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奇,夏兴国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41)
德国现代学徒制即“双元学徒制”。德国把现代学徒制之所以命名为“双元”,主要是指德国现代学徒制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场所完成[1]。学徒在两个场所的时间和学习任务并不是等同的,而企业是双元中的主要方。在德国双元制中,企业培训依据的是由行业组织制定的全国统一的“职业培训条例”,学校教学则依据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德国企业在接收学徒开展培训时,需与参加培训的学徒签订培训合同,具体规定各项培训事宜。行会将监督培训合同的实施并委派培训咨询人员对企业及学徒提供培训建议[2]。虽然不同行业及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合同在细节上不尽相同,但主要内容基本一致。
德国双元学徒制合同规定,只要能确保实现每个职业教育部分以及职业教育时间,对于提供培训的企业(甲方)而言,合同内的职责可以独自承担,也可以与多个自然人或法人通过组成一个联合职业教育团体在合作框架内共同完成甲方的契约义务与责任。只要不是仅仅父母一方拥有代表权,则父母双方都有代表权,如果设计到监护人,签订合同时需要监护法庭的许可。学徒则需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监护职责。德国学徒培训合同的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职业教育期限:明确职业教育的周期,培训岗位,起止时间,试用期,提前完成培训的情况,合同延续的情况等。
职业教育地点:合同须注明培训除了在建筑工地、生产组装线及培训企业其他主要经营场所之外的培训场所。
甲方义务:1.职业教育目标;2.职业教育老师(企业自行提供培训还是委托培训);3.职业教育条例;4.职业教育材料;5.敦促学徒参加职业教育地点外的职业学校课程与职业教育活动;6.书面职业教育证明;7.职业教育中的工作任务;8.照料义务;9.敦促18岁以下的学徒接受体检;10.注册申请;11.为学徒注册登记以参加期中考试及结业考试;12.注明主要培训场所之外的职业教育活动。
乙方义务:1.学习义务;2.参加职业学校教育,参加考试及主要培训场所之外的培训活动;3.遵守培训指导;4.遵守公司制度;5.按照安排和要求妥善使用工具、机械及其他设备;6.保守行业或商业秘密;7.做好培训书面记录并按时提交;8.遵守缺勤请假制度;9.遵从体检要求。
薪酬与其它福利:1.明确津贴发放的数额与日期,加班规定、上交保险的规定;2.明确培训企业为学徒提供的培训(生活)费用、住房等福利;3.明确主要培训场所之外的培训成本承担方式;4.说明工服提供及穿戴情况;5.明确学徒离岗带薪情况。
培训时间及假期:1.每天培训时间;2.假期;3.休假时间段。
合同终止条款:1.试用期终止合同;2.合同终止的理由;3.合同终止的形式;4.终止无效的情况;5.提前结束合同的赔偿;6.企业破产或失去职业教育资格。
证书授予:学徒培训结束后,培训企业要授予证书,注明培训性质、周期、目的、培训的知识技能及学徒所取得的资格。
争端仲裁:合同注明相关争议在提交劳动法庭判决之前应先通过行会内设的纠纷调停委员会进行调解。
合同执行地:主要是培训场所。
合同其他条款。
合同最后需注明合同份数,培训企业在行会中的注册登记号,培训企业为学徒参加考试而申请的考试登记号,合同还需附上培训大纲及时间表。
由于人口变化,毕业生减少等因素,德国学徒培训岗位申请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很多企业的学徒培训岗位甚至根本找不到适合的学徒。为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学徒招收工作成为很多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2016年政府发布的职业教育报告显示,目前学校毕业生找不到培训岗位,企业找不到学徒。报告分析了企业和职业学校双元制教育的现状[3]。
报告显示,目前在德国学徒工培训合同的签约量越来越少。2015年9月30日新签培训合同数为522000,比2014年略下降了0.2%。
联邦统计局不久前公布了一组数据:2015年德国接受双元制教育的人数达到历史新低(516000人),比2014年减少了0.4%。
同时联邦劳工局通报有约52万工作岗位,比前年增加了8400个岗位(1.6%)。
这意味着有很多空闲的学徒岗位。据统计,空闲岗位达41000个,这是自199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增加10.4%)。没有得到培训岗位的人数下降至约20700(减少0.8%)。
一般而言,小企业采取的学徒招聘途径较为单一,主要是将所需学徒岗位信息告知就业办公室,由就业办公室对外公布。大企业则在招聘途径中表现得更为积极和多样化。总体而言,常见的学徒招收途径主要包括:1.将岗位信息告知就业办公室及工商手工行会,由后者代为发布招聘信息;2.通过广告,特别是网路广告平台吸引年轻人报名申请;3.举办企业开放日,让更多有兴趣的年轻人了解企业,从而有志于参加学徒培训项目;4.告知企业员工并请他们引荐;5.参加学徒招聘会;6.和学校签订合同请他们推荐等。
企业招收学徒之后,主要由本企业独立开展培训。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企业难以独自完成全部的培训任务,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为此,德国学徒培训在形式上实现了一些创新用以解决问题。
