是对当前文化、社会正在进行全方位转型和变革的时代的总称,媒介的突出影响力是这一时代最大的特点。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媒介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强大的辐射力已经波及文学领域,文学的内涵和价值也通过媒介的整合进一步得以展现,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结论无疑也是正确的。在视图时代,文学传播在创作、流通和媒介接受上都呈现出与媒介互动共生的特点,当然,更多的人也因为媒介而对文学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文字传播时代,语言文字符码在社会文化传播中处于中心地位,人们对信息的传播需要克服空间、人员、思想诸多障碍。在视图时代,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被打破,文字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主体地位也被推翻,而人们的阅读习惯随着表现方式的改变也发生了改变。在图像或影像传递信息、解释世界的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文学生存和发展环境都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借助于媒介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学创造者所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媒介技术为文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而媒体工作者所关注的是将媒介与文学做具体化尝试,如何使用最唯美的图像和声乐将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内涵展现在观众面前。
与文字相比,图像在信息传递上更加直接,影像感官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和眼睛,使之产生的愉悦感大大超过对文本的接受,其直接后果是阅读文学文本的群体数量大幅度削弱,人们沉浸在由文学改编而成的影视视图的喧闹中难以回归文本本身。图像征服语言,并不是意味着语言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它不过说明图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变化而已,这种变化映射到文学创作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文学创作方式的图像化;其次,是文学传播方式的图像化。在视觉符号凌越语言符号转变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后,读图,就成为文化的一种时尚,随之带来的是“图文配”书籍的流行,这一流行趋势与文学创造者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随着影视、网络等视觉媒体的兴起,图像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大众对视觉图像的认同程度远高于文字媒介,大众阅读行为集体向图像阅读发展。文学的转型,虽说使文学走下神圣的殿堂,由精英形态向大众文化转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文学生产与传播的空间得以拓展,无论是网络文学、青春文学,还是动漫文学,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文学与视听影像融合的身影。
从本质上来讲,文学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其中蕴含的深刻的社会价值,是人类审美及人际交流的一种对话方式。在社会整体中,它在情感交流、生活经验传授、社会价值构建、文化传承中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在文字语言时代,对大都数人来说,文学就是一座神圣而不可触摸的殿堂,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不仅需要一定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和重组能力,还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知识和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必定会导致社会各阶层在文化趣味、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也给文学传播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但是,在视图时代,视听媒介传播、提供的是赤裸裸的、直接的、可听可见的形象,它与人们的生活感知经验和能力没有太大关系,绝大多数的人不经过专门的学习就能轻松从中获取有用信息。与文字阅读时,作者居高临下及读者有限的参与感相比,视听影像在争取大众时可谓具有先天的优势。许多观看者、欣赏者也正是因为可以跨越年龄、语言、知识的障碍直接与视听图像进行近距离交流,才选择了用生动逼真、真实可见的影视“阅读”来代替文学文字阅读。
文学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后,图画发展成为社会的一大景观,集绘画性、文学性、音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影像作品,笼络了大批对视觉影像无限沉迷的观众。与古典阅读带有的令人羡慕的优雅气质相比,今天的阅读有更加浓烈的全民气息,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生活高效率、快节奏发展的结果,它标志着人们的审美已经进入被动观看的时代。每天打开电视、电脑、手机,各种信息纷沓而至,可以说,人类在创造影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被影像文化所包围的生活,造就了一个思想和行为都饱受影像文化浸透的环境。随着电视的普及,大众的阅读兴趣、审美视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逐渐从文字解读转移到影像欣赏上来。小说、诗歌等纯文学作品距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电影和电视等视听“阅读”形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其直接后果就是阅读群体数量的大幅度滑落及大量图像文化形式的涌现。今天,图画文化(如漫画、动漫、卡通、电子游戏等)和视听影像(电影、电视、广告)对我们的生活已经形成包围之势,在沉重的生活、工作压力下,饱受形象、影像审美习惯熏陶的普通大众,显然更乐于选择简洁、生动、直观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一心理反过来又促使更多的文学作品转化为视听形象。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信息传播打破时空限制后,虽说纯文学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在不断拉大,但是文学艺术却因影视艺术而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这一文化方式的接受已成心理定势,这也是快餐式文艺环境形成和出现的根本原因。
当文学变成“看图说话”之后,许多文学作品的版面越来越标题化、立体化、色彩化,其包装和转变也变得更为形象化,其中,文学与媒体的互动就是媒介对文学文本价值确认、感受、破译的一个方式,近些年来,这一方式渐成潮流,且在立体的影视媒介方面表现得最具代表性。影像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浓郁的世俗性、大众性和艺术性,它善于通过世俗神话的构建来刺激生活底色平淡的民众的大脑、激发大众的狂欢。当然,影视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呼应互动,是影视圈和文学界都极为关注的话题,也是社会发展中一个最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文学作为大众艺术产生的母体,影视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其精神补给与文化支撑,文学创作所关注的焦点、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几乎是时代影视最重要的价值坐标。20世纪末期以来,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文学艺术市场品格的不断提高,与影视有着割不断的关联,影视作品对大众心理和社会美学形式的解读,大都以时代文学美学规范为参考。两者复杂、热烈的交融和互动,在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方面表现得最为彻底。
文学与影视,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它们在对世界塑造和艺术根源探索方面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却有着共同的多主题、多声音、多线索的复式结构。当文学以丰富的艺术滋养给其他艺术形式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时,影视也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对文学观念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并反作用于文学,促使它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以中国电影为例,对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进行改编并将其搬上银幕,已经成为影视界的一个惯例。从1921年管海峰的《红粉骼骸》开始,中国电影人就尝到了电影与文学联姻带来的甜头,并将这一创作方针毫不动摇地贯彻下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人对文学作家优秀作品的吸收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谢晋的《芙蓉镇》《天云山传奇》到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到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一九四二》,文学的艺术魅力在优美、抒情的影视意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观众在直观的艺术欣赏中感受了文学与影视的双重魅力。文学与影视联姻,不仅让中国电影艺术借助文学这一方深厚的土壤获得了长远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电影艺术形式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力,更多的观众是通过影视而非文学认识了长期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及他们的作品。著名作家刘恒、苏童、余华、陈源斌、陈忠实等人,都是在其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才为更多的人所熟知。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人都一致认为,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学的支持,离开了文学这根拐杖,中国电影不可能走远、走好。这对文学来说,是鞭策,更是鼓励。
在视图时代,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正视电子时代文学在文化语境中所处的地位,改变过去那种一成不变的文学尊崇心理,用多重标准去看待文学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障碍、取得的成就、体现的特点,做好心理调整,以多元的文学面貌接受多元的文化语境对文学阵地的冲击。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大众的审美需求,用更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满足大众多元欣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