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辉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经历的第一场有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战争,也是有史以来我军与美军唯一一次正面较量。面对装备高度现代化的美军,以陆战装备为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大程度发挥手中武器效能,根据作战需要和武器装备战术技术特点,把战争指导艺术与装备技术水平有机结合起来,把官兵的精神力量和武器装备的物质力量高度融合起来,把装备应急建设与实际作战需求科学衔接起来,灵活用兵,英勇顽强,连续奋战,最终使绝对优势装备的美军在战场上没有占到绝对优势,取得了宝贵的装备运用实战经验。
战争指导直接决定于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根据敌我武器装备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作战形式,制定正确的战略战役方针,是武器装备运用的核心,也是我军一贯倡导的战争指导路线。1950年10月,在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时,已经充分认识到志愿军入朝作战后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对比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在志愿军入朝以前和入朝作战初期,毛泽东就强调指出,我军的作战指导方针“应当从稳当的基点出发,不做办不到的事”*庹平:《毛泽东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指导》,《军事历史》2013年第4期。,要求志愿军要善于斗争,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在物质条件许可范围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
我志愿军入朝前,曾计划“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情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8页。,待志愿军装备起来,尔后再配合朝鲜人民军进行反攻。但是,当志愿军入朝后,发现美军机械化装备机动甚快,美军于1951年10月19日越过平壤、元山一线向鸭绿江冒进,至10月20日仅用1天时间即抵达或接近球场、德川、宁远、五老里、洪原等志愿军预定防御地区。战局急转直下,原来的设想必须改变。为此,毛泽东当机立断,指出“先在朝鲜北部尚未丧失的一部分地方站稳脚,寻机打些运动战”[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第17页。。因而,志愿军出敌不意,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获得了初战的胜利。初战胜利后,志愿军顺应朝鲜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仍然采取了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敌后游击战相结合的正确方针,又连续取得了第二、第三次战役的胜利,将敌人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从而扭转了战局,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但由于美军机动迅速,志愿军始终无法歼灭美军成师的建制部队。第四、第五次战役后,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敌我力量出现了相对均势,战争明显地向长期化转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针对志愿军技术装备条件的限制,一时难以消灭敌重兵集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一定的时期内,对美、英军“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零敲牛皮糖”[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第98页。、打小歼灭战,以后再逐步由小歼灭战过渡到打大歼灭战。为此,志愿军实行了由运动战向阵地战的战略转变,进入了打小歼灭战阶段,一面积极作战,一面加紧改善装备,不但成功粉碎了敌人多次进攻,而且对敌坚固阵地也胜利地进行了多次战术性进攻,直至战役规模的进攻,大量歼灭和消耗了敌人,最后迫使敌人签订了停战协定。
上述各种作战形式的相互转换,归根结底是由敌我技术装备的巨大差距决定的,体现了我军历来所倡导的在什么条件下打什么仗、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的原则,这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役指导是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关键。
武器装备运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设法减少自身装备易受损害的程度和不断增大武器装备的破坏力。由于美军具有强大的空军,掌握几乎整个战场的制空权,志愿军白天没有行动自由,加之以步兵武器为骨干的装备客观上存在射程近、火力弱的不足,不宜与美军硬碰硬的抗衡。志愿军立足手中装备,扬长避短,利用美军不善夜战、近战等弱点,把适合自身装备特点的夜战、近战、速决战等传统战法发展到战役规模,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并创造性实施了“冷枪冷炮战”等有效战法,达成了非对称制敌的作战效果。