首先是充分发挥“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Inter-company vocational training centers)”的作用。跨企业培训中心由教研部提供经费支持,BIBB承担具体的建设监管职能。这些中心能够有效地帮助中小企业开展本企业内无法实施的学徒培训内容。
除此以外,德国还推行“连贯培训结构(coherent training structure)”,旨在为无力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提供帮助。此类结构包含4种模式。一是“牵头企业加合作企业”模式。牵头企业负全面责任,部分责任由合作企业承担。二是“订单培训(training to order)”模式. 中小型企业在开展学徒培训的过程中,将部分培训委托给附近的大型企业开展,这部分培训需由相关各方达成协议并由提出需求的企业承担费用。三是“培训联盟(training consortium)”模式。由多个中小型企业合作,共同接受学徒,如果一家企业不能提供某一特定培训内容,学徒可以前往另外一家接受培训。联盟内的企业签署协议,相互平等且各自独立。四是“培训协会(training association)”模式。同一行业内的企业为更好地开展学徒培训建立一个组织,组织设立会员大会及荣誉理事会,由协会章程明确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4]。
1.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完善现代学徒制合同制定
德国的双元学徒制合同其实具备国内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而目前国内的学徒制合同更接近于实习协议或实习合同。针对我院内实践教学与企业工作相脱节,需与企业深层次的合作,需引进合适的企业来建“校中厂”实训基地,或者利用企业已有资源设置“厂中校”。实现校企双方人员互兼互聘,实现学徒能在学校与工厂之间理论联系实践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制定学徒制合同。然后再进一步针对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现代学徒制合同实现学徒制实施的规范化。
2.合理利用国内职业院校资源,吸引企业参与,双元参与比可以为1:1
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参与比例一般来说是7:3。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国内很多学校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大多数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学校相比,国内职业院校的软硬件实力是德国无法比拟的,但是再好的学校环境也无法模拟出真实的企业现场,所以让学生在学校掌握知识技能,在现场中实践技能,在实践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带回学校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形成职业教育真正的内在动力。根据国内学校的现状,通过双元方式实现现代学徒制试点,双元参与比可以为1:1,提高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参与比,同时对学校的作用进行精确定位。
3.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让社会慢慢认可职业教育
为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这需建立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些措施的实施不光是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要让社会认可职业教育,需要职业教育自身不断完善,打铁还需自身硬,而通过第三方评价也是实现职业教育逆转的一个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BIBB. Apprenticeship-type schemes and structured work-based learning programmes, Germany. 2014.
[2] BIBB. Different routes - one goal: how companies recruit apprentices. BWP Special Edition 2011.
[3]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epor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5.
[4] Providing Vocational Training: An Investment that Pays off for Business. https://www.bibb.de/en/pressemitteilung_25969.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