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利
采访手记
2019年11期《公民导刊》刊发了我写的通讯《乐享家门口的好教育》。文中所報道的是我今年在全程参与关于化解綦江城区小学“大班额”调研中所经历的情况。再次阅读,仍很有感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不是一句空话。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父母,孩子也是我们的希望。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空间,是父母们的追求,也是各地政府重点推动的民生工作。
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等因素,綦江城区小学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家长削尖脑壳把自己的孩子往城区学校送,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来城区学校读书,势必造成“大班额”,也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这涉及家长观念转变的问题。
调研期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走访社区摸排情况及召开家长、教师、校长和教育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关键是要破解“人”“钱”“地”的问题。从綦江实际情况看,关键在于“地”落实不了。连续一周的走访、座谈,调研组成员认真倾听和记录,收集到意见建议最多、最集中的就是呼吁人大督促区政府多建几所学校。但在政部相关部门的部分人员看来,教育用地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在落实过程中,总是能将就就将就,给的地不是“边角料”就是“偏、远、小”。这涉及相关部门人员观念转变的问题。
群众的关心就是人大的关注。綦江区人大常委会从一年工作要点的拟定,到各专工委工作重点,再到开展的专项评议、调研、视察等监督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认准事情就扭住不放。
作为一个重庆市经济欠发达区县,綦江区政府采纳人大建议,有勇气拿出7个多亿的资金来修建学校,以大手笔投入教育发展,其情可感,其勇可嘉,其智可佩。
就在上周,区政府再次组织召开关于綦江城区幼儿园和小学建设专题会议,谋划和启动新一批幼儿园和小学建设项目。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綦江区的“大班额”问题终将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