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军事战略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单纯的军事战略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全方位的总体战略。美国军事思想的发展变化主要包括:美国军方继续坚持“海军第一”的思想,米切尔提出“空军制胜”思想,坦克作战理论的提出,两栖作战思想的产生,积极战备思想和全民军训思想的出现。当然,在此期间的美国军事思想也存在明显不足。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动荡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单纯的军事战略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全方位的总体战略。美国军事战略的变化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是对总体战略的最好检验,证明了象19世纪拿破伦那样仅凭几次决战就决定了战争胜负的速决战已经不存在了。战后,美国军界围绕战争的本质和战争的目的等许多根本问题展开争论,许多人转向了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而这一理论战前在美国却受到轻视。除了厄普顿等少数人倡导外,还不为注重实用的美国军界所接受。战后,越来越多的军界人士接受了克氏关于战争目的的论述。“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动……”,“为了完全达到这个目的,敌人必须被彻底解除武装;因此,解除敌方武装在理论上成了敌对行动的直接目的。”*参见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1卷,军事科学院译,北京:总参谋部出版局,1964年,第一、第二章。克氏的上述思想成为一战后美国军界采用“总体战战略”的理论基础。美国的军事家们开始从各个角度阐述这一战略。奥利佛·鲁宾逊中校在其著作《军事战略的原理》一书中指出:“只要稍微作一些研究,稍微进行一些学习和思考,就能明白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的论著对于军事专业的研究来说几乎有着《圣经》对于全部宗教研究所具有的相同关系。”*钱俊德:《美国军事思想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1992年,第80页。
乔治·迈耶斯海军上校1923~1924年在军事学院的讲课以及1928年在他所著的《战略》一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总体战战略作了生动的阐述。他把战略定义扩大为整个国家的全面战略:“战略之应用于武装力量,并不是与其他活动相分离和截然无关的事情,而是我们称之为国家战略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这样,战略便从纯军事领域扩大到贯彻国家政策各个方面的问题,不仅包括陆军和海军,而且还包括经济和外交等因素。”[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288页。战略就是“在和平时期以及战时,为实现国家政策的目的而对外交及国家武装力量的保障、准备和使用。”[注]王阁森:《世界历史问题全解》,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551页。
海军军事学院教官霍洛韦·弗罗斯特德海军少校也把美国未来的军事战略阐述为“总体战略”。他在1925年撰写了《国家战略》一书,用一战为例来说明未来战争的特点。他指出:19世纪的战争能很快决出胜负,是因为双方的优势劣势明显,很少使用工事,军队的规模也小,不能构成连续的战线。而一战就不同了,“两支大军,只要其士气未溃,往往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只有当比利时、塞尔维亚或罗马尼亚这样一些较小国家受到攻击时,才能纯粹以军事决定胜负。纵然在这种情况下,雄厚的资源还必须辅之以出色的选择。”[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248页。他扩大了战略的定义,认为未来的战争不仅要消灭敌人的军队,也要向敌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开战。他以谢尔曼在内战时的作战为例:“谢尔曼从亚特兰大出发的进军和谢里登在谢南多亚河谷进行的破坏都是对敌人经济力量的直接进攻。现在一个国家的组织如此坚强而复杂,而世界各国的经济力量又如此紧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以至有时候军事上的结局本身将不会造成敌国的失败。”[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249页。