志愿军入朝时,即以夜行昼伏的方式秘密开进,黄昏以后开始行动,拂晓以前隐蔽完毕,并采取了严密伪装、封锁消息和严格控制无线电通信等措施。志愿军20多万大军开进一个星期,美军的空军侦察竟未发现蛛丝马迹,美军的情报部门对此也一无所知,直到战役突然打响,战场上的美军高级司令官还以为是朝鲜人民军的阻击部队在同他们作战。志愿军达成了战略、战役上的突然性,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再如,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第9兵团执行东线作战任务,15万大军从1950年11月10日开始秘密向战场开进,直至11月27日发起攻击,当夜将美军1个多师分割包围,美军方得知志愿军有大部队到来。美国舆论界人士惊叹,志愿军第9兵团的秘密开进“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曾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回忆道:“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运动。他们大都采取夜间徒步运动的方式;在昼间则避开公路,此外他们还利用地道、矿井或村落进行荫蔽。中国人没有留下一点部队运动的痕迹。”[注][美]马修·邦克·李奇微:《李奇微回忆录:北纬三十八度线》,王宇欣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年,第65页。
战役进攻中,志愿军一般是黄昏开始运动接敌,集中主力于第一个夜间突破敌军防御,插入敌军战役纵深,断其退路,形成合围,次日拂晓乘敌混乱之际,实施战术上的分割包围,与敌短兵相接,形成胶着状态,致敌空炮火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转入防御巩固胜利,待黄昏后再行攻击。这样,一个夜间或连续几个夜间完成战役作战任务。比如,第二次战役的西线的德川地区作战、东线的长津湖地区作战,第四次战役的横城地区作战,第五次战役的县里地区作战等,都是在发起攻击的第一个夜晚,即从战役上完成了对敌军的包围和从战术上完成了分割,经两至三昼夜的攻击,完成了作战任务。
在防御作战中,志愿军也是以打近战、夜战与敌反复争夺,阵地昼失夜反,最后挫败敌人进攻。比如,1952年秋上甘岭战役中,敌以兵力6万余人、飞机3000余架次、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对我发动高强度进攻,我坚守部队白天转入坑道坚守作战,晚上利用夜暗,乘敌立足未稳,发动反击恢复表面阵地,43天时间内阵地昼失夜反数十次,最终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在战役后方,基本上也是靠夜间运输粮弹,转运伤员,实施战略预备队的机动。
为充分发挥迫击炮、冲锋枪、步枪和手榴弹等短兵器的作用,志愿军主要实施近战歼敌。一般情况下,步兵的开火距离都在200米以内,许多具体战斗都是在距敌100米以内,甚至50米左右才开火,过远则易遭到美军炮火打击。近战歼敌既充分发挥了自身短兵器的作用,又达成了突然性,造成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斗争后,敌我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最近距离约100米。为大量杀伤敌人,志愿军组织特等射手、炮手,对敌单个目标开展了群众性的“冷枪冷炮战”,从1952年5月到1953年7月,志愿军在“冷枪冷炮战”中共歼敌5.26万余人,涌现出的狙击英雄张桃芳在上甘岭597.9高地创下击杀214名美军的记录,令美军闻风丧胆。落后装备与有效战术的结合发挥了巨大威力。
实践证明,武器装备的优势可以增加战争胜利的机会,但是单有武器装备优势当然还不能赢得交战的胜利,因为武器装备优势仅能促进胜利,重要的在于发现适应武器装备效能发挥的最佳方式,不同性能武器装备与其相应作战方式的匹配程度越高,其作战效能也就越高。
每一种武器有一定的效能,它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力量,它也有可以被制服的方法[注]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2页。。朝鲜半岛多山,将近80%是山地,除了陡峭的山脉之外,基本上全是顶部较平坦而坡度很陡的山地和丘陵,而且其坡度一般都在40~60度,坦克无法攀登;大部分丘陵,步兵攀登起来也很困难。道路网稀少,除汉城—仁川,汉城—大田—大邱—釜山,釜山—马山—晋州公路是双车道外,大都是自然的单车道路。总体上看,朝鲜的地形条件不利于机械化的美军,而利于装备轻便的志愿军。志愿军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避实击虚,抗反结合,有效限制了美军先进武器效能的发挥。
美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大,进攻时除了在道路上前进之外别无他法,防御时也只能在道路的两侧摆开四、五辆坦克,部队行动受道路制约难以展开,容易形成纵长队形,部队相互间联系、协同困难。而志愿军装备轻便灵活,可以很容易地隐蔽企图,进行渗透、穿插和分割,切断“联合国军”的退路,威胁其侧翼,对其进行各个击破。比如,1950年11月第二次战役西线围歼美第9军的作战,第38军第113师从27日黄昏开始,急行军14小时,于28日8时及时插到敌后三所里,并于当天抢占了龙源里,截断了美第9军南逃的退路,动摇了西线整个美军的战役布势。
