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
摘要:湖南益阳地花鼓作为人类社会结构中的一种非物质文化,其固有的生态价值不可估量。本文回顾阐述了益阳地花鼓的发展、文化积淀、题材选用、演唱艺术,分析了益阳地花鼓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要传承传统文化,打造展历程精品力作,利用“一带一路”战略交流民间文化,实现形式、内容双美,文化、生态双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地花鼓 演唱生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62-03
湖南益阳地花鼓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充分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真实生活,生动抒发了人们的真情实感,广泛赢得了群众的真心传唱和喜爱。笔者自幼接触地花鼓,从事音乐教学20多年,耳濡目染感受其生态魅力,并结合教学课题研究专程赴益阳地花鼓剧组实地考察和采访,从中得到不少教益和启迪。本文试从益阳地花鼓的演唱生态视角谈点粗浅认识,以期更多的人去了解、喜爱、创新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
一、从发掘历程层面看,展现了民间的淳朴质朴特性
花鼓戏俗称地花鼓,地花鼓又名“花灯”,是湖南省流传甚广、蕴藏丰富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这种以鼓定节奏,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在不同的时期以其独有的样式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地花鼓是花鼓戏的前身,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早期:起于民间。益阳地花鼓始于明末清初,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在益阳城乡广泛流行。历史上关于这种情况的记载很多,如《辰州府志》记载:“刈木即毕,群事翻犁,插秧耕草,多打鼓唱歌,鄙俚中亦间有说古道今者”。就说明了在很早以前,湖南各地已有插秧唱歌的风俗。地花鼓起初并没有情节,没有组织,没有职业的花鼓戏演员,唱腔也不完善,完全是自发的活动。演出非常简单,几个人席地而坐,演员不需浓妆艳抹,不分丑旦角,歌词简单,旋律单一,节奏明了,在当时这是人们唯一的娱乐方式。
(二)中期:兴于民间。地花鼓源于劳动,通过舞蹈动作反映生活,是地花鼓的特点之一。过去的地花鼓以表现爱情的内容为多,如《好郎好姐不用媒》中唱道:“好田好地不用肥,好郎好姐不用媒,多个媒多张嘴,媒人口里出是非”。表达了男女青年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又如《骂媒歌》唱道:“斜山斜岭生斜树,砍断斜树架小桥,千人万人过去了,瞎眼媒婆踩断桥”等,尖酸、犀利之间又透着诙谐的歌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婚事的不满。随着时代的发展,地花鼓的表现内容更为丰富了,如《四季歌》《人民公社十支花》等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上,做了大胆的革新创造。如《花扇舞》唱道:“歌唱国庆十周年,胜利的歌儿万万千,钢铁开花朵朵红,棉粮如山堆上天,公社好处说不尽,幸福生活乐无边”等,地花鼓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思想内容,但它都在不同程度上留下了社会发展的痕迹。
(三)后期:盛于民间。地花鼓形成以后,随着时代的演变,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一种情节简单的歌舞形式逐步发展为带有故事情节、人物较复杂的戏曲。湖南省各地流行的花鼓戏,就是在地花鼓这种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花鼓戏胚胎于地花鼓。这清晰地展示了文艺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益阳花鼓戏班和专业艺人的出现,是益阳花鼓戏繁荣和发展的标志。
二、从文化积淀层面看,体现了地域的乡土乡音特色
随着社会发展,地花鼓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主要融农耕文化、水文化、龙文化、语言文化为一体。
