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社
【摘 要】
语文教学就是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从加强朗读背诵,增强学生语感;围绕文本教学,注重语言揣摩;引导课外阅读,加强写作训练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素养 提高途径
一、加强朗读背诵,增强学生语感
语文课要加强朗读、背诵,增强学生语感,让学生通过读,主动接近文章内核,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每教一篇新课文,不论长短,我都要让学生事先查好字典、词典,扫除生字词障碍,然后在早读课或课堂上完整地集体朗读一遍,再正音,对一些比较长的、学生一口气读不过来的句子还要指导停顿。凡是古文则尽量要求学生会背诵。课堂教学时,我也尽量少讲,多让学生读书。叶圣陶曾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數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聪”叶老的话,我是非常赞成的。
我也特别赞成特级教师韩军的话:“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巴金先生能够背诵200篇的《古文观止》,茅盾能够背诵全本的《红楼梦》,这是他们作为文学家有着超人的语言能力的重要原因。还有,韩老师说:“几十年来,中国语文教育的课堂上讲‘理过多,而求‘背太少。从偏于分析、轻视吟悟,到偏于例子、轻视数量,再到偏于理法、轻视背诵,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探索者有一个美好幻梦……即总想走出一条所谓的‘科学化‘理科化的捷径,但没曾想,却走向了‘科学主义的歧路!”
所以,课堂上讲那么多,分析那么多,不如省下讲的时间让学生多读读书,多背背书,以增加语感,增加语言积累。讲得多,也是我们缺乏思考、内心浮躁的表现。
二、围绕文本教学,注重语言揣摩
教师要紧紧围绕文本进行教学,注重对语言的揣摩,防止离开文本进行无节制的拓展延伸,或加入不必要的活动内容,冲淡对课文的研读。
品味文章的语言需要静下心来,平心静气、细致入微。比如有老师建议从“增、删、调、换、联、演”六方面去品味语言,我就认为很好,具体方法如下:
“增”,即在原有的句子中试着增加某个词语,通过比较,体会出原句的好处。例如“一轮明月浮现在白云间”这句话,如果要在“白云间”增加“头上的”,这样好不好?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便会觉得还是原句好,原句更精炼。
“删”,即删去句中某个词句,通过与原句比较,体会出原句的妙处。例如《济南的冬天》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为什么非要说“冒着点热气”呢?去掉“点”字行不行?假如我们去掉“点”字,意思就是济南冬天的水‘冒着热气”,是“烫”的,而不是“温”的,就不符合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了,就不符合实际了。
“调”,即通过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来比较,从而体会出原句顺序的好处。例如《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魏巍写道:“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句中“慈爱”“公平”“伟大”这三个赞美老师的形容词,能否调换顺序?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三个词是递进关系,对老师的评价越来越高,是不能调换的。
“换”,即把文中的词句更换成别的说法,通过比较,体会出原句的好处。例如《我的老师》中“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这句中,“援助”一词的意思是“支援、帮助”,是个“大词”,用在这里是否合适?能否换成“帮助”?联系文本我们知道,作者小时候是个性格比较柔弱的孩子,具有很强的依赖感,又因为父亲在军阀部队里当兵、生死不明的问题而饱受小伙伴的欺凌,所以蔡老师为他排解纠纷,他是非常感激的,用“援助”一词就不足为怪了,而“帮助”一词就显得很平常、很平淡,不能突出表达作者对蔡老师的感激之情。
“联”,即联系上下文,理解出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含义和作用。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写“春风图”时,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的句子,其中“卖弄”一词,联系全文的语言环境,明显为贬义词变成褒义词用,为“展示”“炫耀的意思,表现了春天鸟叫声的清脆美妙。
“演”,即根据文中的词语或描写,自己来演示一遍,以此来品味文中语言的含义。例如《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在受到顾客嘲笑他偷窃的情况下,“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表明他想用实际行动说明他是个规矩人,并炫耀自己是有钱的。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硬币做一做“排”的动作,来体会孔乙己当时的微妙心理。
以上六字品味法简单易操作,如果经常运用与实践中,一定能促更好地理解课文语言,深入领会课文的内涵。
另外,教师训练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要善于从文中找答案或归纳答案,不能失去对学生的必要引导,从而让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漫无边际,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等,失去“语文味”。
三、引导课外阅读,加强写作训练
有底蕴的语文,把书教活的语文,决不能拘泥于薄薄的教材,而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
特级教师于水正老师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给我巨大的震撼。于老师在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充分证明:“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还说“怎样教语文?两个字;读、写。说得稍微复杂一点是四个字:多读多写。”反思我自己的课堂,发觉和这种多读多写的理想的课堂差距还很远。自己的课堂上,很多时间都被“一言堂”或我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优生”的“对话”占据了,而好些同学,都游离于课堂之外,处于“伪学习”的状态,白白浪费了大量光阴。以后,我不但要带领学生读好、学好教材上的课文,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多让学生动动笔,水滴石穿、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还是非常赞同特级教师韩军老师的话:“举一反三,实乃学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理科课程之路。课本“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通过一个例题,学会解大量同类习题。五四后,人文向数理看齐,语文教育东施效颦,学语文(言语),本是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只举一,则永难反三,此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