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同志们:
因为有点感冒,今天的会不能参加,由王廷芳同志代表。
有些小意见,写成了备忘录十二条,供参考。向所有到会的同志们致
敬礼
郭沫若
一九六八.八.八.
1.满城南陵山“汉墓”看来只是殉葬品的地下仓库。坑中没有尸骨,没有印信,没有任何正式简册,没有任何仪仗(车马除外),只是一些比较高级的或低级的殉葬品。
2.虽然只是陪葬墓,必然还有主墓存在。这从地面上可以看出它的苗头。陪葬坑的外部坡面比较平整,乱杂的岩石是被清除了。北侧隔不多远又有一片比较平整的坡面,估计主墓就在这儿的下面。
3.陪葬坑相当大,从墓道、前室、中室、后室及护廊,可以约略算出一共打出了多少石方?
4.这些打出的石方,堆积到哪儿去了?估计,就在附近,不便太远。
5.南陵山东面(即前面)山麓,有一对小园丘,南北对称,同样大小,显然有些人造的痕迹。估计,那些石方主要是堆积到那儿去了。
6.有陵必有陵园,利用石方陪补成同等大的园丘,为陵园取得配景,足见设计者的用心。估计园丘上原有一对石闢,毁了。如细心踏查,或许尚有遗址。南陵山头比较平衍,这可能有些建筑遗址。
7.有这同等大的园丘一对,也可以佐证:墓有主从,北侧的那段平整坡面下应有主墓存在。因为北侧的园丘当是由主墓取出的石方所陪补成的。
8.现已清理出的殉葬品上有“中山内府”字样,可以证明墓是中山王之墓。有“卅四年”、“卅七年”、“卅九年”等字样,可以证明那些器物是中山靖王刘胜时所造或购置的(刘胜在位四十三年,只有他够格)。但仅此,还不能断定“墓必为刘胜之墓”。因为刘胜的子孙也可以因其祖或父的遗物殉葬。希望能从所悬想的主墓中能发掘出更确凿的证据(最好有“刘胜”的印章)。
9.陪葬墓的墓道目前在清理中,是否有通道可以和北侧的“主墓”相通?请注意。
10.估计掘墓坑时是从墓道门采取斜坡或打进去的,从外而内,从上而下,以达到预期的深度、高度、广度而止。主从二墓坑可能是对称的形式。陪葬墓的墓门位置可以作为探索“主墓”墓道的线索。从墓门而入,循序渐进,这样,墓内的状况便不会被扰乱了。
11.照一般的汉墓来说,都有刻画(如伏羲、女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类)或者壁画,我相信“主墓”中一定会有。说不定还有完整的竹简书编。请注意。墓门上也可能有些刻画。
12.考古所的同志似乎可以多去几位,如估计工作时间过长,也可以考虑轮流换班,但总要有些熟手参预。我希望卢兆荫同志能偏劳一下。
注:题目是编者所加。
信及意见,由王廷芳同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