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

2018-12-29 00:00:00高慧明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1期

他从1989年就开始班级管理研究,一直想摸索一套班级高效管理艺术,经过几个轮回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2008年8月始,他开始主持、策划并直接参与该项实验的系列化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全过程,最后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并精心撰写、反复修订、高质量地完成了实验的最终成果——专著《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高慧明班级高效管理艺术》,该著作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选中,作为重要著作出版。出版后产生了广泛影响,再版多次,先后入选《中国教育报》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和国家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集体购买本著作。

《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高慧明班级高效管理艺术》凝聚了高慧明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一线摸爬滚打的心血和智慧。本成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从日常点滴、平凡朴实的实验研究和工作实践中摸索出的班级高效管理的五种艺术——纪律艺术、育心艺术、树优艺术、合作艺术、促学艺术;其二是节选他在全国知名期刊《中学生数理化》“高慧明信箱”专栏的“答学生问”。通读书稿,给人强烈的感受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所需要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一位优秀班主任所需要的爱心、慧心、耐心,师生互动中所需要的平等、理解、尊重、信任。书中没有高深理论,但我相信,有效的实践是最好的理论。

我一直任教两个高中班数学课,同时兼任班主任。在我看来,上好数学课,只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当好班主任,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悟出管理好班级的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热爱班级,二是让班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刚做班主任时总要求自己手勤、嘴勤、腿勤,以为“班主任只要拿出自己的威严和勤奋,就能驯服班内的所有学生,使他们乖乖听话”。但有时喊破了嗓子,跑断了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不断地反思中,我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压、卡”方式,对于今天富有个性的学生来说,已不再奏效了。我更意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不断更新管理育人的理念,于是,我就如饥似渴地研读了大量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等,力求用教育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我渐渐认识到,班主任的使命是塑造灵魂,而非管制学生;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而非学生集体的独裁者。

通过不断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我全身心地融入教育、融入学生并乐此不疲,逐渐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带出了一届又一届出类拔萃的学生。我把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归纳为五种艺术——纪律艺术、育心艺术、树优艺术、合作艺术、促学艺术。现选取部分和各位读者做个交流。

纪律艺术——规矩摸得着、做得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必须依靠制度保证它的正常秩序,靠人治,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随意和盲目的混乱状态。

我变过去教师一人说了算的“人治”为全班学生运用集体智慧制定的班级规章互相制约、共同管理的“法治”。我特别强调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源于曾经读到过的一个故事和郭思乐教授提倡的“生本教育理念”。

故事是这样的:有个老人因为受不了孩子踢球的喧闹,就付钱给他们。当老人一点一点减少所付的钱时,孩子们说:“就这么一点钱,我才懒得给你踢呢。”从此放弃了这项曾经让他们那么快乐的游戏。

我们不就在做那个老人吗?我们惯常的管理方式是,“做好了加一分,再做好一点加两分,做不好就扣分”,把学生天性的需要变成了分数和奖惩。“生本”管理就要把学生本身的需要还给他。

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制定规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应该怎样去保持?”“在班级里,什么行为是受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让人讨厌的?”经过讨论,学生们认为“脏乱和嘈杂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所以,他们一致同意:不能在自习课时大声讲话,不能乱丢东西,也不能把零食带到教室来吃,因为“味道太大会影响别人”。谁违反规则,就会成为“令人讨厌的人”,遭到大家的白眼和指责……

以前,是我要求他们去做,天天在耳边喊,他们还逆反,跟我对着干。现在学生自己要这样做,效果当然不同。我很少去督促他们,他们自己做得很好。

“生本”式的管理,让老师从繁重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也让学生摆脱了无休止的“说教”和“唠叨”。学生尝试着“做自己的主人”,这让他们对老师心生感激与热爱。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健康、和谐与亲密。

为了让班规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我还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干部管理制度。在班里设两个班长,一个是值日班长,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这个角色,让每个同学有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体验,不仅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疏通了管理渠道。另一个是由民主方式选举产生的常务班长,其职责相当于助理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和指导值日班长处理班级日常事务。班委的其他各个职位则在详细分工之后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定期改选。

