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泊舟楫 江河文化传

2019-01-02 02:04宋婷婷成鑫
公民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走马民间故事文化

宋婷婷 成鑫

年近七旬的杜志榜心里曾经揣着一个遗憾,长达20余年之久,与他倾注了半生热情的广阳镇民间故事有关。

起初,广阳民间故事与走马民间故事并驾齐驱;但曾有一度,一个星光熠熠,一个却黯然失色。在命运将二者推向不同际遇之时,一群热忱的人没有放弃,最终促成广阳民间故事走上逆袭之路。

如今,在国家级非遗的舞台上,广阳民间故事大放异彩。作为广阳镇民间故事的代表性传承人,杜志榜向我们讲述了背后的曲折。

曾经并驾齐驱,一朝际遇不同

1976年,长江边上的广阳镇还是原重庆巴县的广阳乡,原籍巴中的杜志榜退伍后落户于此,与这一方水土结下情缘。

杜志榜从小就爱听民间故事。还在巴中时,家中老辈子讲述的民间故事,就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到了部队,接触到来自天南地北的战士们,他越发领略到各地民间故事的魅力。定居广阳后,杜志榜加入了当地组建的专案组,走村入户办案子的闲暇,他也爱听当地农民摆谈稀奇古怪的故事。

时值国家要求“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杜志榜经乡里推荐参加县里考核,顺利成为广阳乡文化站的一员。

“当时全县只有少数几个乡镇成立了文化站,广阳乡是首批之一。”杜志榜说。

文化站在迅速恢复,民间文化也被重视起来。1985年,我国开始对民间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全国统一编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到1987年时形成高潮,文化干部们都被召集到县里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要求返回基层后抓好宣传发动。”杜志榜也在其中。

当时文化站工资待遇低,杜志榜自己开了一个茶馆,叫作“广阳乡文化茶园”。茶园里评书讲得精彩,盖碗茶要一角二分钱一碗。但常有喝茶的老年人在台下摆谈得起劲,“我们村有个人讲故事更厉害!”

这样讲的人多了,杜志榜便上了心,果真跑到乡下去寻访。一来二去的,他竟然发现全乡15大队有一二十个“故事篓子”。

“我又说服这些人到茶园开讲。故事好、讲得也好,可惜当时乡里不具备录音的条件。”杜志榜马上跟县文化馆汇报,最后用县里提供的录音机录下了大量故事。但这只是艺海撷珍,更浩瀚的故事内容还散落乡间,等待挖掘。

此事恰好被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的彭维金教授得知。他正在挑选学生暑期采风的地点,于是当下作出决定,将44名学生分成两队去往广阳和走马。此后,彭维金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广阳民间故事后来的走向。

“走马民间也有一个故事群体,颇有名气。但从当时向县里汇报的情况来看,其故事数量尚不及广阳。因此,彭教授派至广阳的学生还要多出两名。”杜志榜说。

杜志榜又将学生三两成组,带上简易录音机分赴各大队。正值掰包谷的季节,学生们白天帮着干农活,在田间地头采录故事,夜里就宿在农家。每录完一盘磁带,便马上有学生送回乡里再更换新磁带。

“共十天,近3000则故事、200首歌谣、2000余条谚语,将仅有的200盘磁带全部录完了。”杜志榜说,县文化馆对此非常重视,要求写一个调查报告、三本书,分别是广阳民间故事集、广阳民间故事杜志榜专集和广阳民间故事杨学模专集,“在采录的过程中,我和杨学模每人都提供了超过500则故事目录。”

彭维金也闻名而来。

“当时杨学模正卧病在床,我只好召集来另外三人给彭教授讲故事。”杜志榜不知,命运的伏线正是在此时被悄悄埋下。

这三人都是文化人,吹三国道水浒不再话下,但跟民间故事却有些脱节。彭维金有些失望,将关注的目光转而投向走马。后来,杜志榜和几个擅写的文化干部都被抽调到走马收集民间故事。

走马民间故事共收集有上万则,进而名声大噪。1990年,土生土长的走馬人魏显德(已故)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特级民间故事家”。他带着走马民间故事登上“中国河北耿村国际民间文学研讨会”,受到媒体和专家广泛关注。翌年,走马民间故事引来联合国教科文实地考查。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魏显德“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之一的美称。

