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项目课程“双导向”教学探究

2019-01-02 01:38周亚娟潘永惠李顺富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项目课程

周亚娟 潘永惠 李顺富

摘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强烈愿望,结合学生层次差异性大的实际,基于项目课程提出了一种“双导向”教学方式。该方式在课堂标准化教学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按照同组异构的形式组建团队,自定义课程项目作业、考核评分标准和实施自我评价。实践证明,这种项目课程“双导向”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和效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项目课程;标准导向;自我导向;同组异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C-0053-04

一、引言

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项目课程教学正在被大量采用,很多课程还是教师集中讲授、学生统一训练的标准化教学模式,虽然通过理实一体、学做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迁移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自我导向学习将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激励三个维度整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自主学习方法。[1]学生都渴望有自主学习的经验,自主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项目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2]本文对职业院校項目课程“标准导向+自主导向”的“双导向”教学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具体课程案例为准备实施“双导向”教学的课程教师给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

二、“双导向”教学

“双导向”教学有两个组成部分:(1)标准导向教。基于引入课程的仿真项目,教师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向学生集中讲授课程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2)自我导向学。在项目课程集中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分成多个项目小组,自定义或选择课程要求所需完成的个性化项目,自定义学习评估方案和项目考核评分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展示。

(一)标准导向教

传统学科课程强调用客观的知识去发展学生的心智,按照学科逻辑组织教学内容,将听讲、记忆、理解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项目课程是围绕工作项目来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重构、序化知识体系,教学方式主要是在一定的任务情景下“学中做、做中学”。

项目课程通过引入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来重组课程必需的知识体系,按照项目完成的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任务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将知识点巧妙地隐含在各个任务中,形成了具有任务结构明线、知识体系暗线的教学内容架构。此外,根据课程引入项目的复杂程度,也可以先将项目分为多个递进的模块,然后将每个模块再细分序化为紧密耦合的任务链。

项目课程的标准导向教学是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先向所有学生整体介绍课程综合项目的整体功能和逻辑结构,让学生对课程综合项目有个整体印象,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带着目标准备后续学习;然后按照“任务驱动”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做”一体让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自我导向学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内容自我负责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导向学习环境中,教师的角色是辅助者和引导者。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的核心是允许学习者在课程范围内自由地选择学习主题或项目,允许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要求和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资源,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并获得自己定义和期望的学习结果。[3]

学生自我导向学习体验提供了一些好处,包括潜在的附加学习和深度学习,提升了个性化学习过程的意义和成就感,带着自我责任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和途径来达到学习目标。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也给教师带来了一些好处,包括更自由地选择教学资源。由于学生有更有效的学习体验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及由于学生承担了更大的学习责任而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自我导向学习中的角色定位为促进者而非领导者。自我导向学习各个环节都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体验,主要有7个环节:(1)学习目标的确定;(2)学习团队的自由组合;(3)学习主题或项目的选择;(4)学习预期结果的确定;(5)明确课程考核要求;(6)自主学习环境的选择;(7)学习进度制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我导向学习还应该包含一个可视化的在线评估模块,用来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为他们的学习自我负责。

三、课程教学案例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项目实践》课程是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数据库的系统设计与项目应用技能,前导课程为《数据结构》,后续课程为《WEB程序设计》,在高职第四学期开设(课程每周3次,每次2个学时),学生已经有数据库应用和程序设计的一定基础,同时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好。课程考评包括常规考核(30%)和项目评价(70%)两大部分,其中常规考核又分为平时作业(50%)和期末考试(50%)。项目评价分为团队项目成果(70%)和项目答辩(30%),要求学生自由组团开发一个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团队小组人数限制在5个人以内,推选1名组长和1名每周轮值的副组长,每个学生团队需要提交一份项目开发报告、一份中期项目进度报告和最终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每个学生就完成项目的不同工作进行最终答辩。

(一)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项目课程的核心是课程中引入的工程项目,它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课程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项目进行的。《数据库系统设计与项目实践》课程先从数据库概念开始,引入一个仿真的“教学管理系统”综合项目,共分为9大模块51个任务,“项目—模块—任务”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从最初的数据库创建、设计,到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将数据库的设计、管理和维护融为一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微软SQL Server数据库各个方面的设计与应用推送给学生,最终通过ASP.NET技术实现引入的综合项目“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据库项目应用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的理解。

(二)同组异构,团队协作

自主學习方法的总体目标是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一步是按照“同组异构”的原则组建5人项目小组。所谓“同组异构”就是同一个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确保每个小组人员结构情况和整体学习力大致均衡,推举组长。[4]第二步是由每个项目小组集体确定要完成的课程项目,并且在组长协调下,每个小组成员明确自我目标:(1)设定自己的目标;(2)选择学习材料;(3)确定任务分工;(4)制订进度计划;(5)自我监督评估。

学生定义的团队项目允许学生选择不同领域的项目和交付的功能。《数据库系统设计与项目实践》课程要完成并交付的数据库设计项目一般有:图书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汽车配件维修管理系统、仓库进销存管理系统和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等,但不限于此。教师在标准导向教学环节向学生提供项目分配说明、一套最低项目标准和一份项目描述样本(以项目课程中的综合项目“教学管理系统”为例),以便学生了解可设计项目的规模和范围。