有了详细的可操作规章,有了得力的执行人,班级的日常运转就会进入自动化状态。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也就意味着班级管理上了新台阶。班主任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采用教师有意训练与有机评价的方式,扶放结合,使学生走上一条自主管理的道路。结合学校班级的规范要求,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而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

时下,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的提法越来越热,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手段只能是和风细雨式的。相反,有别于体罚的惩罚如果运用得恰当的话,还会成为赏识教育的积极补充。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只是罚要罚得巧,罚得妙,赏与罚就能真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我特别注重班规中的惩罚制度人性化:对违纪情节较轻的学生,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纪情节较重的学生罚他用正楷字写一份不低于800字(与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字数要求一致)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当时的违纪心理。这样的惩罚不仅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还让学生在惩罚中锻炼了口才,提高了公开场合讲话的心理素质。因此,这样的惩罚学生乐于接受,消除了制度执行难的障碍。

班级管理上,我重点落实“六个保证”,即保证每天一次读报、每天早操后一次讲话、每周一次总结会、每周一个德育话题、两周一期黑板报、每月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增强对人生、对生活、对自我的感悟和体验,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把他律转化为自律。

育心艺术——潜移默化,无声无痕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谆谆告诫教育者:“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这里的“关怀备至”说的是班主任工作的“细心”,“深思熟虑”说的是班主任工作的“慧心”,“小心翼翼”说的是班主任工作的“耐心”。

现在的学生身上普遍背着“两座大山”,一是学习负担,二是心理负担。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考试激烈竞争的压力、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都会在这些可怜的中学生们心里沉淀发酵成心理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为此,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存在的问题等,鼓励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激情,班级学风浓厚、士气高昂、凝聚力强。我常给一些老师讲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孪生姐妹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玫瑰园。一会儿姐姐跑过来说:“妈妈,这是个坏地方!”妈妈问:“为什么?”孩子回答:“因为每朵玫瑰花下面都有刺。”过了一会儿,妹妹也跑过来说:“妈妈,这真是个好地方!”妈妈又问为什么,孩子回答:“因为每根刺上面都有鲜艳的花。”同样是玫瑰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老师看待学生也应该用辩证的观点,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有这样的理念支撑,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我从来都不呵斥学生,总是心平气和地进行正面教育。

育心艺术是我的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有着自己的方法,那便是“四个引导”。

一是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塑造阳光心态。我班曾有一个性格偏激、非常自我的男孩,从高一入学开始就与同学摩擦不断,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动手打人,家长也拿他没有办法。为了使他尽快融入同学中间,我就经常带他在校园、操场边散步边谈心,有针对性地给他介绍一些书籍,引导他走出自我的小圈子。同时,鼓励同学寻找他身上的优点,利用该生理科较好、解题方法独特的优势,及时在班里肯定他,树立他的信心。后来,该生不仅能和同学和睦相处,遇到同学生病,他还会主动帮忙打水、打饭……他的父母高兴地说,是高老师改变了他们的孩子!

二是引导学生扫除自卑,乐观自信。一个人如果长期被过重的自卑心理所笼罩、支配,就会失去自信,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我班曾有一个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女同学,她总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根本没有任何优点,别人都比自己强,认为这世界上有没有自己都无关紧要,甚至认为自己的理想也是水中月、镜中花,感觉生活很空虚。由于自卑,她很害怕老师,从不敢主动问老师问题,上课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如果被老师叫到,头脑就会一下子变成空白,原来会的东西也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为改变她这种错误的信念和思维方式,我做了多种尝试:向她说明她的情绪困扰是由于自身不合理的信念所导致的,然后让她学会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认清并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最后帮助她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从而走出自卑的阴影。

在育心艺术中,我特别注重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有一年期中考试过后,我批阅学生写的自我质量分析,有两个学生用古体诗词的形式写了自己的感受:

南乡子·吾梦成功

何处望成功?满眼尽带羡慕情。如今有谁能识高慧明,空空,不知岁月匆匆走。年少做万梦,梦里成功梦醒愁。天下谁人能理高慧明?吾忧,只恐心血付东流!

声声慢

迷迷惘惘,哀哀切切,悲悲恨恨愁愁。期中考试过后,泣涕涟涟。日日挥汗耕耘,怎奈何,仍然倒数?流星过,已无言,空有一腔宏愿。

月光铺洒校园,照无眠,前途一片茫然。透过冷栏,为何高分无缘?室外声音渐悄,泪婆娑,苦苦思绪。求学路,怎一个“难”字了得!