这一时期,走马民间故事如众星捧月般走到镁光灯前,而错失良机的广阳民间故事相形失色。

半生追逐沉迷,究竟有何魔力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杜志榜遗憾之余,仍然埋首编撰广阳民间故事,“每个故事我都写成手稿,一式三份以作留存。杨学模也是如此。”

其间,他的工作有过几次调整,从行政岗位到民政岗位,再到从事司法调解工作。唯一未变的是对广阳民间故事的心心念念。

直到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国初现雏形。考虑到广阳民间故事的价值,以及多年来深藏内心的遗憾,杜志榜向相关文化部门建议申遗。

“对方说缺少申遗的资料。我回答,所有的资料我都保存着。” 杜志榜说,这一年,广阳民间故事终于重获重视。他带着存放多年的200余盒录音带、数尺厚的文字资料踏上了广阳民间故事申遗之路。

2011年,广阳民间故事被列入了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杜志榜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挖掘之初到申请国家级非遗成功,杜志榜等待了20余年。漫漫人生中原本可以有很多选择,到底广阳民间故事有何魅力,令他半生追逐与沉迷?

面对疑问,杜志榜笑了笑,方才开始正式介绍广阳民间故事。

“广阳民间故事”是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广泛流行传播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总称。从内容看,有神话传说、地方风物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生活故事及笑话等,其中本土传说、本土地名来历等故事的完整程度尤为突出。如神话故事有反映日月现象的《破鼓救月》《公鸡为啥早晨叫》等;反映地名由来的有《广阳坝的来历》《明月沱的鸡刨凼》等;反映江河文化的有《鲁仙庙的传说》《大佛寺的传说》等,还有大量的与抗战时期相关的故事。

南岸区文化馆副馆长吴萍热心提供的资料,对广阳民间故事的内涵作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资料中载:“1980年,重庆博物馆曾在广阳及其相邻的木洞等处均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并在广阳镇新房村发现和采集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说明这一带早有人群居住,并且之后巴人在此建都,所以广阳文化渊源的第一层,应是濮巴文化。”

“广阳濒临长江,广阳人自幼生长在江边,依舟楫为伴,视长江水为友。来往船只在此停泊,江水帶来无数故事,关于行船的传说成为广阳民间故事的一大特色,至今盛行的广阳龙舟赛便是这种江河文化的一种体现。”

“广阳坝飞机场作为抗击日寇的重要军事基地,是广阳人民至今为之骄傲的记忆。当时爱国将领写下的‘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题刻至今仍留在广阳。当时官兵和民众同力抗战的情形,仍生动地活在广阳人的口中,这构成了广阳民间故事的第三层文化渊源。”

“广阳的每一块石头,都可能孕育着故事。”杜志榜对此深以为然。

历史上的龙舟,故事里的情怀

今年9月,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解开面纱,其中明确: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要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广阳岛片区文化内涵。如,要大力推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阳镇民间故事”,举办“广阳故事会”文化演艺活动。

其实,广阳民间故事中,也有广阳岛(旧称广阳坝)的一席之地。《广阳坝的来历》是杜志榜热衷讲述的故事之一:“隔重庆城不远有两座相连的大山,一座大山叫铁山坪,一座大山叫放牛坪。有一年,长江上游发大水,天连水、水连天,老百姓只有爬到近处的山顶上去避难。那时,大禹已娶涂山氏为妻。他决心为当地人民做好事,于是拿起抓山神耙,急匆匆地赶到铁山坪。他选准铁山坪和放牛坪相接的地方,举起抓山神耙,使足全身力气挖山。一耙、两耙、三耙,挖了个缺口,就是现在的铜锣峡。他抓的那三神耙泥巴和石头,堆成了一座江心岛,就是现在的广阳坝。”

故事中对广阳岛上显著地势特征的来历亦有介绍,“广阳坝自古以来物产丰富,水草肥美,月亮上的玉免都到岛上去吃嫩草。人们把玉兔吃过草的地方叫兔儿坪。大禹甩的第一耙泥巴,就是广阳坝的下坝,第二耙泥巴就是上坝,第三耙泥巴成了一座小山,那山就是现在坝上的高峰山。”