学生在课程开始后的第三周自行组队,并在第六周提交项目描述。项目描述的长度在8到12页之间,通常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团队之间进行几次迭代,以消除文档中的含糊和不准确之处。

项目小组被给予高度的自主权,允许在开发过程中享有很大程度的自由,小组最终需要交付的是项目报告和期末系统。期中项目进度报告允许学生查看所有小组的进度,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有些项目小组需要修改项目描述,这些改变是与教师协商的,一般来说只有少量的项目小组会发生这样的改变。所有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论坛联合解决问题,每个项目小组或成员将问题发布到论坛上,其他学生和老师随时可以在那里提供反馈,学生提供正确反馈还有相应的绩点奖励。教师会不定期组织所有项目小组进行非正式会面,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期中阶段要求大家形成项目中期进度报告。

项目的考评是在学期最后进行的,届时各小组将提交他们的期末项目。在展示之前,每个团队都需要根据项目描述形成一个自我检查评估表和评价等级。项目提交并展示后,指导老师和项目小组互相沟通后确定项目最终等级,小组中所有的学生都获得相同的项目成绩。

四、学习效果评估

为了确定学生对项目课程“双导向”教学改革的态度和效果,课题组使用了问卷调查来获得学生的反馈,主要对课程成绩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课程成绩进行调查,以便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学生对“双导向”教学改革的看法。调查共涉及221名学生,他们来自软件技术专业三届6个班级的学生。

(一)成绩分析

对该项目课程三部分的整体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多数学生达成了课程教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90%以上的学生在项目成绩上得到了良好以上等级,40%以上的学生在这个项目上达到优秀等级。

除了成绩之外,还发现学生使用“双导向”教学方式完成的项目比在该方法实施之前的传统课程教学中完成的项目范围更大、更复杂。在之前的传统课程教学中,所有学生团队都只是实现了相同的项目。然而通过“双导向”教学,学生被允许选择自己的项目时,项目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项目范围扩大的证据,再加上项目成绩优良率的明显提升,有力地证明学生的学习超出了原先课程传统教学的预期。

(二)调查反馈

通过学生匿名调查反馈的统计分析得出,总体而言,学生对项目课程“双导向”教学改革持积极态度,体验很好,成就感突出。特别是学生在获得了使用自我定义的考核标准和自我评估的体验之后,学生对自我评估成绩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调查反馈中也发现了支持深度学习的特征,这些反馈包括“课程很好,通过项目学到了课外新知识”和“我从做项目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多名学生评论说,这门课程最好的方面是“从自己定义和实践的项目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调查反馈也看出,学生希望尽可能自由地定义课程最终要交付的成果作业,允许他们自己选择的一种可能的方法提供一系列不同的可交付成果,如论文、程序、考试和其他选项,允许选择不同的成果交付组合,形成课程最终的综合分数。另外,希望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大纲作为模板,让学生在制定自己的评估标准时作为参考。教学资源提供方面,为了更好地支持自我导向学习,学生希望教师能提供形式多样、更加丰富的课程学习材料,如相关研究论文、在线教程、微课视频和教学幻灯片等。

五、探讨与思考

通过多年的项目课程“双导向”教学改革实践和观察,这种“双导向”的课程教学方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因此对首次运用“双导向”教学方法的教师最好遵循相关的原则。

(一)优点好处

1.让学生定义自己的项目类型和功能,灵活性非常好,能够让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由地探索远远超出课程范围之外的内容,而不会妨碍那些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2.实施“双导向”教学中的自主导向学习时,学生对成绩的满意度非常高。在使用这种方法的三轮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只有极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自己成绩提出质疑。同时,学生的成熟程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基础差并且自我管理及约束能力欠缺的学生比相对成熟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

3.“双导向”教学方式使教师对教学的满意度增加。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上,只需较少的注意力放在课程材料上,从而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更好的教学体验。

(二)限制因素

在项目课程中使用“双导向”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一些潜在的约束。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很受那些乐于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的成熟学生的欢迎。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不太成熟的学生可能效果不太理想。另一个限制因素是,它要求课程教师熟悉较为广泛的项目类型并具有较为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

(三)應用建议

本文提出的“双导向”教学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学科的不同类型课程。当教师第一次使用“双导向”教学技巧时,建议学生自我导向学习最好从一项小任务开始,因为自主学习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个简单的第一步是允许学生较为容易地识别和选择单个项目或任务的应用领域,这样有利于自我导向学习各个环节的较好推进。

参考文献:

[1]唐·兰迪·加里森,谢沙.自我导向学习:走向综合模型[J],终生教育研究,2018(3).

[2]索彦霞.利用项目课程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

[3]秦梅露.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自我导向学习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23).

[4]张君华,左显兰.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高职项目课程实施的有效模式[J],职教论坛,2010(18).

责任编辑:章跃一

Research on the "Double Oriented" Teaching of Project Curriculu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Yajuan & PAN Yonghui & LI Shunfu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Jiangyin 214405;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Jiangyin 214433,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trong desire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students' levels, a "double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ject curriculum.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ized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method allows the students to form team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orms of the same group, customize course project assignments, assessment and scoring standards and implement self-evaluation.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is kind of "double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of project curriculum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promote the effect in learning the course, which has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roject curriculum; standard orientation; self orientation; isomerism

猜你喜欢
项目课程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项目课程开发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开发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构建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原则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