词中透露出孩子由于压力太大、包袱太重而丧失了信心和斗志。看过之后,我提笔和了两首:

南乡子·吾梦成功

何处望成功?脚踏实地夯基础。(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勤读勤思勤动笔,匆匆,不让光阴白白流。(“不让光阴白白流”较之于学生的“不知岁月匆匆走”多了一份对理想的坚韧和执着) 年少鲲鹏志,豪气冲天步履坚。(既有理想,又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扎扎实实的进取和努力)华科武大在招手,奋斗,为报父母争上游!(古语说:发乎其上,得其中也;发乎其中,得其下也。目标定在华科武大,说不定能考个相近的大学。关键就是要给学生鼓信心、鼓斗志!)

声声慢

迷迷惘惘,哀哀乐乐,悲悲恨恨愁愁。期中考试过后,难邀佳梦。日日挥汗耕耘,怎奈何,成绩缓进?(尽管上升的幅度不大,但自己跟自己比,毕竟在进步,何况我这个班是全校高手云集的实验班)流星过,不放弃,为践心中宏志。月光铺洒校园,照无眠,岂甘轻易言败。抬望苍穹,不信高分无缘。(人在高三,狭路相逢勇者胜,高考需要斗志、需要士气、需要激情、需要旺盛的精力、需要蓬勃的朝气。既然不想造就鸡的羽翼而想练就鹰的翅膀,那就放手一搏,为理想而搏,为生命而搏!)十载寒窗苦读,子夜时,缕缕思绪。求学路,怎一个“勤”字了得!

三是引导学生战胜挫折,勇敢坚强。我经常叮嘱学生:应该时刻做好遭遇挫折的心理准备,并且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挫折,要对自己有信心。有一年高考,我班一位同学在考数学时遭遇“滑铁卢”,好在这位同学下午上考场之前很快调整好心态,考英语时努力发挥,把损失补了回来。这与平时我的训练和引导密不可分。

在他看来,“置于死地而后生”“狭路相逢勇者胜”,这种“勇”,不仅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也不仅是一种傲视坎坷的性格,更是一种直面挫折、直面挑战的心态、一种战胜困难的自信、一种临危不惧的胆量!

四是引导学生学会改变自己,进行换位思考。我对学生说,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我特别喜欢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甲、乙两个秀才去赶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甲说,真倒霉,碰上了棺材,这次考试死定了;乙说,棺材,棺材,升官发财,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一定能考上。当他们答题的时候,两人的努力程度就不一样,结果乙考上了。回家以后他们都跟自己的夫人说,那口棺材可真灵啊。甲说,你看,我死定了吧!乙说,看看,我考上了吧!

现在不少学生遭受了一次挫折和失败,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内心深处得出“我不行”“我不是这块料”“我这辈子完了”的结论。当人陷于某种困境的时候,单向思维的人便很不容易跳出郁闷、苦恼的纠缠。而立体思维的人则不然,他们能在最困难、最不利的境遇中,用最短的时间,让自己大脑的兴奋中心在广阔的时间范围内纵横驰骋。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有目的地、迅速地去选择一大堆摆脱困境的方案,然后再在这些方案中筛选最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胜利,所以这种人能对生活常持乐观态度。

