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治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2018-12-29 00:00:00杨广祥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1期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知法守法、护法用法的自觉意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2017年下学期,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统一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大大加快了法治教育的进程。小学法治教育的内容有哪些?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好法治教育?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法治教育的现状剖析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和各级学校还是比较重视法治教育的,也开展了一些法治教育活动,在一定层面上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主要依赖品德课程,品德课程中零零散散地包含了部分法治教育的内容。教育局、检察院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的“法治课间餐”专题教育活动,“六个一”的安排也推动了法治教育的开展。还有部分学校聘请了法律界人士担任学校的法治副校长,配合学校开展法治教育。但因为受到师资法治素养和教育质量至上的影响,法治活动以点带面,没能全面铺开,效果还不尽理想。当前小学法制教育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法治教育整体缺规划

在青少年法治大纲出台之前,各级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全凭热情,活动比较随意,内容比较零散,法治教育缺少整体规划。再加上没有相应的考核措施,甚至个别学校担心开展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从来没有组织过法治教育,法治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2.法治教育方法待创新

学校开展法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是班主任和品德科任教师(普遍兼任),没有专任教师,再加上缺乏相关的法治培训,老师们普遍对法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定位不够准确。因为缺乏法治知识和法治思维,老师们普遍感觉很难胜任法治教学。从教学检查中来看,普遍教学方法单调,要么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要么东拉西扯,毫无重点。法治教育不能吸引学生,走不进他们的心田,效果堪忧。

3.法治教育资源不完善

教育资源是法治教育成效的重要保证,只有来自生活中的丰富多样的资源才能让法治课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的心灵与之对话,进而真正接受法治、拥护法治。现实生活中,法治课普遍是语文、数学等学科老师兼任,工作压力大、工作量重,让他们无暇去精心选择法治教育资源。各级教育部门也未能建立有效的法治资源库,这就让法治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法治教育评价不健全

在法治没有成为专门的学科之前,法治教育的评价是和开展的活动紧密结合的,如评选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优秀教师和学生等,没有长效机制,活动过了,评价也不开展了。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学科教学的评价基本空缺,教和不教一个样,教得好与教得不好一个样,因为没有专门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性,法治教育效果很难维系。

5.法治教育网络未形成

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这个系统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当前法治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还深感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配合得不是很好,因此造成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导致有些学生法治意识淡薄,行为缺乏自律。面对新时期的困惑与挑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

二、小学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法治教育以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为核心,围绕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分阶段、系统安排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公共生活、行政管理、司法制度、国家机构等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宪法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权利救济等法律制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相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内容详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着重普及宪法常识,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上述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教学中可借助生活实践中提炼的案例,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成相应的法治素养。

三、小学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外化的道德。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实施法治教育,旨在进一步开发法治教育资源,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整合多方教育力量,整体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小形成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养成遵纪守法行为习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小学阶段实施法治教育的途径有下列几个方面:

1.思想高度重视,全面统筹安排

法治教育是贯彻“依法治国”方针的重要载体,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法治教育的开展。首先,政府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安排相关经费,完善保障机制,建立教育、共青团、法院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定工作步骤,协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其次,教育部门要成立法治教育领导小组,加强法治教育宣传,营造法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将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的年终考评,把法治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内容,与学校的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引起基层学校的重视。再次,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法治教育的主体,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在师资配备、课程实施、开展机制等方面予以保障,落实好法治教育的相关工作。

2.加强师资培训,改进教学方法

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今天,开展教师法治培训尤为关键,因为教师法治素养的提升直接影响法治教育的水平。一是普及型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教育能力,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法治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二是专业型培训。大力加强法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设高水平的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努力保证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经过专门培训、能够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种子教师。三是精英型培训。建立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在种子教师里挑选部分教师,经过培养成为法治教育的骨干教师,再发挥这些精英的辐射示范作用,推动区域内法治教育整体前进。四是志愿型培训。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法律院系教师等法律工作者的力量,健全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志愿者制度,通过教育技能培训把他们吸纳为兼职法治教师,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提供支持。

培训中要把改进教学方法作为重要的内容,教学中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方法,注重知行统一,坚持落细落小落实;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3.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教学开展

法治教育需要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法治教育资源。法治教育资源有哪些类型?法治教育资源从哪里来?一是建立图书(音像)资源库。学校可以定期收藏法治教育图书及音像资料,还可以通过开展“法治教育资源大征集”活动,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编写青少年法治教育书籍及相关产品,制作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的法治教育课件、音像资料等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建立网络资源库。各级教育部门、司法机关、学校可以联合建立法治专业网站,开辟相应的栏目,收集优秀的法治教育资源,为法治教育服务。三是建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在政府机关、法庭、派出所等部门设立各类法治教育基地,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国家机关、观摩司法活动、体验法治实践提供便利。

4.健全评价机制,激励能力养成

健全科学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机制能给法治教育带来动力。一是评选典型。借助法治教育工作考核,评选法治教育工作示范校,通过典型带动,提高法治教育水平。二是活动评比。深化“法治课间餐”六个一系列活动(观看一部法治电影、布置一期法治橱窗、编印一份法治教材、上一节法治示范课、组织一次法治绘画评选、开展一次法治实践活动)等,以评价促完善,通过表彰活动中的优秀作品、优秀个人、优秀集体,促进法治教育的发展。三是榜样激励。结合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机制,定期评选校级“法治小卫士”“守法小标兵”“诚信小模范”等,发挥榜样的正面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习惯,增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四是纳入考核。基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确定的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5.打造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教育途径,形成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首先,学校教育要在各学科课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因素。如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典型事件,向学生进行公平正义、违法责任等方面的教育;体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崇尚公正的教育等。法治教育要与德育课程紧密结合,完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达成法治教育目标。其次,法治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法治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法治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法治实践情景中进行学习,普及法律知识,在实践中学法、用法。再次,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要办好家长学校,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大力宣传推广家庭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的建设,成为子女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制定家长法治教育手册,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家长及时督促改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预防产生违法行为。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对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把法治教育从一般的普法活动转变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完善工作机制,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