(一)悠久的农耕文化。益阳具有悠久的农耕史,从刀耕火种到人工栽培,从耒耜到牛耕,从铁农具到机械化,从水稻的选种催芽到稻田翻耕到水肥施灌再到晾晒入库,从水稻种植一系列技术和流程,都丰富而生动的记录水稻耕作文化的全部。地花鼓的唱词中多以节令和月份起兴出现,如《十二月望郎》:“正月里望我的郎来,是新春,二月里望我郎来是百草花开”。这些唱词鲜活地直接反映出农业生产劳动的过程、形式以及丰收喜悦的场景。如“赶起牯牛来梨田,我在后来牛在前”“一字排开来插秧,蜻蜓点水一行行”“大男细女来割禾,丰收时节打山歌”等,使劳动场面活灵活现。如“采莲船儿两头尖,姣莲姐坐在船中间,鼓眼莲蓬摘一个,留给情郎哥好尝鲜”“姐在湖中摘湘莲,郎在湖边忙梨田,顺手莲蓬丢两个,郎哥捧起藏胸前。意子呀意呦,留得枕边吃三年”“蓮湖岸边风飘飘,后生哥脸上发火烧,想吃莲蓬怕开口,怕得姣莲姐戳竹蒿”等,民间青年男女的爱情通过唱词反映出来,生活气息浓厚,妙趣横生。
(二)浩瀚的水文化。益阳位于洞庭湖湘文化区的腹地,以水文化为起源,形成自由的独特文化与独特性格。水文化表现在益阳地花鼓唱词中随处可见,并成为主要创作元素。大湖、河流、渠道、水塘、沟涧……随之而来的浪花、激流、漩涡、波澜……由此派生的湖洲、船只、航标灯、水鸟等都是他们所选用的创作素材。如“洞庭湖水水连天,波涛滚滚浪无边”“姐姐门前一口塘,水当镜子巧梳妆”“湖上飞来报春鸟,叽叽喳喳春来早”“众人齐心划大船,一页帆蓬扯上天”等,就在许多地花鼓唱词中出现。洞庭湖的博大、润泽、柔美、慈爱等特性已经成为湖区人民的精神写照,创作者乐于这样写作,而群众也乐于接受。
(三)神异的龙文化。龙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在天上呼风换雨,也能为人间降福消灾,是吉祥物的化身,历来为民间所尊崇在汉代已有舞龙祈雨之俗。历代传承中已形成了草龙、布龙、板凳龙等形式。板凳龙:流传于安化一带,源于民间打草鞋的凳子,有“金草鞋,银草鞋,端起咯板凳玩起来”等歌词。益阳地花鼓舞蹈自古以来都受龙文化的耳濡目染,龙文化主要有六方面特征:悠久性、延续性、多元性、政治性、多样性、地区性、民族性。龙船文化源于洞庭湖的渔文化,渔文化又源于洞庭湖的水文化孕育出的圣物。龙舟与龙灯是龙文化的延伸。
(四)独特的方言文化。益阳具有复杂的移民历史,各移民语言对益阳今天语音形成有重大的影响。由于历史动荡和战乱形成的人口迁徙,形成了益阳较为有特色的语言特征。益阳方言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卷舌音,大部分也没有翘舌音,浊音不论平仄俱成不送气清音,保留古入声字比较多。和普通话相比,在词的构成上,一些缀加式合成词用来表达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特色鲜明。因益阳注入了新的外来血液,就分成了两种口音“南边地花鼓”和“西边地花鼓”。益阳地花鼓舞蹈作为益阳地域的文化名片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及强大的生命力扎根在益阳这片民间沃土中。
三、从演唱艺术层面看,演绎了百姓的活灵活现特点
益阳的风土人情,乡音土语形成了益阳地花鼓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湖南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为湖南花鼓戏的繁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肢体语言民间化。地花鼓常与龙灯伴演,俗称“龙灯花鼓”或“围龙花鼓”。常在节日、婚庆、寿诞接地花鼓到家欢庆,也表演“小放牛”“捉泥鳅”“扯萝卜菜”“补缸”等节目。尤以春节为盛,遍及城乡,成群结队沿门演唱。主家则放鞭炮相迎,并赠送红包、茶点、香烟。最具特色的舞蹈组合动作为“车窝子”,分为单双窝子、滚筒窝子、阴阳窝子等数种。按其表演形式分有一旦一丑的单花鼓,二旦一丑或二丑一旦的双花鼓以及多旦一丑或多旦多丑的群花鼓等。益阳地花鼓的表演特点是小丑脸抖嘴歪鼻动功,舞眉弄眼妙趣生,花扇飞舞随意转,上蹦下跳矮步升;小旦起步风摆柳,手出兰花柳叶手,低头抿嘴眼传情,轻移漫步飘手巾,具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艺术特色。
(二)音乐唱腔自由化。益阳地花鼓音乐唱腔多采用民歌小调,没有固定的曲牌,因而造成唱腔自由化的特点,加上当地艺人把自己熟悉的民歌小调大量渗入使用,又使地花鼓更为生动丰富,贴近生活。益阳地花鼓音乐中的四音腔是带有湖南特色的la、do、mi、sol音调结构,这种音调结构主要流行于湘中北地区,而地处湖南北部的益阳其地花鼓音乐中的四音腔特色鲜明。益阳花鼓的调式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典型的五声调式,主要运用的四个音是宫、角、徵、羽,这四个调式以羽调式较为常见。益阳地花鼓音乐唱腔的自由化与它的旋宫转调有密切的关系,音乐旋律的自由和旋宫转调的灵活,使益阳地花鼓的唱腔可以自由挥洒。尽管益阳地花鼓的曲式调性与周边地区的曲调特性相同,但因为乡音语调之别,所产生的曲调风格却有着不同的区别。
(三)情感表达生动化。在锣鼓点子声中,旦丑角色的舞蹈动作配以唱词多为七字句的唱腔,主要曲目有《望部》《比古》《月照山》等,情节奔放激昂,因此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呐喊花鼓”。地花鼓中的唱词除了实词外,还用大量虚词作为语气、情感的辅助手段。这些衬词包括衬字、衬词、衬句等类型。
