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助推甘肃乡村振兴

2018-12-29 00:00:00张希君张艺馨
发展 2018年11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甘肃地形狭长,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根据甘肃农村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做好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是当前甘肃省农村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打好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现代农业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实现路径。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进一步强调,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延伸农业产业链,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效益、竞争力。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做好。

甘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和三农问题在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甘肃省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为此,甘肃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做好,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乡村是再提升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甘肃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正在结合省情农情实际,制定加快促进陇原乡村全面振兴的规划。产业振兴,是脱贫致富的物质基础。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主要依靠产业支撑的可持续的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引进重大农副产品加工和交易园区建设,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未来,甘肃省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不断加快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进程;将更加注重富民产业培育,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发展特色优势特色产业,尽最大努力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着力打造多元富民产业;推进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谋求粮食产能的换挡升级,粮食总产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注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定马铃薯、玉米制种、中药材发展、酿酒原料生产面积,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二、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农业经济发展快速

甘肃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已经有了很大的国内、国际声誉,在市场需求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甘肃作为陆上丝绸之路黄金段,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为甘肃发展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国家精准扶贫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也让甘肃迎来了新机遇。

(一)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特色农业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全省形成了马铃薯、优质果品、草食畜产品、蔬菜、啤酒原料、酿造葡萄、制种、中药材、球根类花卉、油橄榄10大类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区域。2017年全省特色优势产业总面积达到3313万亩。全年蔬菜种植面积854.71万亩,中药材面积451.57万亩,棉花种植面积25.14万亩,糖料种植面积5.58万亩,瓜类播种面积90.43万亩,增长13.0%;园林水果产量557.02万吨。其中,草食畜牧业以50个牛羊产业大县和3个市(州)全产业链试点建设为重点,从牧区资源约束型逐步走上了农牧互补的循环发展路子。同时,甘肃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马铃薯脱毒种薯和重要的蔬菜、花卉种子生产基地,其中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2%和48%。

(二)新型经营主体生机勃勃

甘肃省共认定和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9个、示范园75个。全省现有农业产业化组织7585个(龙头企业2534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05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39.7亿元,其中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95家,参与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农户超过300万户,各级农民合作示范社达2500余家。全省已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615个,县乡农贸市场991个,冷链保鲜贮藏规模达350万吨。政府财政和社会金融资本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现代生产要素正加速注入农业领域,生产方式已主要依靠现代设施和机械作业,物质装备条件加快改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创新,全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的比重分别达到38%、42%,农业经营方式已初步实现专业化、合作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加速构建,全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9.5%。

(三)农业装备科技水平全面提升

甘肃省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取得了一大批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了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垄膜沟灌等一系列技术模式,航天育种、马铃薯品种选育与脱毒种薯繁育、中药材新品种开发与标准化种植、特色林果繁育与栽培、玉米品种选育与制种、草地农业等技术推广应用及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科技已经成为推动全省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农业科技贡献率预计达到55%,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农业生产节水、节约和节能水平不断提升。

(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甘肃省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基础上,不断深化以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引导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776.1万亩,流转率16%。林业和水利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地股份制改革试点、省级示范性家庭林场评选认定和林权流转交易管理信息平台加快推进。

三、全力构建三大体系。做好现代特色农业文章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要适应农产品消费加快升级的发展趋势,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特色水果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发展富硒农业和林业经济,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创建,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效益、竞争力。甘肃省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和酿酒原料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部分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高品质农产品不多,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率低,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与消费升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总书记多次强调,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里,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要落实粮食安全,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确保口粮基本自给。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地方特色粮食品种和富硒有机品种。完善粮食直补订单收购制度,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草食畜、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现代制种和酿酒原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优势产区,狠抓提质增效,适当扩大规模,创新体制机制。要积极发展生态种养,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建设绿色植保技术示范区,推广“微生物+”生态养殖模式。广泛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小产区认证,抓好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陇字号”知名农产品品牌。

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健全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扩面提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建设,逐步实现农业园区化、要素集聚化、产业集群化。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国际竞争力强的出口企业,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

大力发展戈壁特色农业。据部门资料,甘肃有1亿多亩戈壁、1.8亿亩沙地、480万亩盐碱地,发展“戈壁设施节水农业”及沙化地等改设施农业潜力巨大。目前,河西5个市(州)利用戈壁等非耕地已经建成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万余亩。要充分利用河西地区可开发的戈壁、沙漠、盐碱地和废弃地等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推广新品种应用科学管理工作。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品牌,拉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开拓中西亚、中东欧农产品消费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把戈壁农业打造成带动河西地区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点、农民增收的新的支柱。

(二)强化基础和技术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甘肃省农业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机械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要适应农产品消费升级需要,应对国际农产品竞争压力,必须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生产技术和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推动农业生产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支撑水平。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成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主产区、优势农产品区及贫困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基础条件。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加强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重大农业科技研究,加强农作物轻简栽培、错季生产、富硒农业、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推动农业科技服务向基层延伸、向产业延伸、向经营主体延伸。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

推进农业现代化品牌化。推进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增强龙头企业加工转化能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鼓励主食加工业发展、加强综合利用、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鼓励企业打造全产业链、创新模式和业态、推进加工园区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质量品牌价值。鼓励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支持各地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利用各种平台,宣传推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老字号”“陇字号”品牌,提高农产品的认知度;大力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全程化质量控制能力、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品牌培育创建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和执法检查,加强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与保护。

(三)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总书记强调,将来“谁来种地”是关系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要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富裕农民、提高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宜家园。甘肃省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发展滞后,新型经营主体发育不足,适度规模经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必须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实施龙头企业成长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国内外有实力、有技术、有销售网络的农业龙头企业,整合组建一批国有或混合所有制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灵活运用贷款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财政金融、科技服务、社会保障等扶持政策,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走向职业化,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加大职业农民精准培训,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加强返乡下乡人员农村创业培训。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顺势而为、因势利导,鼓励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小块并大块”,实现农户连片耕种。鼓励发展社会化服务,有效组织小规模家庭经营对接大市场。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生产性服务组织,支持供销社及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构建三大体系提供强大动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完善“三权分置”办法,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农业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确定一定比例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农村创业创新用地和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允许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加快组建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点及面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途径,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完善农业投融资机制,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加大以奖代补和贴息支持力度,扩大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农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信用体系、担保体系、风险补偿机制建设,加快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深化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探索开展农业巨灾保险。

改革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整合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力量,建立农业工程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推进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基地建设。深化农科院所改革,完善自治区、市、县联动的技术研发体系。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落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规定,落实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探索“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建立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