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超,徐茂华,王蕾,董珂,陈少军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a中药学院,b商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中药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中医药思维的,掌握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专业新生初入校门与其他专业学生思维习惯无异,因此需要经过系统的课程体系学习,以养成中医药思维方式,认同中医药核心价值观和方法论,满足中药学专业的需求[1]。
本研究从中医药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着手,针对现在中药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提出建立中医药思维课程培养体系,既是推动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更好地接纳中医药文化、促使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医药领域教育领域的践行,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医药思维是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由千百年来无数中医药学家,在行医、制药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思维框架、思维程序和思维传统[2]。中医药思维的养成是通过有规律地对中医药的学习和加强实践来逐渐实现的。国内关于“中医思维”的研究较多,如中医思维的建构和中医思维方法学研究[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研究[4];中医思维模式的特点和多元复杂性研究[5]等。而关于教育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思维的培养,针对中药学专业,特别是具有特色的侧重中药思维的研究较少。
中医药思维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
1.1整体思维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视人与自然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侯,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灵枢·五癃津液别》)”,视人体本身各脏腑亦为统一的整体。整体思维是中医药思维最为重要的特征。
1.2象数思维“易者,象也”“援物类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之能事毕矣”。中医药学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易经》的影响,产生了通过“象”与“数”来解释客观世界联系规律的思维方式。《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思维方式的奠基之作,采用了象数思维方式,以阴阳五行的理论为基础创建了藏象学说。对于五脏六腑的功能描述,均采取了取象比类的方法。在此概念中,“象”是一种高度概括,“数”并不是数学中抽象的数字,而是与事物有着密切联系的“形而上之道”。中医药中所涉及的阴阳、五行、子午流注、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等,均是象数思维的体现。
1.3变易思维中医药学家将人体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同一疾病,证变则方变;同一药材,用途不同,则炮制方法不同,均是变易思维的体现。人体的阴阳二气处于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五行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动态关系,人体气机有着升降出入的运动过程,疾病不断地传变转化,治疗中需要辨证论治,均是变易思维的体现。
1.4中和思维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中医强调“执中致和”,不过激、不偏执,注重各种矛盾关系的和谐,“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医药学模式的建立,都离不开和谐、适度的思想指导,处处体现着中和思维。
1.5直觉思维是指在现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做出敏锐观察,直接领悟,有着简捷、整体、直接、非逻辑的特点。如中医脉诊中,就体现了医生与患者心手相应的直观感受,在辨证论治时也强调直观感受式的“心法”,这些在中医典籍的名称中也有所体现,如《丹溪心法》《医学心悟》等。
1.6虚静思维中医药在养生中特别重视“虚心静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 回复到最初原始状态和清静本真的状态。唯其通过虚静内守的精神体征,才能保养先天太和元气,从而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
1.7顺势思维“因循天道”,顺应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促进事物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如在养生中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顺应自然的变化;在治法治则中,提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顺应病情病势;在针灸中,认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灵枢·逆顺》)”,要顺应正气祛邪之势;在中药应用中,磁石、朱砂等矿石类药物,具有质重沉降之性,顺应药物本身特性,重则能镇,重可祛怯,故有镇安心神、平惊定志的作用。
1.8功用思维在认识人体、认识中药时,中医药学家目光专注在功效、属性,而不是拘泥于形态与结构;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并不注重分析物质基础。如《伤寒杂病论》中体现出“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的“方证对应”“药证对应”的思想。
要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医药学,继承文化、强化中医药思维是关键。中药学大学生在入学之前一直是在现代科学语言环境的熏陶之中,且理工科考生居多,主要是以数理化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很少或几乎没有接触过中医药理论,在学习中会感觉非常抽象,与从小就养成的文化思维习惯难以“兼容”,发生认知上的冲突。
2.1现代语言习惯与传统中医药语言习惯的冲突
中医药理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由此也决定了中医药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而这种与现代语言表达方式有差异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造成接受和理解的困扰。
2.2抽象思维方式与实质性思维方式的冲突“形而上者谓之道”,学生开始专业学习所接触到的 “阴阳”、“五脏”等基本概念,在解剖学并没有严格的对应物。若学生对此从物质实体性理解,用逻辑论证去分析,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则会遇到困难。一旦对学科基础概念产生迷惑,则易对整个理论体系产生排斥,甚至全盘否定的现象[6]。
2.3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冲突“医者,意也”。中医药思维中既包括了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式,又包括了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方法[7]。而后者重视认识主体通过意象、联想、直接领悟、“灵感”等感性认识来揭示事务的本质规律[8]。中医学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的思维方法有着显著不同。
2.4人文属性与自然科学属性的冲突中医药学科的产生和构建受时代哲学思想、科学方法、认识论、社会文化特征等的影响,产生了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中医药学范式[9]。自然科学要求的严谨和人文科学允许感性的表述、适度的夸张演绎构成了矛盾,若是学生未能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精髓,往往造成认知上的困惑。
从中药学专业的角度,进行中医药思维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未见相关报道。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关于中药学专业教学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局限在教学模式的改进,如采用案例教学法[10]、多媒体教学[11]、校企合作[12]、双语教学[13]、基于工作过程教学[14]、PBL教学法[15]等;也有很多关于加强中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认知[16-17],人文教育的研究[18],综合素质培养研究[19]和思维方式培养研究[20]等。因此以中医药思维的培养为核心目标,继而进行专业中医药思维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这将有助于改变该专业的教育现状,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专业技能的提升与促进也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在界定“中医药思维”的研究概念范畴和逻辑框架的前提下,在分析现有中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思维的培养原则,通过入学初期的思维方法培养,感悟经典的教学方式培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促进,扩大学科对外交流等一系列方法,建立中医药思维培养体系,藉此继承和传播中医药文化。
3.1始业教育本课题将始业教育课纳入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当地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浙江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学术资源丰厚,古有葛洪著述《肘后备急方》《抱朴子》,近有浙江药商创同仁堂,设冯存仁堂,建温州叶同仁堂、绍兴震元堂等,今有浙江宁波籍杰出人士屠呦呦先生因研究中药成就突出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医有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药有中外驰名的“浙八味”。浙江拥有的中医药文化传统需要深入发掘其内涵并拓展其外延,并加以大力弘扬。在始业教育中渗透当地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思维。