在火力运用上,山地制高点有一定的视界和射界,但死角多,在低地则视界、射界完全受到限制。志愿军充分利用山地地形特点顽强抗击,创造性地开展了坑道作战,有效降低了美军火力杀伤效果。阵地战阶段,志愿军在整个正面战线和东西海岸,共构筑坑道1250千米,挖堑壕、交通壕6240千米。依托这些坑道工事,我军成功地进行了阵地战,有效地保存了有生力量和打击了敌人,使敌人空炮火力效能明显降低。构筑坑道前,敌发射40至60发炮弹就杀伤我1人,构筑坑道后,敌需发射660发炮弹方能杀伤我1人。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我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顽强防御,先后打退敌人675次不同规模的进攻,毙伤俘敌2.5万余人,终于守住了阵地。美国新闻界曾评论:“这次战役,即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阵地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注]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409页。
以上战例有力说明,装备的优势与劣势是相对而言的,任何装备优势的军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短处和弱点,采取正确的战术趋利避害、避实击虚乃是作战取胜的重要原则。
夺取战争的胜利,人和武器历来都是两个重要条件。恩格斯指出:“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在战场上,人的因素既是精神力量,又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的、有形的力量。在优势装备的敌人面前,志愿军不畏强敌,不避艰险,以勇敢、智慧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前仆后继,浴血苦战,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法,把劣势装备的效能发挥到了极致。1953年7月金城战役中,志愿军坦克第4团215号坦克全体乘员,不畏强敌,敢于较量,以机智勇敢的战斗动作,创造了单车击毁击伤美军M-46型坦克5辆、火炮5门,摧毁地堡20多个的辉煌战绩。7月6日19时,215号等3辆坦克进入阵地,先后摧毁美军地堡、火力点29个,火炮1门。在向将军洞阵地转移途中,215号坦克深陷弹坑,团指命其就地向346.6高地美军射击,支援步兵战斗。215号坦克全体乘员在排长杨阿如的指挥下,沉着果敢、精确瞄准,5分钟击毁敌坦克2辆、击伤1辆,并摧毁地堡4个、火炮2门,但该坦克已经暴露,在遭美军炮火覆盖的紧急时刻,为了迷惑敌人,驾驶员陈文奎机智地发动了车辆,先是加大油门,然后又逐渐减小油门,使发动机的轰鸣声逐渐由大变小,美军误认为215坦克已撤走,随即延伸炮火达2公里。夜幕中,215号坦克继续在原地隐蔽待命。9日20时30分,215号坦克终于驶出弹坑,并立即向346.6高地冲击,仅11分钟击毁美军坦克2辆、火炮3门、地堡20多个。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215号坦克“特等功臣车”称号,全体乘员记特等功。
在1950年中美两军首次交锋的云山战斗中,第39军第116师与美军骑兵第1师狭路相逢。11月2日早晨,志愿军士兵赵顺山、于世雄等10余人与美军的1个排遭遇,手上的武器只有铁锹、洋镐、刺刀和石头。打到最后,只剩下赵顺山、于世雄两人,面对美军的7个士兵。在搏斗中赵顺山用洋镐把3个美国兵砍倒,另外4个美国兵随即举手投降。[注]纪录片《抗美援朝精彩战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1995年。时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的范弗里特这样评价志愿军:“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他们携着步枪,腰上皮带配有二百粒子弹。他们所携带的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如美军的一半。…… 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的,奋不顾身。”[注]陈辉:《用世界眼光审视朝鲜战争》,《报刊资料》2010年第8期。
为了保证通信线路畅通,志愿军通信兵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敌人的破坏展开了顽强搏斗。在马良山进攻战斗中,志愿军第64军第191师第573团基指与1营的有线电线路在阳地谷东南侧一公里的线路上,40小时被炸断250余次,接头480个。志愿军通信兵沿线50米~100米挖一个避弹坑,规定每人担任100米~200米的查线任务(在炮火封锁区,每人50米~60米)。只要线路一断,不论敌人炮火多么凶猛,都奋不顾身地前往查修。第577团电话员朱修路被敌炮火击断右手的四个手指,无法用钳子剥线,他便用嘴代钳剥落线头的被复层,刺的满嘴流血。他一连接续四个断头,最后一个断头因接线不够,便将一端线缠在脚指上,用嘴咬住另一端,用肉体接通了线路。(注:当时一般是采用单程线,另一根以大地代替)。第351团电话班副班长池宣新在抢修线路时,三次负伤,仍顽强坚持查线,牺牲时两手还握着断线头,用身体接通了线路。由于战士们的勇敢顽强,同时注意根据敌炮火规律,不断改进查修方法。因此,每次线断都能在2分钟~10分钟内修通,较好地保障了战斗指挥。
