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荫
热心一线服务的官方兽医
郭素玲1987年毕业之后就在濮阳市畜牧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实验室诊断,负责化验室工作,经常要下养殖场做诊疗服务的她见证了兽医实验室诊断手段在过去31年的发展,如今,新的核酸提取技术40min出检测结果,荧光PCR也只需要90min,还能够一次性检测4种疫病。实验室能够检测疫苗的免疫效果,保护力,以及细菌的药敏试验。郭素玲以过硬的技术,赢得同行的信服,很多人专程找她来做疑难病情的鉴别诊断。
郭素玲热衷于蛋鸡无抗养殖的推行,认为防重于治,加强饲养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养殖动物机体体质,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性。她说:“濮阳一带禽类发病较多的是霉菌病和滑膜囊炎,霉菌病的多发与河南本地产的玉米有直接关系,玉米晾晒不足易发生霉变。滑膜囊炎主要发生在35~120日龄,不好根治,之前普遍认为是支原体致病,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在有新的理论认为是病毒致病,我尝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其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濮阳当地集约化养殖场较少,散户养殖规模1000羽、1万羽、5万羽不等。濮阳本地养殖肉鸡以817品种肉鸡居多,但由于此品种商品代肉鸡母源抗体比较复杂,易感病较多,所以当地养殖户对基层兽医较为依赖。不过治疗型兽医已经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保健+治疗型的兽医,郭素玲推荐养殖户以中药保健药物为主,防病于未然。这样虽然表面上无法体现兽医诊疗的价值,但动物健康从根本上保障了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集约化养殖场驻场兽医
刘沛增研究生毕业之后就留在了德青源,当时在北京延庆场区工作。2016年河南驻马店场区建成投产后他去了驻马店,主要养殖80~90日龄以上的产蛋鸡。
谈到工作经验,他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还需要多向前辈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刚到驻马店,由于不熟悉当地气候特点,鸡场热应激的防控措施不到位,交了“学费”。北京延庆维度高气温偏低,多风,鸡群热应激问题比较好防控。而驻马店当地气温较高、湿气大,初来乍到的团队不了解当地气候,对热应激防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使用水帘降温虽然降低了室温却进一步增加了空气湿度,反而造成蛋鸡产蛋下降,诱发疾病。这个反面的例子说明从事兽医技术工作,经验需要积累,知识需要灵活运用,需要多年的一线磨练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兽医。
作为品牌集约化养殖場的驻场兽医,每日除依照公司动保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开展工作外,还需要对场区进行生物安全监管。公司内部每月会有培训会,通过电话会议让各场区技术人员有机会互相沟通交流经验。每年公司还会安排外出培训,学习新技术,了解新产品,掌握行业趋势。
蛋鸡无抗养殖的执行是由公司的动保部门统一部署,再根据地方区域特点对细节进行调整,各养殖场做到鸡的产蛋期无抗生素使用。
刘沛增只身一人在河南工作,不忙的时候每个月能够调休回到河北廊坊的妻儿身边休息几天,忙的季节可能4个月才能休息一次。养殖场多在偏远之地,“顾不了家”是很多驻场兽医的常态,他说,既然选择了畜牧兽医这个专业就得坚持走下去,让自己像海绵一样吸收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刘沛增未来计划是做养殖场的场长,不局限于技术层次,让自己有一个更高的发展空间。
没有基层经验做不好销售
郭永顺,1991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家禽养殖业,曾经在祖代鸡场工作过,做过种鸡场场长,也做过国产球虫疫苗的大区销售,现在是意大利某益生菌产品大区经理。
作为技术销售,郭永顺一直一个人在工作,没有组建团队。问及原因,他说因为人才不好找,一名合格的疫苗产品或者动保产品的销售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个经验需要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才能获得,而符合这个要求的人非常少。“宁缺毋滥”,所以单打独斗。
缘于儿时的一个记忆,他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郭永顺童年时的农村实行“工分制”,全家只有父亲一人拿工分,全家很少能吃一次肉。而他发现村里的赤脚兽医总是能够吃到肉,在心里留下了做兽医有肉吃的烙印。实际接触养禽业之后,养殖户的艰辛让农民子弟的他坚定了自己干下去的决心,要为他们服务,让他们挣到钱。这一干就是28年。
虽然他是做销售技术经理,但是依然会为养殖户做技术服务。他会直接下到现场做疾病诊断,因为他认为语言的描述会影响诊断的正确性。到场之后他会观察养殖场周边的生态环境,检查饲料储存状况,询问用药情况与免疫情况,观察鸡群整体情况,最后再剖检病死鸡。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判断病况,并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和疫病预防方案。
作为益生菌大区经理,前几年的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保健产品得不到养殖企业的重视。但随着国家开始推行无抗养殖,保健产品受到青睐,生意转好。尽管国内竞争对手在增多,很多小化药企业转为生产益生菌,竞争激烈。但28年的深耕,他对养禽行业了如指掌,能够做全方位的产品技术支持,对无抗养殖的未来充满信心。
结束语
短短4天的河南走访其实还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走访的范围也只是河南省养禽业的冰山一角。通过走访笔者发现,每个地区的养殖业有自身的区域特点,当地基层兽医也因地制宜地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顺应行业的发展。从诊疗兽医转变为保健兽医,这当中还需要一段适应期,一方面兽医自身需要调整诊疗方案,由单纯的诊疗治病变成防病抗病;一方面养殖户需要调整养殖方案,防重于治,从根本上提高家禽的机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基层兽医植根于民,与养殖户唇齿相依,无论养殖业如何更新换代,基层兽医只要做到为养殖户谋福利,引导养殖户科学合理养殖,就有其存在的价值。而每一位坚守在基层的兽医都是中国最美的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