但是,在如何实施“总体战”方面,许多美国军事家仍然认为应以敌人的军队为主要目标。他们的代表是威廉·K·内勒上校。内勒是陆军军事学院教官,《战略的原则》一书的作者。他赞成格兰特的观点,即:战争的目标是歼灭敌人的武装力量。这一目标只有通过战斗才能达到。他反对有人提出的关于以攻击敌人要害地区作为进攻的主要目标的观点,认为:根据推测来确定要害地区,代替敌人军队作为攻击的首要目标的想法,是法国在1870年战败的原因之一,因为当时德国军队主要把目标放到歼灭法军上面。一战时德军曾占领了塞尔维亚的主要地区但却未能使塞尔维亚投降。内勒据此指出:“战争意味着搏斗。战争从来就不是靠机动而赢得的……。历史表明使一个国家丧失战斗精神的百无一失的办法就是打败它的主力军,所有其他被考虑来使敌人屈膝投降的手段都是辅助于主要目的的。这个主要目的现在——正象从来就是的那样——就是击败它的军队”。[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269-270页。内勒的思想成了这期间美国陆军战略思想的代表。
面对动荡的国际形势,一战后美国军方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保卫美国本土及海外领地不受侵犯,二是阻止欧洲介入西半球的事务,三是保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这是因为美国这时的首要敌人已经成为日本了。[注]阿伦·米利特等:《美国军事史》(中译本),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65页。随着国家战略目标的改变,一战后美国的军事战略开始向全方位的战略转变,从单纯的以军事为根本目的的战略变成一切以国家利益为根本目标的国家战略,而且这种战略已无法脱离国际事务了,因为国家利益必然要与其它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因此,美国战略又不单纯是面向美国国内,而是具有国际性,具有全球战略的性质。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美国以外交为手段,在国际上配合国家军事战略的实现。这主要从两方面展开:
一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裁军运动中,取得了对列强的军事优势。美国首先利用列强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的矛盾,1921年发起了以裁减军备为目的的华盛顿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五国海军协定》和其他有关文件,结束了列强在主力舰上的军备竞赛,迫使英国放弃了“两强标准”(即英国海军要等于两个强国海军之和),从而使英国结束了二百多年的海上霸权地位。条约还拆散了英日同盟。后又经过1927年的日内瓦和1930年的伦敦会议,列强进一步对海军军备作了裁减。这样,美国通过裁军活动,不但在国际事务中起了主导作用,而且在“裁军”的口号下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取得了对其他大国的战略优势。二是20世纪30年代在外交上为美国参加新的世界大战做好准备。美国先是通过对拉丁美洲的“睦邻政策”,缓和了美国长期以来与拉美国家的紧张关系,有利于美国建立稳定的战略后方。然后又于1933年承认苏联并与之建交,实现了美苏关系正常化。这为后来形成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创造了条件。同时,美国军方还根据其全球战略,针对即将到来的世界战争,确定了和一战时相似的军事战略,即世界大战将在美国甚至美洲以外的地区和别国的领土上进行。美国军队将在战争后期参战。因为这时美国的敌人已被削弱,士气低落。美军将能以最小的消耗、轻而易举地获胜,并乘机实现其乘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根据这一战略思想,美国军方制定了与德日意三国法西斯国家作战的“彩虹计划”,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西半球的所有领土和政府免受外来侵略并同时保卫美国及其领地和海上交通线。”[注]邓锋等:《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5页。准备打一场包括太平洋和大西洋在内的两洋战争,把日本作为主要敌人。该计划成为美国在二战中军事战略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验证了美国军事战略的正确,并为美国实现其战略目标提供了机会。
美国军事战略的变化也影响到了美国的军事思想。一战的结束并没有使列强的竞争结束,而且还增加了战败国对战胜国的强烈仇恨和复仇情绪,加上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产生,新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各国都在扩军备战。此外,一战后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也反映到军事领域,飞机、坦克、新型舰艇和大炮以及各种武器装备有了巨大的增长。上述的新形势和严峻的国际形势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军事思想,使在此期间的美国军事思想有了新的变化。
