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规律,让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步提升

2018-12-29 09:09王宗梅
黑河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小学数学

王宗梅

[摘要]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心理学家在对知识迁移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不仅知识能够形成迁移,人的经验与各种技能都可以实现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形成知识的迁移。本文围绕如何运用迁移规律开展数学教学进行深入阐述,旨在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特征,探索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迁移思维;教学能力

心理学家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发现,学习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而且一种学习活动可能对相应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正面,有时却是负面的。在知识迁移理论中,对产生正面的影响称之为正迁移;反之,称之为负迁移。教学实践证明,知识迁移规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迁移,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夯实基础知识,为知识迁移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内容中一般包括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计算法则,以及一些推理等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可以为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所以,老师在教学新的知识前要充分掌握学情,如果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就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以确保学生对基本的概念与定理有深刻的印象,进而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如在教学“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这一内容时,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但分母不同的分数如何进行加减运算呢?这就需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认识的提高。首先,引导学生把不同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这需要回顾学过的通分这一知识点,通过通分把不同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接着,通过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对异分母的数字进行通分,把异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最后,再利用学过的同分母加减法则进行运算,让问题得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面对知识情境,面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解决认知的冲突。这样,既实现了不同分母的分数之间的加减运算,又获得了知识的迁移。

二、激活认知内需,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认知需求,尤其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激活学生的认知内需,就要挖掘并开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真正的内需。为了更好地促进激发内需,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展开。这样,会让学生在一种学习中获取有效的学习经验,并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从而使认知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有认知的内需,而且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为了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中要先激活学生的认知内需,再逐步渗透新知识,从而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巩固原有知识,利用原有知识进行迁移

机械性记忆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大忌,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如此。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机械性记忆不但不会对数学学习有帮助,反而让学生更容易模糊数学概念,学生很难掌握和运用新知识,知识的迁移也就无从谈起。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后,才能更好地保存对旧知识的记忆,还能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的知识开展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在教学“比和比例”这一内容时,为了加强对新知的认识,可考虑如何巩固原有的知识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回顾平均分与比例这两方面的内容,看看这两方面的知识存在怎样的联系:平均数就是通过“单位1”来进行平均分,而这样的平均分中的每一份与“单位1”之间存在份数的比例关系,由此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同时,又把学生的思维顺利地引入到“比例”这一知识点中来,从而扫除了认知的障碍。教学实践证明,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知识迁移的基础,巩固原有的知识不仅能让学生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还有利于对新知的进一步认识,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四、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实现新知识的正向迁移

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每个知识点都是数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古老的迁移理论认为,知识之间相似程序的大小影响迁移的产生。经验表明,新旧知识点之间相似的地方越高,产生知识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知识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之间关联性,在教学设计中把不同单元的知識串联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的新知。如在教学“正方形”这一内容时,因为正方体是立体图形中一种特殊的图形,教师在教学中不宜过早揭示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混淆,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随着学生接受的知识越来越多,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性质后,再来认识长方形原来就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同样,正方形就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正方体这一特殊图形,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迁移。数学知识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就一定能从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五、学会抽象概括,实现数学知识的正向迁移

抽象与概括是对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精髓的提取。有研究表明,通过抽象与概括可以抓住数学知识的“精髓”,让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剔除知识的负面影响,从而让正迁移有效地发生。然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他们往往通过感性认识来理解数学中的问题,从而会产生一些负迁移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对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抽象与概括。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内容时,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利用学过的知识感知图形所具有的基本属性。接着,为了让学生学会抽象并概括这些图形,可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进行抽象与概括。可给学生3厘米长的小棒3根,再分别提供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让学生用8厘米长的小棒去围一个三角形。学生在动手操作后总结这样的结果:最长的8厘米小棒与其它任意两根小棒都不能建成新的三角形。老师继续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你们换一种方法能拼成新的三角形吗?通过这样归纳与实践,学生们对三角形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那就是:三角形的两边加起来的长度必须比第三边要长一些,从而对图形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

六、利用迁移规律,培养形式创新思维意识

创新思维是数学教学的追求。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是在学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创新的起点过高或者过低都不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减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迁移规律的渗透,引导学生利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小数混合运算”时,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在黑板出示题目后,要求学生每个小组中的部分成员分析题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成员准备进行具体的计算,最后看哪个小组算的又快又准。这样,每个小组中有分步计算的,还有列综合算式的,从学生计算的结果来看,学生基本能掌握混合运算的原则,那就是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去括号。接着,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讨论自己小组的算法的合理性。这样,学生就会比较与其他小组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找到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及定律之后,教师再来帮助学生总结学过的知识,并从中获取经验,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寻找最简便的小数混合运算法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来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判断,从而形成新的认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知形成一种更新的认识。通过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小芳.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6,(04).

[2]孟祥国.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07).

[3]郭雪冰.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16,(09).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小学数学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