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工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增加了。职业教育由此兴起,国家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对职业高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据调查,一部分职业高中学生存在行为偏差,这些学生在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时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学习差、自我意识不强、甚至爱找碴、打架等。面对此种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方法,从优势视角的角度出发,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社会工作将问题学生看作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和参与者,纠正问题学生的偏差性行为,挖掘他们的优势和潜能,改变学生的生活学习态度。
二、职业中学学生的特点
(一)职业中学学生的缺点
1.学生中普遍存在价值观模糊、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的现象。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在初中学习成绩不好,部分家长抱着“让孩子进入社会工作还太小,就让在职业中学先长着吧”的心态,并没给孩子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正是生理和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思想和意识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由于周围环境的负面情绪,使他们一度认为“自己干什么都干不好,就这样混着吧”,对未来丧失信心,价值观、世界观缺乏正能量。
2.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学业成绩差、普遍厌学的现象。这些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普遍不是很好,基础知识薄弱,厌学情绪严重。因此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家长认为他们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们。周围群体给他们的评价指标都是负面的,这导致学生自我认知方面受到了外界极大的影响,压抑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形成了固定“标签”。
3.学生在生活中普遍抗压能力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他们在面对学业压力的时候,选择了消极应对,因为没能处理好学业压力,致使其他方面也没有信心能够处理好,怕吃苦、怕失败,没有办法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是产生自我效能感低的主要原因。
(二)职业中学学生的优点
1.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接纳速度快。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不好,但这并不说明智力不好,恰恰相反,他们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动手能力比较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快,适应能力比较强。
2.学生注重“人际交往”。职业中学的学生讲“哥们儿”义气,喜欢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人。由于有相同的学习困境和遭遇,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同理心,成为朋友。
3.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可塑性高。由于在学习上不占优势,他们总是希望在其他方面能够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所以,当出现新事物或者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的时候,就积极表现,希望得到认可。
三、对优势视角理论的阐释
优势视角理论是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Saleebey提出,以后逐渐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基本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能力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立足于发现、探寻案主的优势资源,而不是关注案主的问题所在。通过挖掘案主身上的优势资源开发出人的潜能力,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从不幸和逆境中走出,建立自信心,进入正常生活轨道。
优势视角有三个核心概念:增权、抗逆力和痊愈与整合。所谓增权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对待案主时,通过鼓励案主在与家庭、朋友、社区进行互动时建立平等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并且强调案主是有能力的、是积极的主体,案主有责任、义务、能力完成一系列工作,是一个自我增权的过程。所谓抗逆力是指人们在遭遇伤害、苦难时能够做出理性、正确的应急反应能力,是一种在面对压力性事件中的补偿性和转换性反应力。抗逆力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所谓痊愈与整合,是指^类具有的—种内在的自我纠正和健康的生活能力。这种能力意味着人类在面对障碍、疾病时能在意识层面主动运用身体与心灵的机制与外界环境良性互动,治愈身体与心灵的伤痕。
优势视角的学理基础是认定人类能够从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转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社会工作的干预方式可以从线性单一转向生态整合的工作方式。
四、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职业高中问题学生干预策略
(一)根据优势视角理论,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从改变学生认知的角度介入中职生厌学的治疗。也就是要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小组活动,重新自我定位,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晰完整正确的认知,这是改变厌学学生心理情绪的基础。
(二)促进中职生与家庭、学校的正向联结,通过活动改变周围环境对中职学生的偏见,去除标签。在与家长和学校的联结中,要重视老师和家长的正面反馈,这对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执行力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社会工作者开展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将学习任务模块化,让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种介入策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和化解冲突和困难的信心,是抗逆力提高的自然过程。
(三)根据中职生好交朋友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优势,通过团体的场域力量,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集体归属感。同时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让组员直面困难,克服挫折,形成正确面对冲突的价值观、思想观。
五、结论
抗逆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问题学生的治疗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自我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案主的自我提升,自我决断,促进其人格的成长,而优势视角理论正中其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