第一,美国军方继续坚持“海军第一”的思想。因为美国有两洋与其他国家相隔绝,海军被认为是保卫西半球的第一道防线。一战后,美国一直以日本为假想敌,海军假设未来与日本将在太平洋上决战。因此,海军一直强调马汉式的海战理论,强调战列舰的战略作用,而忽视了航空母舰和飞机的巨大战略价值。海军战略家小耶茨·斯特林海军上校在《海上力量的若干基本原理》一书中鼓吹:“如果海军果然拆毁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而代之以航空母舰,那么我们将发现航空母舰很快将用重炮把自己装扮起来。”[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317页。1929年海军进行了“舰队问题第9号演习”,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对巴拿马运河进行了成功的进攻,却被说成是为敌战列舰重炮所“击沉”,美国舰队总司令亨利·威利海军上将竟说,“凡对‘舰队问题第9号’所做的公正评价,没有一个不把战列舰看作为海军命运的最后主宰。”[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312页。进入20世纪30年代,航空母舰仍然受到轻视,在“舰队问题第19号演习”中,航空母舰被用作战列舰的附属力量,只起掩护战列舰的作用。直到二战爆发后的1941年,战略家们仍把战列舰看成是海上的决定性力量,认为“我们的海军主要地是一支重炮海军,也就是说,是一支归根结底依赖重炮和出色射击技术的舰队。”[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313页。20世纪20年代,由于航空兵的发展,美国海军也尝试把航空兵与海军结合起来,1921年,成立了海军航空局。20年代中期,已有人提出了海空作战的理论。一般人认为航空母舰的首要任务是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种进攻手段。海军作战部长福雷斯特·谢尔曼海军上将认为,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就是进攻敌人的空军和舰队,夺取海域上空的制空权。[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306页。威廉·西姆斯海军上将则认为,航空母舰将取代战列舰的传统位置。在未来战争中,有航空母舰的舰队将能在海战中歼灭敌人的舰队。[注]内森·米勒:《美国海军史》(中译本),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第329页。在上述思想支配下,美国在两次大战之间的海军建设一直以建设强大的战列舰队为重点。美国利用发起裁军运动,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签署《五国海军条约》,把美英两国战列舰规定为同一标准,各为50万吨,美国轻易在战列舰问题上追上了英国,两国平分秋色。华盛顿会议后,美国继续在战列舰以外的军舰上加紧扩建,力争夺取海上优势。1921年海军军费拨出2.45亿元,占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1921年,米切尔用飞机对战列舰的空袭获得成功,证明航空兵可以击沉战列舰。以后,美国海军一度放弃建造战列舰的计划,而集中力量发展航空母舰、飞艇和远程潜艇。1924年国会通过了扩大海军的法案,决定建造8艘万吨级巡洋舰。1927年,国会又通过法案,把海军预算提高到战前的4倍,短期内要建造71艘各类舰只,以夺取海军优势。[注]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1页。日内瓦会议失败后,各国又加紧海军竞赛。1929年2月,美国又一次通过扩建巡洋舰的法案,规定在今后3年内建造15艘万吨级的巡洋舰,并建造一艘小型航空母舰。此外,航空母舰也有了发展。1921年,美国曾建造试验性的航空母舰。192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正式下水。1929年,美国建立快速航空母舰特遣舰队。美国还吸取了一战的经验教训,给予潜艇以应有的重视,主要精力用在横渡太平洋时的技术改进工作上。1921年,首次进行的横渡太平洋航行,耗时7个月。但实验不成功,发生了许多问题,几乎使潜艇沉没。后来海军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的努力来从技术上改进艇的性能。到20年代末,美国潜艇已达51艘。进入30年代,海军建设经历了起伏发展。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会一度大幅度削减军费,海军也大批裁减人员,一些造船厂停工。削减建造新舰的数目。但是进入3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形势紧张,美国的海军军费大幅度增长,国会通过了《文森法》,决定建造一支足以与德日意三国相抗衡的强大海军。1938年又追加20%的海军军费,用于建立一支能够同时保卫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海军”。到1939年,美国已经建成一支从数量到质量均列世界第一位的海军,计有:航空母舰7艘,海军飞机1700架,战列舰15艘,巡洋舰38艘,驱逐舰226艘,海军官兵14.5万人。[注]R.E.Dupuy and T.N.Dupuy, Military Heritage of America, New York, 1956, P416.