树优艺术——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信心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是我的治班理念。我特别注重育人氛围的营建,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教育学生的阵地。我的班上,前面黑板左侧是一幅《中国地图》,上书“胸怀祖国”,右侧是一幅《世界地图》,上书“放眼世界”。后面黑板除了板报外,占据最大面积的是光荣榜,上面是每周评出的班级“进步之星”和“感动班级人物”。教室还适时更换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教室成为了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同时对寝室育人氛围的营建也不放松,不光要求干净、整洁,还注重寝室文化建设,我的观念是只要学生所到的地方(学习、活动、休息等地方),就是我们育人氛围营建的地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学生身边的榜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为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建立了一系列的评优激励机制。比如,每周要评出班级“进步之星”和“感动班级人物”,还要评出“文明寝室”“艺术寝室”“阳光男孩”“阳光女孩”等,通过这些活动,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闪光点的机会,让班级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同学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自信十足,目标明确,自发地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班风。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我发动学生捐书,设立了班级图书馆,还找来很多反映学生生活及励志类的文章在每天的读报时间读给学生听。现在,这一活动已发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自己找材料,并选出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来朗读,读后还分类整理存档。我还自费为学生订了《中国青年报》《读者》《演讲与口才》等多种刊物,引导学生多读名人传记,多看健康向上的文章。与此同时,我在班里适时开展“优缺点轰炸”,引导学生“一日三省吾身”,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在我看来,班主任当得好不好,除了思想水平高低、工作能力大小以外,班主任本人有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好一名班主任,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树优艺术中,我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力求通过不懈努力,用高超的教学水平、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感召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

我班一名受我资助三年的孤儿在考上大学后,执意要请我吃一顿饭。他说:“高老师,这是我在暑假打工得到的第一笔劳动收入。当我拿到这笔钱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高老师您!”

有一个家庭离异的学生,因父母都不愿承担责任,互相“踢皮球”,经常连生活费都没有着落,于是就哭着回学校。我了解情况后,多次与他的父母联系,希望他们能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有好几次,在与家长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为了不让该生失去希望,我拿出自己的工资送给他,并告诉他这是他父母给他的生活费。后来,该生父母在得知真相后深受感动,彻底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态度,争着抢着给孩子送生活费。

为了让一个爱吃零食的女生改掉乱扔零食袋的毛病,我主动陪这个女生一起值日。感动之余,该生表示再也不会乱扔零食袋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的工作中不胜枚举,我也不断要求自己,以“一言一行皆育人”的观念,将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和爱心无声地传递给学生,达到了以情感人、以德塑人、以行导人的功效。

合作艺术——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

我和魏书生老师聊天时,他曾这样对我说:“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确实,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我带过的班曾获校歌咏比赛第一名,有人说,唱歌苗子都分到了我班;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校篮球比赛第一名,有人说体育苗子都分到了我班;年级考试排队优秀生多,有人说学习好的都分到了我班;书法比赛和古诗文朗诵比赛也都取得了好成绩,又有人说学习好的都分到了我班。总之,说我运气好。

我说,带班不是凭运气。带班要通过树正气,最后形成“人气”——班级凝聚力。班级一旦形成了凝聚力,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怎样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呢?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我班里,每个科任老师都负责一部分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动态进行宏观的调控,努力寓德育于各种教育之中。我还根据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的优劣表现,每6人建立一个学习小组,使组内各成员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优势互补。同时,每一学科另组建一个特长生组,专门负责为同学答疑解难,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甚至在老师不在时承担自学管理、辅导、讲课。同学们在互助中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这让我意识到,学生缘于老师对自己的信任而产生的自觉性是不可忽视的,学生潜在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更是不可低估的。

我曾带了一个实验班,班上同学实力大体相当,为了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卫生、体育等积极性,精心挑选了15个成语,分别是群英荟萃、旗开得胜、众志成城、器宇轩昂、锦上添花、清新俊逸、渐入佳境、浩气长存、神采飞扬、自强不息、一马当先、坚忍卓绝、德才兼备、勤备好学、龙腾虎跃,这60个字中,没有一个重字,并且每个字都积极向上。通过抓阄的方式,一个同学抓一个,如果抓到其中一个成语中的4个字,那这4位同学就是一组,全班也就分成了15个竞赛小组。第二步,让每组同学在一起讨论、策划利用手抄报的形式表一表本组的决心,办完之后贴在教室后面宣传栏里。有的同学利用诗句来表自己的决心,有的同学利用手抄报形式来表自己的决心,形式多彩多姿,很符合同学们的特色和个性。第三步,让每位同学结合自己的字写一篇日记,定计划、立长志。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班会内容,更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我每月组织一次榜样学生集体做好事活动,通过活动扩大榜样学生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在我班上,不论学校活动还是班级活动,同学们总是既有细致分工,又互相密切配合,因此,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为班级争光。

俗语说:“只有懒农夫、没有懒庄稼。”春华秋实,土地从来不会辜负辛勤的农人。同时,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要不断地追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