事实雄辩证明,武器是靠人来掌握来使用的,人仍然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战争的胜负就是取决于人的果断、勇敢、坚定和才能。不管军事技术的发展如何巨大,不管先进的武器如何显著地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然而唯一的绝对的“武器”是人,这仍然是确定不移的真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装备还都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缴获日本军队、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出自许多国家,型号杂乱不堪。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认识到,要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进行一场战争,必须采取一切手段提高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水平。
1950年8月2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报告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加强战备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我们如果出国作战的话,主要作战对象是美帝国主义,而不是李承晚伪军。美军依靠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等现代化武器装备”,“我们的军队是胜利之师,但武器装备差,我们的武器对付国内敌人是够了,对付美帝国主义是远远不够的。”[注]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编辑部编:《共和国重大决策事件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9页。
抗美援朝战争前期,志愿军以“小米加步枪”对付高度现代化的强敌,武器装备的落后,战场上处境极为困难。没有必需的轻武器、火炮、坦克,无法有效地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没有必需的反坦克火器,无法有效地对付敌坦克集群的进攻;没有必需的作战飞机和防空武器,无法有效地掩护后方和运输线。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调整了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重点,即由原来重点加强海军、空军装备建设,转为重点加强空军、炮兵和装甲兵建设。各兵团在原有基础上,增编了3个装甲团,18个高射炮团及10个军的队属炮兵。将中苏贸易协定中原来计划用于购买海军装备的1.5亿美元大部分转为用于购买空军飞机和陆军武器装备,以保证抗美援朝前线作战的需要。实践证明,上述战略决策,对尔后志愿军武器装备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中期,双方为占据战场上的有利形势,都增加了军事力量的投入力度。战略上实行持久作战,对志愿军武器装备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更高,中央军委通过外引内产等多种途径,逐渐改善志愿军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使志愿军战场作战的困难有所减少,为志愿军持久作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一方面,依靠苏联的军事援助,通过现款购买,全价赊购等方式,引进志愿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另一方面,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了武器装备的仿制、自行研制和改进工作。我国军工企业陆续仿制了苏式加农炮、美式90毫米反坦克火箭和57毫米、75毫米无坐力炮等一批火炮,仿制了苏41式冲锋枪,生产了3.6万支50式7.62毫米冲锋枪及枪弹720万发,还试制和生产了步谈机、报话机、发报机等各种通信装备4万余部,被复线10万千米,较好地解决了志愿军通信装备差的问题。随着志愿军武器装备的明显改善,尽管在武器装备上美军仍占优势,并掌握整个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但志愿军的战场作战能力有了较大的增强,十分有利于以适当的胜利方式结束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后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大量引进的苏式武器装备到位,加上全国群众捐钱捐物以及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开展,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有了明显改善。1952年9月,志愿军各主要陆战武器装备同1951年7月相比均有较大增加。火炮(含火箭筒)总计从7931门(具)增加到11438门(具),高射机枪从2291挺增加到2462挺,坦克由125辆增加到160辆,运输车辆由6860辆增加到10323辆。在金城反击战中,志愿军在25千米的进攻正面上集中了1104门82毫米口径以上火炮,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44门,而且在主要突破地段上通过周密部署,形成了104门/千米的火炮密度,有力地保证主要攻击方向的突破成功,在阵地进攻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武器装备的明显提高,志愿军越打越有信心,越打越强,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