第二,米切尔的“空军制胜”思想。威廉·米切尔(1879—1936年)是美国空军的奠基人。1898年他参加陆军服役,不久转入通信兵担任军官,1916年学会开飞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作为观战武官被派往欧洲,1917年转入航空部队,到战争末期已成为美国远征军所属的第3集团军航空勤务队司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了广泛应用。飞机虽然在火力和速度上有缺陷,不尽人意,但在实战中却表现出无穷的潜力,有可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面貌。米切尔通过战争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1921~1925年他就任美国陆军航空勤务队副主任。在此期间,他力主航空兵部队从陆军中分出,建立统一的、独立的空军。他激烈批评陆海军部的无能、玩忽职守和弄虚作假,因而受到陆海军部的指控,1925年被军事法院判决有罪,被迫停职5年,1926年退出陆军。以后10年,他继续从事演讲和著述。他以统一空军调查委员会成员的身份,继续批评美国在民间和军事航空方面的政策,力图把他关于空军的思想付诸实现。米切尔关于空军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1.预见到空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将起重要作用。米切尔根据他在一战中的实践以及战后对欧洲空军的考察,认为传统战争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空军将在未来战争中起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他曾说过一句名言:“空中力量就是出路。”[注]《西方近代战略家》(中译本),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21页。2.和杜黑一样提出了战略轰炸的思想。他指出:“空中力量可以直接攻击敌对国家的要害,彻底摧毁它们或使其瘫痪。”[注]《西方近代战略家》(中译本),第23页。空军作战的“真正目标是(敌国)生死攸关的中心区”,“对生产、人口中心区轰炸,使中心区瘫痪,生产不能进行,使敌方人民的意志被摧毁”,这“将迅速决定胜负”[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272页。,“必须摧毁成为敌国战争能力的一切基础,包括工厂、农田、燃料、石油和城市等”[注]乡田充:《空中力量发展史》(中译本),空军学院,1984年,第34页。。3.以空军作为新的国防战略基础。他坚信:空军会战胜海军。他进行了多次试验,来证实飞机能够炸沉所有的水面舰船这一假设,1921年7月,他成功地进行了飞机击沉战列舰的试验,证实了他的设想。他据此得出结论:保卫海防和近海水域应主要依靠航空部队,其他兵种均已过时。应重点发展空军,用空军消灭敌人的海军。他认为:单单保卫海岸是不够的,因为敌人也会有空军。防御敌人飞机的唯一办法是要有足够的预警时间,在敌机到达前用截击机进行拦截攻击。[注]《西方近代战略家》(中译本),第23页。4.重视空军与其他军兵种的协同作战和统一指挥问题。他指出了空地协同作战的问题,认为空军应配合地面部队的行动,除了攻击敌方的要害地区外,还要以空军对敌人地面部队进行攻击。他力促建立陆海空三军的统一领导,指出美国海岸防御受到了一个把防卫责任分给陆海空三军的不完善体制的阻碍。这一体制本身应得到改进,最好是通过创立一个统一的国防部而把所有这些军种联合起来。[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278页。但他的这一设想直到1947年才得以实现。 5.从世界角度来探讨美国空军的作用。他认为,保卫美国在太平洋的领地和利益的主要希望在阿拉斯加。在那里建立基地,远程轰炸机可以威胁到日本在太平洋中部和北部的海军,更重要的是可以威胁到日本本土,能起威慑作用,遏止日本袭击菲律宾、关岛和夏威夷。他还计划建立北极军用航线来连接美亚大陆,即建立经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或经阿留申和千岛群岛到日本的航线,这样,空军将来的使用不仅限于本土,还可扩大到世界各地。他任陆军航空勤务队副主任时,就开辟了通过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线。[注]《西方近代战略家》(中译本),第26页。6.还提出了一些富有远见的战略设想。1918年他曾提出在敌后使用空降兵的计划,因战争结束而未能实现。他正确预见到,日本总有一天会向美国开战。开始时,日本将用舰载飞机在黎明时分向珍珠港、斯科菲尔德兵营和美国有关的航空设施发动突然袭击。十几年后他的预言为珍珠港事件的爆发而言中。
当然,米切尔的学说中也有许多是不切实际并为日后证明是错误的东西。比如:他认为攻击敌方中枢地带以及用少量炸弹就能使敌方经济瘫痪的说法,在二战中被证明是错误的。当时德国经受了盟国十几万架次,几十万吨级炸弹的战略轰炸,仍坚持战至1945年才最终投降就是一例。此外,他还过分夸大空军的作用,无视其他军种在战争和国防中所起的作用。如:他认为陆军“完全无济于事,他们纯粹是成千上万被引上屠宰场的人。”[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286页。他还不赞成研制航空母舰及舰载或陆基的航空武器。 尽管米切尔有以上不足,但他在美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空军的作用以及战略轰炸的思想,已经成为当今美国空中战略的基础。他提出建立一支独立而统一的空军以及强调空军支配作用的想法,都在以后得到实现。他还提高了大众对于空军的认识。正因为如此,他被称之为“美国空军之父”。 由于米切尔等人的大力推动,美国陆军航空队逐渐发展起来。到1939年,美国陆军已有飞机 2400架,海军拥有飞机1700架,人员2万人。[注]R.E.Dupuy and T.N.Dupuy, Military Heritage of America, New York, 1956, P417.美国的空中力量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大力量。
