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东,陈佩佩
摘要:现阶段,在猪饲养过程中频繁发生母猪生产能力低,仔猪成活率小等问题,因此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综合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增加猪产量和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母猪;生产能力;综合技术;应用;推广
1母猪生产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1.1年龄原因
母猪的生产能力与其年龄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生产过1~2次的母猪生产能力就比较差,生产量不高,仔猪的成活率也比较低。而生产过3~5次的母猪生产能力最旺盛,生产能力和成活率都是最好的,在超过5次后生产能力和体力都下降到最低,很容易出现生产体力不支导致幼崽死亡的现象。
1.2饲养原因
母猪的饲养包括产前、产后等不同时期的饲养过程,饲料营养搭配要合理,保证母猪需要的充足营养,在进行母猪饲养时饲养员没有在饲料中添加配合饲料,导致母猪营养不足造成生产能力低。还有可能饲养员给母猪喂了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如发霉的玉米、豆粕等都不能喂养母猪。
1.3配种管理不当
现阶段母猪的生长过快,当体形和体重达到配种标准时但实际的年龄还没有达到适宜配种的要求,又或者相互配种的公猪、母猪的安排存在问题也会影响母猪生产的产量。同时母猪配种时体重过大同样会影响仔猪产量。基础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的母猪过肥等会减少母猪的排卵量。
2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综合技术应用
2.1优化配种管理
2.1.1选用优质公猪、母猪配种在母猪配种方面要选用优质的公猪品种,公猪的品种基因对母猪的生产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选择身体生长发育状况良好,没有患过疫病的品种进行配种。母猪一般3~6胎时产仔数最高,9~10胎时降低且带仔性能明显偏差,这种母猪应予以淘汰。同时对于配种的母猪也要进行优选,选用体重、年龄皆适宜的母猪进行配种,母猪奶头排列应整齐,一般选择7对以上,并且奶头饱满的母猪,从而提高母猪生产量和猪仔的成活率。
2.1.2适时配种繁殖母猪应当在体重、年龄均已达到标准,并且发情2~3次后才能配种。如引进的良种二元母猪最佳配种日龄为12个月左右,体重为90~100kq以上。长大(长白猪×大约克夏)或大长杂种后备母猪配种,一般以体重达到110kg左右为宜。母猪从有明显发情表现到排卯的间隔,初产母猪一般为36~40h,经产母猪为38~44h,排卯时间平均为2~7h。因此,开始发情后8~12h配第1次,发情不明显的母猪有必要进行2次复配,间隔12h进行复配。
2.2增加生产次数
2.2.1提前进行断奶在母猪生产后一段时间后进行提前断奶有助于母猪下次受孕,在仔猪7~8日龄开始调教诱食,到21日龄时开始逐渐实行断奶。首先仔猪要与母猪分离,投喂适宜幼崽消化的饲料,并帮助幼崽进食,用相应的饲料诱惑、引导幼崽前来吃食。
2.2.2促進母猪发情保证母猪良好的营养水平,力求早发情,做到适时配种一次受孕。抓好母猪催情,常用办法有空怀母猪群养、公猪诱情、药物(注射孕马血清)等促使母猪早发情。防治母猪生殖器官疾病,患有生殖器官疾病且不易治愈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3饲养管理科学化
3.1饲料管理
要保证母猪饲养的营养充沛就要注意饲料的管理,如矿物质组成不合理的饲料会使母猪出现消化不良难以吸收的问题,饲料中的钙、磷等成分也无法充分地吸收,这对母猪的生产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母猪在配种前10~20d,多喂1~2kg优质饲料。
3.2母猪体重控制
要制定科学的母猪喂养规程,保证母猪体重正常的增长,不宜过瘦或过肥。当母猪发育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限饲喂养,这是为了避免母猪生产时由于体重过肥而出现体力不支导致仔猪胎死腹中的现象。母猪妊娠后的30d内需要的喂养量为1.5~2kg/d,妊娠30~84d的喂养量为2.5kg/d,在这之后可以将喂养量调整到3kg/d。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前7d逐渐减少喂养量,直至降到1.2kg/d。针对实际情况,应结合母猪肥瘦情况进行饲料量及营养的调整。平时要注意防疫消毒工作,注意消除体外寄生虫。母猪配种后9~13d和分娩前21d易流产,应注意保胎。
4结语
母猪的生产能力和质量对企业的供应能力和食品安全保证有直接的影响,而综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通过优化配种管理、增加生产次数、饲养管理科学化、合理接种疫苗等方法来保证母猪的生产量和幼崽的成活率,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