对此,《重庆市南岸区志》中也有相似记载。

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还提到,要“举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阳龙舟节”。这句话足以勾起广阳人的龙舟情怀。

“早上吃粽子,中午喝雄黄酒,下午划龙舟。”千百年来,广阳镇人就这样度过每一个端午节。据说很久以前,每逢端午,明月沱、河口和灌口3个码头都要自发举办规模盛大的龙舟赛,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寄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这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水上娱乐项目在“文革”期间一度终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再度恢复。

在收录于《广阳民间故事》中的《广阳人的龙舟情怀》一文中,杜志榜记录了1981年的端午节,当地恢复举办赛龙舟后的盛况。

“召集各村群众骨干,组织开展‘划龙船竞赛。这些人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熟悉水性、酷爱划船,都是弄潮好手……规模很大,盛况空前,观者如潮。且有几百里外的群众,赶来观看,一饱眼福。”

杜志榜时任文化站长,负责宣传、联络和筹备工作。他记得当时参赛的有广阳造船厂、广阳中学等10支代表队。每队各选队员24人,其中划船手20人,踩头(指挥)一人、打锣一人、打鼓一人、艄公一人。一声号响,众船争渡,最终由“骁勇善战”的沿江村代表队夺冠。

这个地处重庆远郊的山乡小镇,因为龙舟赛事的活跃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还收获了“龙舟之乡”的美誉。

学校里的传承,基地上的坚守

每周星期二下午,杜志榜在广阳镇上的东港学校向孩子教授讲述故事的技巧、传达故事里做人处事的道理。

上课前,他会到镇上的文化服务中心稍事休息。这里还有一间图书阅览室,书架上陈列着由杜志榜责编的《广阳民间故事》丛书。杜志榜拿起其中的一本轻轻摩挲,书籍小而薄,却饱含心血。

时间将至,杜志榜走进学校。在这里,热爱广阳民间故事的数十名孩子被分成大、小两班,接受杜志榜和另一位讲述者的民间故事培训。

“他就施法,把那个人变成一条黄鳝。所以,黄鳝就是这么来的。”在杜志榜的微笑注视下,一位胖墩墩的可爱男孩走上讲台,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故事《黄鳝的来历》。

他不到十岁,但已经学习讲述民间故事五年之久,一举手一投足间俨然有范儿。紧接着上台的小女孩梳着马尾辫,接受培训仅一年,但也显得落落大方,不见怯场。

这位小女孩的班主任说,东港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阳民间故事”传承基地,一直坚持用书香滋养生活,以故事引领成长。广阳民间故事甚至作为教材,走进各年级孩子的课堂。

学校里还开设有“广阳民间故事展览室”,用来展示各种以广阳民间故事为素材彩绘、剪纸等作品。比如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将文字变成了连环画,《真假鲁班》《破鼓救月》《算命》《畜生不下马》等故事跃然纸上。

学校不远处,另一个故事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由于广阳民间故事会会馆老旧,其功能及看台容量跟不上当地发展需求,逐进行提档升级。该提档工程,建筑面积扩大至近1500平方米,被视为广阳镇民间故事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工程。

杜志榜介绍说,该主体建筑分为三层,一层包括室内演艺厅,二层纳入了放映厅、观众席和化妆间,三层为会馆功能配套,设置录音棚、创作室、排练厅、办公室等。另外,新会馆还将设置室外戏台,将明月沱车站附近的老广场规划为新会馆步行街部分。

此前,杜志榜常携讲述者们在这里登台。右手扇着扇子,左手持着案板,只听“啪”的一声,案板拍桌,杜志榜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起他最爱的民间故事。他讲故事声情并茂,肢体语言亦十分丰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铁杆粉丝也很多。

“有时屋里屋外都是人,每当一个故事讲完,大家就会喊再来一个。我们也倾尽所有,让大家听个过瘾。”杜志榜说。

广阳民间故事在当地蔚然成风,讲述者众多,上至七八十岁高龄老人,下至小学学生,还有医生、教师、餐馆老板、退休老干部等。

“我们不断地讲述,才能让广阳民间故事历久弥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杜志榜说。(编辑 刘婷婷 327380430@qq.com)

猜你喜欢
走马民间故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走马之乡
走马金佛山
谁远谁近?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走马水
哪双是自己的脚
中国为何少有民间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