第三,坦克作战理论的提出。坦克是一战期间发明的一种进攻武器。它使用厚厚的装甲抵挡子弹和炮弹,掩护步兵突破敌人坚固的防线。它的出现具有革命性意义,使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由于坦克刚刚发明,存在许多缺陷,未能在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战后受到人们的轻视。一战后,美国军界普遍忽视了坦克在军事战略上的潜在价值,坦克部队被取消,人们只把它看成是“一个计划用于支援步兵前进的活动装甲攻击部队。坦克兵种是步兵的一个分支。”[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264页。但是后来著名的战将小乔治·巴顿却对坦克情有独钟。他在坦克部队被取消而向部队告别时,充满感情、意味深长地说:“坦克部队是我的心血和希望,我相信它是不会衰亡的。总有一天,我还要与它重聚,我的生命和荣誉全都与它息息相连。”[注]车吉心主编:《世界著名将帅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页。早在1919年他就认为坦克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注]参见《军事史林》1988年第6期郭胜伟等文。他曾经指出:“坦克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性高和威力强大的武器。坦克兵既不是骑兵,也不是步兵。但是,如能给它一半的机会,只要有合适的地形,分配给它适当的任务,坦克就会在与步兵和骑兵的合作中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注]世界军事思想宝库编委会编:《世界军事思想宝库》,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年,第485页。当时美国流行的是罗肯巴克的坦克理论。塞缪尔·罗肯巴克准将1919年任美国坦克部队司令。他认为:美国要比它的盟国更有可能使坦克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实现。坦克对“每一个兵种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坦克应大量使用,否则就干脆不用”。[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264页。而陆军参谋部的阿达纳·查菲少校较早地提出了组建机械化部队的思想。他认为机械化部队作为一种新型兵种的核心,具有骑兵的快速和冲击力,同时具有步兵的某些持久力。他主张组建几个完全机械化的坦克团、摩托化步兵团和摩托化炮兵团。[注]R.韦格利:《美国陆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428页。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上将赞同这一点,曾在任陆军参谋长期间用机械化装备代替了马匹,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和速度。他还组建了一个机械化团作为拳头力量,以应付突发事件。他的继任者乔治·马歇尔也意识到坦克在军事上的重要意义,在二战前夕感到美军迫切需要组建一支具有实战能力的坦克部队,并使陆军实现机械化。为此,他慧眼识英雄,提拔重用了巴顿。
第四,两栖作战思想的产生。由于一战时加利波利登陆战的惨败,美国和世界军事界都对两栖登陆持悲观及否定的态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威廉·S·派伊海军上校,他撰文认为:“由于现代武器、现代舰艇、空中侦察及无线电通讯效率的提高,由于军队规模的扩大及装备的复杂性和数量的增加,大型联合(两栖)行动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海外输送来的军队进行入侵,其成功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少。岸上军还有多缺陷,因此未能在战争中靠铁路和机动车辆所取得的行动上的更大便利、快速通讯、活动式火炮威力的增强、潜水挺及飞机业已提高了的效率以及正规陆海军在规模和战斗力上的增加,所有这些已经使得海上入侵至少在持久地获得登陆点附近的基地,持久而可靠地掌握制海权以前,几乎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314-315页。在此期间,美国军方认识到将来可能与日本作战,但海军只忙于打一场日德兰式的战争,陆军则对欧洲的另一场战争感兴趣。但是美国军方决策人物中有几个人却在考虑横渡太平洋对日作战和两栖作战的问题。因为这会造成交通线漫长、后勤供应困难问题。必须在太平洋中拥有基地。