大一新生中医药思维的养成需要学校的引导,在始业教育中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名医名家远志讲堂、浙八味生产基地参观、优秀高年级学生宣讲、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创业教育等,使新生尽早的学习中医药文化、培养专业热情。
3.2通识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期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统一。特别增加中医药经典类课程,如国药文化赏读、中国传统文化导读、医药人文经典赏读、中医药经典诵读等。历史中,中医药思维的形成正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色。离开了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医药思维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中医药思维观蕴藏于典籍之中,倡导熟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典籍,并不是一定要死读这些书、记其原文,而是要培养这种中医药思维观,掌握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将这种思维和方法灵活而有效地应用于客观实践,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这才是我们学习典籍的目的。通过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并进一步领悟其中医药特色的思维方式。
3.3专业教育中药学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特别是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医药文化等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等课程,其中所包含的基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的认识,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辨证论治等内容,正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关于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总结,是对生命与疾病认知独特的方法,因此大一新生的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具体的知识点,更是培养中医药思维模式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
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等专业课程正是基于中医药思维下的用于治疗疾病的具体应用手段。如中药炮制是中药应用于临床的传统,“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鲜明特色,在中医药思维的指导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加工工具和加工工艺。此外,在历代医药学家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的制备方法。
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药学学科的专业课程设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革新整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中医药思维的连贯性。同时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中传统技能的培养,加强地方医药文化史的学习。
3.4隐性课程相对于常规的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经常不被纳入课程体系。隐性课程是学生在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具体的知识。隐性课程具有广泛性、灵活性,有助于完成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22]。
隐性课程设计为中药文化节和中药艺术节两大模块。中药文化节包括:大学生辩论赛、中药文化(产业)讲座、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上山认药采药活动、中药文化公益行、保健药材鉴定大赛、中药上下牵手会等活动。中药艺术节包括:十佳歌手大赛、新生篮球赛、演讲大赛、书画大赛、迎新晚会、大学生简历大赛、中药名听写大赛、校友创业讲座、中药传统知识技能竞赛、导师推荐我悦读、阅读之星评选等活动。
中医药学秉承“天人合一”“中庸”“道法自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被习总书记赞为“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3]。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健康中国”。基于中医药思维养成的中药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在大学校园的落实。对于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24],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保证高校和谐稳定发展,满足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需要,均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胡菲桐,张瀛予,方玲.关于培养中药专业大学新生中医药思维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119-120.
[2] 任秀玲.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5-28.
[3] 邢玉瑞.中医思维研究与建构中医思维方法学[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32-1832.
[4] 王琦.关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3):160-163.
[5] 王强.试析中医思维模式的本质特点和多元复杂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301-305.
[6] 邓永红,刘立夏,赵瑛,等.浅谈中医临床思维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9):79-80.
[7] 张艳萍.论中医教育中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培养[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458-459.
[8] 张苇航,张炜.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J].中医药文化,2004,21(3):9-11.
[9] 郭建辉.关于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0):50-51.
[7] 崔明超,徐茂华,夏苗芬.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二次开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1):123-124.
[8] 张芳,周凤琴,张永清.《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建设[J].安徽医药,2011,15(11):1467-1468.
[9] 孙玲,郑国华.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3):751-752.
[10] 李习平,石继连,罗怀浩.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4(10):2510-2511.
[11] 张萍.FLASH在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216-216.
[12] 谭开键,余战波.高职中药专业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5(19):2714-2716.
[13] 肖冰梅,刘塔斯.《中药鉴定学》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138.
[14] 赵珍东,段启.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药炮制技术》课程开发[J].职业教育研究,2009(6):72-74.
[15] 崔晓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0,9(4):439-442.
[16] 宋欣阳,陈丽云,严世芸.关于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4,55(19):1702-1704.
[17] 周仲瑛.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研究,保持中医的优势和特色[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63.
[18] 张宗明.高等中医教育应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06-109.
[19] 王姝琛.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的实践——以中医院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7-58.
[20] 冯广义,张养生,丁然,等.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11-13.
[21] 刁爱芹,陈国富,潘爱萍.以核心课程为依托,将行业企业文化引入高职药学教学改革[J].安徽医药,2016,20(10):2003-2006.
[22] 宋歌,柳长华,李君.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6):1761-1763.
[23] 张伯礼.中医思维与实践养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5):593-594.
[24] 渠淑洁,韦兆钧,李源.“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思政课学习——找寻中医经典理论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结合点[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1):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