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北京校友会 北京 100081)
王连铮,中国著名的大豆遗传育种学家,是东北农业大学杰出的校友代表之一。
1930年,王连铮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于1954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1957—196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1960年赴莫斯科农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获博士学位。曾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黑龙江省副省长、党组副书记。1987—199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期间还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长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个,包括国审品种10个,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合编专著8部,发起创办《大豆科学》杂志。
王连铮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培育适合中国种植的高产、广适大豆品种,为中国大豆产业作点贡献。83岁那年,他仍然活跃在大豆科研第一线。
脚踏实地耕耘,一生大豆为伴
悠悠半个多世纪,王连铮为他热爱的事业挥洒汗水,抒写人生,硕果卓著,即使在位高权重时期,也始终没有忘记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没有离开过为之奋斗的黄土地。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他每周都要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南口中试基地查看苗情。他说:“一个科研工作者,不搞科研算什么?”他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个,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其中国审品种10个,在广适和高产育种方面取得突破;培育出国内推广面积最大、适应范围最广的大豆品种中黄13和屡创全国大豆高产纪录的中黄35等优良品种,其中“中黄13”荣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大豆育种理论,提出了在育种上降低大豆株高的途径,改进了广适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
大豆育种成果斐然
从小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座右铭的王连铮,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1949年1月,进入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他的系主任是大豆育种学家王金陵教授,受王金陵授课所吸引,王连铮从此爱上了大豆育种。
1963年王连铮来到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育种研究所,开始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
1967—1969年,王连铮与王培英合作开展大豆辐射育种研究,育成了黑农4号、黑农6号、黑农8号和哈钴1669等大豆品种,其含油量可提高1~2个百分点。
1970—1987年,王连铮与王彬如、胡立成共同主持育成大豆品种12个,其中黑农35获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0—1980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部分地方发生倒伏,望着减产甚至绝收的大豆田,王连铮心急如焚,他是搞大豆品种研究的,不解决倒伏问题他寝食难安。经过细心观察和育种实践,王连铮于1980年提出了矮化育种目标,即降低大豆秸秆的高度,增加其强度,并提出了降低大豆株高的4种途径,即利用有限结荚品种与无限结荚品种杂交、有限结荚品种间杂交、辐射育种以及从地方品种筛选。这4种途径对指导育种有较大意义,他利用此种理论育成了2个大豆品种。
王连铮在试验中还发现,野生大豆资源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显著多于栽培品种,因此,1979—1982年,王连铮主持了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考察及研究,共采集野生大豆576份,发现了一些抗病性好、多荚和高蛋白的材料;同时,发现了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含油量低、油酸含量低、亚麻酸含量高的特点,并将这个特点作为进化程度高低的评价标准,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途径。
多年来,王连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合著专著8部,其中合著的《Feeding a Billion》(《温饱十亿人》),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专文详细介绍,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给该书撰写书评,充分肯定了该书的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2010年获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锲而不舍,成就中黄13
在王连铮的众多农业科研成果中,让国人至今都无法超越的“海拔”是大豆品种中黄13。提起中黄13,年过八旬的王连铮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产量高,适应性广。”
选育新品种,是件艰苦而长期的工作,为了育出优质高产广适的大豆品种,高温酷暑、风吹雨打,王连铮都没停下过脚步,在研究所与田间地头往返穿梭,查看大豆长势,看看是否经得起风雨的考验。豆秸由绿变黄,豆荚由瘪变鼓……一年又一年。
中黄13的选育工作是1992年开始的,当时课题组以豫豆8号为母本、中90052-76为父本杂交,经过近6年的选育试验,其后代达到了王连铮要求的效果——产量高,品质好,株高整齐,性状不分离。王连铮说,在山西襄垣县良种场做试验时,中黄13的小面积亩产达到了312.4公斤,大面积能达到250公斤;蛋白质含量高达45.8%;籽粒大,商品品质好。
自1998年开始,中黄13开始接受生产鉴定评比,据测算,该品种可以实现增产20%~40%,并且由于其广适性先后通过了国家以及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山西、北京、天津、辽宁和四川9个省市审定。
“一般的大豆品种能通过四、五个省的审定就不错了,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没有一个大豆品种的适应性超过中黄13。”王连铮自豪地说。
除了“远亲”杂交带来的优质“血缘”外,王连铮还揭开了中黄13的另一个秘密,那就是其体内的蓝光受体基因。原来,带有这种基因的大豆品种对光不太敏感,因此适应性才格外突出。
目前,中黄13已陆续在中国14个省市推广种植,累计推广7 160多万亩,年种植面积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2005年以来连续7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大豆主导品种,社会经济效益70多亿元,是自1995年以来唯一年推广面积超千万亩的大豆品种。从北纬29°的四川自贡到北纬42°的沈阳以南,中黄13的种植地跨了整整3个生态区、13个纬度,是迄今国内纬度跨度最大的大豆品种。同时,以中黄13为广适高产骨干亲本培育出新品系308个,其中参加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新品系38个,整体提升了中国大豆育种水平。
中黄13培育成功了,王连铮没有在成绩面前陶醉,他想的是尽快将这一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科技最重要的是服务生产,我们搞育种的,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新品种真正能给农民带来增产增收,所以育种、审定、推广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王连铮说。
当一些跨国公司带着“洋大豆”大举“入侵”的时候,中国大豆产业正在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一场危机。王连铮说:“人要有追求,学农一辈子,要为我国农业做点事。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我是搞大豆育种的,应该为中国大豆产业尽力尽责,选出好品种,增加产量,减少进口量。”
对于如何发展大豆产业,王连铮一直关注、关心着,并有自己的见解:首先,一定要加强大豆科学技术研究,不断选育优质高产多抗性大豆品种,实行专用品种生产,采用良种良法结合。二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大豆单产,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愿意种植大豆,总产才能提高,其主要措施是要大力推广高产高效技术。三是国家要适当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以增加大豆总产。他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扶持大豆生产,扩大对高油大豆良种推广的扶持,并增加对黄淮海地区高蛋白高产大豆良种推广的扶持;加大对大豆科研、原种良种繁殖和新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四是要发展订单农业,强化期货市场,促进大豆产业化。五是要加强对进口大豆的管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
“我们国家13亿人口,粮食安全的压力很大,实现粮食增产是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要综合运用良种和良法,才能保证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这就不断地对我们科研工作者提出新要求。”与大豆打了50多年交道的王连铮,老骥伏枥,情系“三农”,足迹遍布华夏大地,为中国大豆科技和生产事业奉献了青春和智慧。
情怀依旧,责任依旧
忆往事,历历在目,悼故人,倍觉思念。最使我们难忘的是今年校庆筹备期间以及重阳节期间,东北农业大学包军校长、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安国锋等校友代表去看望王连铮学长的时候,88岁的老学长,仍不忘关心母校发展,听校友介绍母校70周年校庆及校友发展情况,并对北京校友会发展寄予厚望。
今闻老学长于2018年12月12日中午辞世的消息,我们悲痛不已,但是中国大豆产业因他而取得的荣耀却不会消失。
斯人已去,长歌当哭。我们在此悼念王连铮学长,更会以您为我们的榜样,学习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得失的敬业精神;学习您两袖清风,严于律己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春蚕精神。
东农校友祝愿王连铮学长一路走好!
(转自:东北农业大学北京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