1919年埃利斯少校曾在讲座中论述了美国在太平洋基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谈到横渡太平洋攻占日本基地的问题。1920年查尔斯·莫顿少将在《步兵杂志》上撰文,分析了在日本进行登陆行动的步骤,并简单分析了加利波利战役的经验和教训。文中还提到在日本登陆的可能性及步骤,并指出:登陆敌方海岸是美国陆军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311页。20世纪20年代初,埃利斯经过对日太平洋作战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对日战争的两栖战略:为了跨海攻击日本本土,应先以两栖作战攻占太平洋中的一系列岛屿,在上面建起前进基地。[注]Walter Millis, Arms and Men, G.P.Putnam’s Sons,N.Y., 1956, P261.这一想法是日后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略基础。埃利斯还具体地提出了两栖进攻的方法和步骤:当登陆艇冲上滩头时,海军舰炮和空中攻击将提供常规炮兵所无法给予的火力优势。只要海军能够提供舰对岸的炮火和足够的后勤支援,陆战队就能攻克敌滩头阵地,完成两栖作战的任务。[注]阿伦·米利特等:《美国军事史》(中译本),第387页。他的想法得到了海军陆战队司令约翰·勒任陆战队少将的支持。但不幸的是,埃利斯在1923年访问日本托管的帕劳群岛时神秘死亡,使他的两栖战理论探索中断。还有一些海军将领也对两栖作战进行过研究。1925~1927年威廉·V·普拉特海军少将担任海军军事学院院长时,就曾模拟战争中的实际问题让学员们从历史和理论上研究两栖作战的问题,并将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新的战术拿到演习中去检验。学校还专门在北卡罗来纳的新河和圣迭戈修建了两栖作战训练场进行训练和演练。20年代以后,海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高官们经常声称两栖作战是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使命。美军于1922年、1924年曾举行几次登陆演习,试制了两栖运输船只和两栖坦克。1927年陆海军联合委员会发表文件称:海军陆战队“将在登陆作战的行动方面做好专门准备”。1933年陆海军联合行动委员会发表了一个文件,专门阐述了两栖战争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要点。它把两栖登陆解释为:“实际上对某个有组织的防御阵地所发动的进攻,做了更改的是用海军的炮火支援取代了师、军、兵团的炮兵部队。同时一般说来用海军的飞机支援取代了陆军的飞机支援。”[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311-312页。海军在30年代还建立两栖训练场。1934年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学校将联合委员会的文件进行详细阐述,使之成为一部两栖作战的战术指南,书名为《登陆作战试行手册》。书中对两栖登陆作战的各个具体步骤,如:指挥关系、舰炮支援、空中支援、舰对岸运动、夺取滩头阵地和后勤支援等,作了详细的描述。该书被称为两栖作战的“圣经”,在二战期间成为美军两栖作战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教材。
第五,积极战备思想的出现。在美国历史上,每一届总统都鼓吹战备,准备打仗。但是他们的战备都是被动的,都是等待外国入侵再进行抵抗。而在此期间,美国军政界的领导人都极力强调主动的战备。罗斯福总统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德国是对美国安全的严重威胁。当三国轴心形成时,他意识到这会给美国的安全带来严重后果。他认为只要德国对英法两国威慑日本的能力进行限制,就会造成对美国安全的新威胁。[注]阿伦·米利特等:《美国军事史》(中译本),第395页。他多次指出:“在一个高度紧张和混乱的世界,在一个稳定的文明受到实际威胁的世界,对每一个努力争取和平的国家而言,……强大成为其责任。”但是美国的“国防对于国家安全却是不充分的”[注]Walter Millis, Arms and Men, G.P.Putnam’s Sons, N.Y., 1956, P267.。他还多次向在孤立主义影响下的国人暗示战争的危险:“我们决心置身战争之外,可是我们不能保证美国不受战争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免于卷入战争的危险。我们正采取我们不卷入的危险减至最小限度的一些措施,但是在一个信任和安全已经遭到破坏的骚乱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注]车吉心等:《世界著名元首传》,第1486页。因此,他就任总统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扩军备战。他要求拥有更大的权力:“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唯一足以应对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付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注]李昌道:《美国宪法史稿》,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第257页。