四、从传承发展层面看,期待着民间创新创业的特质
益阳地花鼓作为湖南最重要的花鼓戏流派之一,起于民间,兴于民间,盛于民间,它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益阳地花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加强研究和传承。
(一)现状令人堪忧。一是舞台上的演员断层。按照戏曲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十年应出一批新演员,以起承先启后的作用。近些年来,不但没出新人,原来培养的亦因没有舞台实践的机会,学到的艺术也荒疏了,致使戏曲艺术人才,严重青黄不接。二是舞台下的观众断层。益阳地花鼓目前在益阳地区特别是益阳桃江,还比较盛行,但是它的对象基本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一代参与者可谓廖若星辰,甚至有些文化人认为地花鼓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小戏,难有作为。三是可演唱的作品断层。地花鼓之所以停滞不前,笔者以为主要是没有结合当地当前的形势,没有推陈出新,没有精品力作,没有激励机制,没有加大力度扶持。
(二)挑战令人担忧。从现实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出现了多元文化的竞争,花鼓戏受到严峻的挑战。益阳地花鼓不可能像电影电视那样,以借助高科技灯光、舞台等各种新鲜事物,让年轻一代追捧和喜爱,也不可能像互联网、微网那么直接便利,让年轻一代参与和参加,地花鼓相对的传统戏曲,已经慢慢的落后与这些新来的事物。80年代,每年春节期间,无论城乡,地花鼓这一传统文艺形式大展新姿。进入90年代,春节期间耍花鼓者渐少。进入21世纪,益阳花鼓戏之窝的美名之实已不再。
(三)前景令人无忧。习近平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艺术理想,勇于创新創造,引领社会风尚,攀登艺术高峰,这为传承好益阳地花鼓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创新和传承益阳地花鼓,笔者以为,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首先应该在保留地花鼓传统文化内涵和特色,要把握好全面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的契机,推进民间文化交流,特别是地花鼓的交流,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扩大地花鼓的影响力。其次加强领导班子和骨干队伍建设,实施人才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千人计划”文化艺术人才项目等,推动引进度高层次人才。再者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加强政策、项目、资金引导,推动文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参考文献:
[1]周勇.南益路花鼓的正悲剧声腔问题研究[J].中国音乐,2008,(03).
[2]李翃旻.浅谈益阳地花鼓的艺术特征[J].通俗歌曲,2013,(10).
[3]胡春光,谢鋆胪.浅析湖南益阳花鼓戏舞蹈元素应用与传承[J].青春岁月,2015,(13).
[4]王迎.湖南益路花鼓的表演特征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5]石盼.湖南益阳南县地花鼓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当代音乐,2015,(07).
[6]罗昕.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舞蹈艺术特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任慧婷.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舞蹈艺术形态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5,(05).
[8]王月明.论益阳花鼓戏音乐的艺术特色[J].中国音乐,2008,(04).
[9]肖翠.湖南益阳花鼓戏的演唱特点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陈卉.浅论南县地花鼓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时空,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