他采取了扩军和经济动员两大措施,重点是扩建海军和制定经济动员计划。他特别要求建立能在两洋作战的海军,要求国会增加军费开支。这就使美国能很快进入战时体制,为进行全球战争奠定了基础。已在1935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上将也为战备大声疾呼:“每个国家,要想保存宁静、财富、独立和自尊,必须保持其军事热情,时刻准备保卫自己。”[注]车吉心主编:《世界著名将帅传》,第633页。他曾为反对削减军费而与总统进行激烈的争论,更是提出用“举国奋战”来代替由来已久的“全民皆兵”的思想。他认为:“在将来任何大规模的战争中……须依靠积极的综合发挥个体及群体力量。但此种情势毕竟是‘举国奋战’而非‘全国皆兵’。”[注]哈特等编:《剑与笔》(中译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73-374页。他主张在军事建设中应坚持经济原则:“和平时期保持一支不必要的庞大军队,在经济上实属浪费。”军事建设应依靠质量而非数量 :“运用现代化武器和机械化装备的较小兵力要比一支兵力虽然多然而装备简陋、临时进行训练的乌合之众,更能担负可靠的防卫义务。坚持此项政策,还有助于经济利益。因为一切直接和间接的战争代价,其不可弥补的与惨重的程度,莫过于让青年人甘洒热血。”[注]哈特等编:《剑与笔》(中译本),第373页。他强调:陆军建设应增强军官队伍,应增加陆军飞机的数量。他还制定了一个军事总动员计划。包括成立由400万人组成的6个集团军,修改了价格控制计划和经济由平时生产转为战时生产的计划。他因“对制定正确的防务政策以及不断加强国家安全的法律贡献显著”而获得一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嘉奖令中称:“他设想并发展了我国地面部队的4个集团军组织,设想并建立了总部航空队,从而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空防能力;他制定了一项使陆军的战术、装备、训练和现代化的综合计划。”[注]梁月槐等:《智囊之首》,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第311页。接替麦克阿瑟的乔治·马歇尔认为美国最终将参战,所以他顶住了民众和国会的巨大压力,加强军备建设,提拔了一大批后来在战争中大显身手的将领,如小乔治·巴顿、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亨利·阿诺德、奥马尔·布莱德雷等人。美国在二战爆发时拥有一支准备较好的军队,富兰克林·罗斯福、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乔治·马歇尔功不可没。
第六,全民军训的思想。一战后,美国军界仍以埃默里·厄普顿的思想为主。如陆军参谋长佩顿·马奇上将就极力主张美国在和平时期应保持一支5个军的正规军作为国防力量的骨干,在加上一个普遍军训制度。[注]Walter Millis, Arms and Men, G.P.Putnam’s Sons, N.Y., 1956, P241.但是由于在一战期间,美国虽然动员了大批军队,但因缺乏训练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才能参加实战,大大影响了军事行动。有鉴于此,为了保证战时有足够的兵员,一战后,担任陆军参谋长约翰·潘兴特级上将的副官的军事政策制定者约翰·帕尔默准将否定了长期以来流行的厄普顿“可扩大的军队”的思想,提出了全民军训的思想。他认为:厄普顿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是以德国的军事体制作为样板。而德国的体制是建立在帝国基础之上,是贵族式的体制,并不适于民主制度下的美国。[注]Russell F.Weigley, Towards An American Army, New York, 1962.P231.一个民主国家的军队不仅要依靠民兵士兵,而且要尽可能依靠民兵军官。只有建立在民兵基础上的军事政策,才“与美国制度的本质相一致”。“军事制度的形式必须由政治基础来决定,也要适当考虑国家的本质和传统。军事空谈家提出:以国家本质所不容许的形式建立人员充足、经济上节约的军队,这是行不通的。”[注]Russell F.Weigley, Towards An American Army, New York, 1962.P236.一个民主的国家就需要一支尽可能民主的军队,“一个自由的国家不可能在和平时期民主而在战时却专制……一个持久的人民政府必须在其机构中包括一支人民的军队。”[注]R.韦格利:《美国陆军史》,第418页。他推崇瑞士的民兵制度。因为瑞士的军官、包括最高级别的军官都是民兵。他主张按照瑞士的方式,以美国的职业军队为主,对人民进行普遍军训,将民兵按连、团、师的编制组建。他还提出了具体计划:美国公民应每年在军营里军训一段时间。21岁青年训练65天;39岁则训练11天。在受训者中选出具有领导能力的再进行补充训练,作为后备军官。[注]Russell F.Weigley, Towards An American Army, New York, 1962.P236.应将职业军人和受过训练的民兵混合起来,可达到互补和消除各自的缺陷。一旦打起仗来,不用大规模动员,就能迅速投入战争。在他的影响下,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扩大了公民军训团(CMTC)和后备军官训练团(ROTC)计划,并最终导致了选征兵役制的实行。由于较早地采用普遍军训的政策,所以美国在二战期间比一战时能更快地动员大量人力,很快投入战争,保证了战争的顺利进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多事之秋”,在国内动荡不安和国际风云变幻的双重影响下,美国军事思想适应新的形势有了很大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美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向着全方位的全球战略转变,全球战略初具框架。美国在此期间政治和外交手段双管齐下,建立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争取了盟友,为实现全球战略目标服务。由于制定了正确的战略,美国较好地在战略上为迎接新的世界大战作了准备。当战争爆发时,美国就能迅速投入战争,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正确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美国成功地利用国际裁军运动削弱了列强的海军力量,并使美国海军跃居世界第一,取得了对列强的海军优势。同时,在米切尔的“空军第一”思想的引导下,美国陆军航空队迅速崛起,傲视群雄。此外,美国还采取了积极战备的方针,制定了国家总动员的政策和计划,实现了对平民进行普遍军训。这些,都为即将来临的世界大战做好了准备。
但是直到参战前,美国的战备工作仍有很大漏洞,使美国在战争初期吃了许多苦头。这些漏洞主要有:美国的陆军人员太少;陆军加上国民警卫队仅30余万人,只是德日意三国的零头。陆军的装备也很落后,有20年时间的部队要使用一战遗留下来的装备。坦克的发展尤为落后。当世界各主要大国都重视坦克的制造、使用和战术问题时,美国军界却普遍忽视了坦克在军事战略上的潜在价值。当时美国流行的是罗肯巴克的坦克理论。如前所述,他虽然认识到坦克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但是他没有看到坦克突破敌设防阵地、向纵深推进的强大的突破和机动能力,而仅仅认为:“坦克是一个计划用于支援步兵前进的活动装甲部队。坦克兵种是步兵的一个分支”[注]R.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中译本),第264页。。这种看法基本上左右了美国军界的坦克理论。1930年担任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上将,不但不接受国际上流行的哈特和富勒关于机械化部队的思想,反而认为应继续使用一战时的旧坦克,而让骑兵去发展用于侦察、反击和机动的战斗车辆。这就大大影响了机械化部队的建设。美国在一战前期曾定购23405辆坦克,但到1917年参战时仅造出26辆,只好使用英、法所提供的坦克。战争刚一结束,政府便取消了定货。1920年法案还取消了坦克部队。以后10余年里,美军只使用1100多辆法国老式轻型雷诺坦克和英国马克8型坦克。由于经费短缺,战后虽然也先后试验了轻型坦克、装甲汽车等,但没有取得明显作用。这时的坦克主要是供骑兵所使用的快速机动武器,军方还没有认识到坦克强大突击性的战略价值。进入30年代,陆军着重发展半自动步枪、105毫米榴弹炮以及新型机动运输车辆,而忽视了当时世界各地竞相发展的坦克。以后又遇到3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军费大幅度削减,大大影响了坦克的发展。陆军研制的新型坦克只强调速度,不考虑其火力和装甲防护能力,而且多使用易燃易爆的汽油发动机,在二战中根本不是德国坦克的对手。1931年陆军曾组建了第一个机械化团,但到二战前,仅发展成由轻型坦克和装甲汽车等组成的第7骑兵旅。1933年美国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上将不得不承认:陆军的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完全无用。[注]Headquarter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American Military History, Washington D.C., 1959, P368.
此外,两栖作战也受到忽视。尽管美国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对两栖作战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进行了实际演练,但是在军界却遭到强烈的反对。反对者以加里波利战役中英法联军登陆惨败为例,来证明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两栖作战既无法进行也无法取胜。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美国两栖作战的研究及其装备研制处于衰落状态,以致在二战初期给美国造成了极大麻烦。
除了陆军建设外,海军建设也有很大不足。海军人员极度缺乏,缺编达20%[注]阿伦·米利特等:《美国军事史》(中译本),第395页。。海军基地缺乏,不能有效地支援海军远洋作战。1938年海军向国会建议拨款2.38亿美元,用于新建和扩建26个基地,其中6个在太平洋,但总统和国会反应冷淡,海军中的反潜、布雷、扫雷舰艇极度缺乏,大多是一战时老掉牙的军舰。二战中大显身手的登陆艇,这时也仅处于实验阶段。陆军航空队则忽视了对战斗机和防空武器的研制,忽视了战斗机对地面部队的战术支援。这些不足使美国在二战中付出了惨重代价。珍珠港事件的鲜血促使美国的军事思想出现了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